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复习指导 >

成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诗词部分(七)

2009-01-03 
《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即散文化的赋。本篇具有文赋的主要形式特征:主客对答,抑客伸主。
   《声声慢》(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李清照我国文学史上宋代著名女作家,女词人;

  北宋为金国所灭,她与丈夫避乱江南,丈夫去世,晚景凄凉。

  作品集《漱玉词》。

  《声声慢》是词调名。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抒写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内心深处无比深沉的哀愁。

  二,课文串讲

  上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却是旧时相识”描写残秋时分的愁苦孤寂的心情。

  第一小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描写自己孤寂冷清的环境,凄惨的心情;

  第二小层:“乍暖还寒时候——晚来风急”,描写残秋,天气变化无常,自己身体和情绪雪上加霜。

  第三小层:“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描写大雁南飞引起对丈夫的思念,感慨自己无法返家。

  下片。描写苦愁的心情。

  第一小层:“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由菊花,感慨自己的身世;

  第二小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描写自己度日如年。

  第三小层:“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秋雨梧桐如洒不完的伤心泪。

  第四小层:最后一句。总结全诗,感叹自己的孤苦无依。

  《学习要点》

  1,概括这首词的情感内容。

  一是孤苦寂寞;二是由此而生的愁苦心情;其情感是低沉悲痛的。

  2,划分此词铺叙景物的层次。

  共分为五层

  第一层,气候变化,自己难以将息;

  第二层,风急;

  第三层,大雁;

  第四层,菊花;

  第五层,秋雨梧桐;

  3,叠字的言语特点。

  “寻寻觅觅”写心理:“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感受;

  突出丰富了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词多是齿音字,声音短促,增加了凄凉感觉。

  《天净沙》(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汉宫秋》。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属于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表达了游子思归,倦于漂泊的情感。

  二,课文串讲

  全曲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三句。描写三种不同的景象;

  第二层:第四句。然是描写景物,起到过渡的作用。

  第三层:第五句。点明题旨。

  《学习要点》

  1,掌握此首曲的情感内容。

  作者一生都是在漂泊之中。这种长期在外的生活,使他饱尝羁旅行役之苦。此曲就表达了游子思乡,倦于漂泊的情感。

  2,重点掌握曲中点明题旨的句子。

  “断肠人在天涯”集中体现了曲的情感内容,起到点明题旨的作用。

  3,重点掌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有四句写景。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枯藤上缠绕老树,树上息着乌鸦。可使人生出人生迟暮之感。

  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透出温馨宁逸,使人更产生漂泊之苦,产生思乡之意。

  第三句,骑在瘦马上的游子迎着萧瑟的秋风,无家可归。

  这些明为写景,却寄寓作者的寂寞,愁苦,倦于漂泊的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4,重点掌握写景句子,在感情色彩上形成对比关系。

  第一句,第三句,与第二句,在感情色彩上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悲凉,萧条;后者温馨,宁逸;两组景物从相反的角度表现了相同的游子思乡之情,体现了“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

  5,重点掌握“鼎足对”的形式。

  诗词中对仗多两句相对,此首曲中三句相对,似鼎之三足,所以叫做“鼎足对”。开头三句每句都写三种景物,名词之间不用动词连接,造成九个名词,九种景物并置,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重点段落分析》

  全曲。

  《前赤壁赋》(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苏轼见前面《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介绍。

  《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即散文化的赋。本篇具有文赋的主要形式特征:主客对答,抑客伸主。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通过泛舟赤壁之下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入苦闷,又由苦闷转为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仍然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

  二,课文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徐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举起酒杯,邀请客人同饮,吟咏《明月》诗篇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水光与夜空溶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好像离开了人世,无拘无束,飞升变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我思慕的人啊,他在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悠,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箫声啊,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客人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击败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接连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上洒酒祭奠,横端着槊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现在却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像蜉蝣一样地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尽无休。希望偕同仙人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我说:“您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吧?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是它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是它始终没有增也没有减。这是因为,要是从它们变化的一面来看,那末,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那末,万物和我们都是永远存在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您共同享受。”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涤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光了,酒杯菜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学习要点》

  1,重点掌握本赋的情感变化线索。

  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乐——悲——喜。乐(假乐)——悲(真悲)——喜(思想解脱后真喜)。

  第一层,描写作者泛舟赤壁,起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感。

  第二层,描写作者听到萧声之悲发问,引起客人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

  第三层,描写作者对客人议论的反驳,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转悲为喜,主客精神得到解脱。

  2,掌握文中描写的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及其与抒情的关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文中抒情与写景的关系:作者在充分感受了清风,明月,江水的美好之后,才产生如在天空遨游之感和绝尘而去之情;

  文章说理也与景物有关联。如“客”关于生命短促的议论,都是结合自然景物来说理的。“哀吾生之须臾”与“羡长江之无穷”紧扣江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以长终”紧扣明月。等等

  文中先写景,然后因景生情,借景寓理,三者互相生发,互为表里。

  3,重点掌握主客问答,实质反映了作者思想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

  “客”是虚设的人物,作者以之代言,表示作者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主”即“苏子”使自己的形象,表示自己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主客对答,以主说服客,反映了最终积极思想战胜了消极思想。

  4,重点掌握对箫声的描写。

  从三个角度描写:直写箫声;描写余音;描写箫声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段落分析》

  一,第三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分析此段的思想内容。

  苏轼借水与月的景物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得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表现作者随遇而安的思想。

  3,采取的表现手法是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

  1,“吾”“子”各代表:吾代表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子代表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

  这段话的意思;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为后文倡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设置靶标。

  描写的景物有;江水,清风,明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