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2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2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29.发展的本质是
a.事物质的变化 b.一切变化的过程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由肯定到否定
30.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a.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
31.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事物的只要矛盾未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
32.系统科学产生的意义在于它
a.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b.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c.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d.高于唯物辩证法
3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波浪式前进运动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先有闪电,后有雷鸣 b.夏天过去,秋天到来
c.白天过去,黑夜降临 d.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35.可能性是指
a.头脑中的构造物 b.已经存在着的事物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失去必然性的东西
36.内容与形式存在矛盾的根据是
a.内容总是落后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与形式 d.形式活跃易变,内容相对稳定来源:m
37.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知识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3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有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39.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原则
40.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客观实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4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管和客观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42.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
a.可知论 b.唯物论 c.辩证法 d.唯心论
4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对象 b.认识的主体 c.认识的客体 d.社会实践
4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4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是否被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46.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真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来源:m
47.“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8.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 真理和谬论不断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论相互补充的过程
c. 真理和谬论相互转化的过程 d.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49.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
b.实践检验必须有逻辑证明来补充
c.社会实践总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人,不同阶级有不同实践
50.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