对以上问题,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具。
新异的,形象鲜明,生动而又富于多变的刺激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因此在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或制作具有这些特色的活动教具,如小木偶、幻灯片以及各种实物、标本、图片等。此外,还应该采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看电影、参观等,使幼儿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比老师直接讲解更使幼儿理解,幼儿也更感兴趣,更能引发幼儿学习动机。
二、设置问题情境。
如果幼儿本身没有学习的欲望,即使成人勉强他进行学习,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学内容、活动设计等不能引起幼儿兴趣,则尽管幼儿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也难以维持学习活动。利用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这是将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
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解决的问题状态。问题情境的设置通常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来实现的,而不是填鸭式或直接地将答案告诉幼儿。
三、制定具体、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幼儿活动的目的性较差,更不善于独立地提出活动的目的,这就谈不上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坚持性。考\试大整理\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在幼儿的游戏、作业、劳动等活动中,不断地向儿童提出各种具体而适当的要求,鼓励幼儿支持把每件事情做完。向幼儿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可以激发幼儿完成任务的愿望和积极性,使幼儿抱着期待的心情准备投入学习,并能专心于学习活动。比如:老师在让幼儿画画前,提出明确的目标:“今天小朋友们画的画是要送给你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的,看看谁能画一张最好的画送给爸爸妈妈。”有这样明确的。
四、给予积极总结,使幼儿有成功体验。
鉴于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老师对幼儿所完成的任务表示赞赏,肯定幼儿的进步和努力,则幼儿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取心增强,自然渴望做更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事。因此,老师要对幼儿有积极的期望,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尽量避免使他们感受到挫折,这样他们对学习自然会表现出更大的热心。
老师应该对幼儿有积极的期望和全面的评价,幼儿的能力是体现于多方面的,在某一学习活动上落后于他人有幼儿,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较差,老师要善于发掘这类幼儿的长处,并给予机会让他们把长处表现出来。如果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则他们的潜能便能得到发挥,也会引起他们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动机。
总之,幼儿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因人而异,老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具体的问题来采取相应的引发措施,来收到理想的效果。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com/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