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工程 > 室内设计师 > 复习指导 >

住宅设计应有环境、生态和节能意识

2008-10-05 
  1 建筑师的毕生工作都是在创造环境  环境是人和自然界与其所处空间之间的关系, 或围绕着生 ...

  1 建筑师的毕生工作都是在创造环境
  环境是人和自然界与其所处空间之间的关系, 或围绕着生物(主要指人) 的一切外在条件。环境即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生物、居住地等生命保护系统, 也蓄积了对人们产生刺激甚至袭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力量。环境条件的组合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 有些变化对人类健康有益, 有些变化则对人类健康有害, 甚至是灾难性的。环境有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创造的人为环境。如果再把人为环境分为物质与社会文化(即人文) 环境两部分, 人类就是生活在三重环境结构之中。这三重环境结构不是简单的重合, 也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相互共存、共依的。人类是环境的创造者, 也是环境的改造者。环境不但给人类提供物质需要, 而且还给人类提供智慧、道德以及精神上成长的机会。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协调一致, 运用知识和智慧来建立一个更好的环境。环境可大可小, 小至一个电话亭, 大至一个城市或自然保护区。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 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的生态环境都与城市、建筑的人居环境密切相关。人居环境就建筑领域而言, 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娱乐、工作环境, 包含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两者的和谐结合与协调发展。它要求居住建筑必须将其使用功能与社会、文化、艺术等精神功能的复杂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结合, 使一聚居地的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节约能源相协调, 并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早在19 世纪20 年代建筑理性主义思潮兴起时, 建筑工作者就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关注物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强调阳光、空气和绿地对现代城市的作用, 并对住宅的日照、层高、间距及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作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建筑师的毕生工作就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文明的居住环境, 更深一层讲, 就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节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2 当前住宅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仅管目前各个城市都有一些好的环境规划设计与治理工程, 但也有不少象成都市城北花圃那样逐渐被城市化、商业化蚕食了的绿地和水面, 整个城市北区没有一个可供人们休憩享用的绿地与水面环境, 污染最为严重, 空气质量特别差。市区内每个单位要新建住宅, 基本上是在已有的领地范围内见缝插针般予以布置, 不仅绿地面积越来越少, 而且住宅之间起码的日照间距也根本得不到保证。
  在新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中, 能将气候、环境、生态和节能设计综合研究与考虑的实例并不多。评选一个居住小区规划的好坏, 总是把从直升飞机上的鸟瞰景象和住宅立面的造型与空间的艺术景观放在首位, 很少进入内环境中,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物理功能的要求诸方面全面评价。不少居住小区为了创造一个较大的公众活动庭院, 而全然不顾建筑之间最小日照间距的要求。周边式布局的西向居室全无遮阳措施, 更谈不上适宜的风环境设计。绿地率虽然达到30% 以上, 但不是每户每人均享, 而是过分的集中。不少住宅建筑套型的起居室面积达40m2 以上, 还要贯通两层。主要居室外墙的窗墙比达80% 以上, 完全成了玻璃幕墙, 远远超过采光需要的窗墙比要求。有的高层住宅的外墙全是200 mm 厚的钢筋混凝土, 而不作任何保温隔热处理。平屋顶固然有它不足之处, 但它能“弃瓦还绿”、利用空间、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这是其它坡屋顶不具有的长处, 提倡采用坡屋顶的办法很不利于居住区的环境、生态和节能。
  随着人们的居住要求从“谋生”转向“乐生”, 买房、换房必装已成必然, 家装中的设计求新、材料求新、设备求新和陈设求新固然重要, 但却忽视了应有一个良好的周围环境与之协调、配合, 重内不重外, 过分依靠建筑设备, 丝毫不考虑人为环境与建筑材料中的微生物对居室环境的影响。现实最为普遍的现象是, 在评审任何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时, 一点一线都非常认真, 也非常苛刻, 毫不留情。一但房屋建造起来, 形形色色的广告招牌, 五花八门的雨棚、防护栏,不但“污染”了环境, 而且也使建筑的本来面目全非, 建筑师为创造环境而辛勤劳动的成果也完全未得以保护。
  以上所列, 并不都是建筑师的责任, 有官方的指令, 有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 也有管理上的失误。从建筑设计方面讲,建筑师们并没完全忽略气候、环境的设计, 也考虑了朝向、间距、自然通风与噪声的防御等, 但往往是点到即止。至于进一步从环境、生态、节能意识的高度去分析建筑所处地段的气候特征, 研究水面、绿化的布置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研究应用自然能源的潜力和建筑的平面布局与空间构成是否有利于节能; 研究建筑材料的热特性以及与建筑细部构造处理之间的关系; 预测室内气候改善的程度; 估算节能效益等等, 则往往认为是建筑热工与暖通空调工程师们的工作范围而不予重视和参与。在住宅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设计中, 能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保温隔热设计计算和选择构造形式的不多, 更没有将其作为居住环境设计的一个必要条件列入评审要求范围。建筑师(包括规划师和室内设计师) 对以上诸方面问题不作研究与考虑是不妥当的, 也是与1999 年6 月北京建筑师大会提出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的。
  3 健康建筑与绿色建筑的理念
  健康建筑是目前国际上因环境污染和建筑要节能而使房间对外完全封闭造成的室内污染源增加, 空气质量恶化,使人产生建筑病(或称封闭房间综合症) , 导致健康、工作效率和寿命受到危害而对建筑界提出的要求。健康建筑必须消除各类污染源, 不用产生污染源的材料, 保护房间的良好通风, 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采用被动式采暖和冷却而不主要靠建筑设备, 以及水面和绿化的合理布局以改善居住区的微小气候和自然环境,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国际上每三年都召开一次建筑环境与空气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 交流与建筑病和健康建筑有关的学术问题, 以期引起建筑界的重视。不要形成建筑病四处蔓延后再回头来总结教训, 予以研究和治理。绿色建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居住概念, 也已被作为当前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它是人类文明与科学技术发展至今, 人类在扩大自己生存、活动范围的同时犯下不少错误, 经过历史的积淀、教训、思考之后, 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新的反应和探索。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三大问题(即3p 问题: 人口—po pula t ion、污染—pollu t ion、动力—pow er) 表明,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们提供种种便利之余, 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了强大的负面效应。绿色建筑与环境、生态、节能之间的属性可用5r 来诠释, 即resou rce—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包括自然资源的节制开发与自然能源的开发利用; redu ce—节省能源、减少能耗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reu se—建筑的再利用, 不要轻易拆除旧有建筑, 更不要拆除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古建筑; reun ite—建筑材料的再结合, 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与现代高科技加工新的, 对环境、生态、节能有利的建筑材料; recycl e—再循环, 即建筑材料—建筑—建筑废料的良性循环不断, 废水—废渣—废气的综合利用开发, 变废为宝。绿色建筑就是在规划设计上, 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采用节水设施, 节能环保建材; 提高绿化率, 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水面; 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垃圾并循环利用, 将环保、生态、节能理念融于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