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复习指导 >

成人高考“专升本” 政治选择题资料一

2008-10-03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a.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b.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4.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可知论观点

5.辩证法所回答的问题是( )

a.世界的本原问题 b.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问题 d.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

6.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其实质是(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 )

a.批判的、革命的 b.运动的、发展的

c.时间的、客观的 d.科学的、真理的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机械力学、地质学 b.生物学和有机化学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d.理论物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

9.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万物本原的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10.万物存在吾心中的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科学主义

1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a.它的物质性 b.它的运动性 c.它的存在性 d.它的多样性

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

a.不存在静止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 d.除开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的属性

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 )

a.它的具体性 b.客观性 c.客观实在性 d.变化、运动性

14.时间、空间是指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有没有统一性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c.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

16.作为哲学范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的创造物的纯粹的抽象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这一说法是(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一种(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础是( )

a.联系和发展原理 b.世界统一与物质原理

c.世界统一与存在原理 d.世界统一与精神原理

20.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主观的

2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 )

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

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 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的

22.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 )

a.区别性 b.整体性 c.合理性 d.联系性

2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运动变化的科学 b.事物矛盾的科学

c.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d.否定之否定的科学

2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 )

a.因果的必然性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与变化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2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26.我国现代化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

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2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2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29.发展的本质是( )

a.事物质的变化 b.一切变化的过程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由肯定到否定

30.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

a.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

31.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事物的只要矛盾未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

32.系统科学产生的意义在于它( )

a.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b.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c.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d.高于唯物辩证法

3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波浪式前进运动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先有闪电,后有雷鸣 b.夏天过去,秋天到来

c.白天过去,黑夜降临 d.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35.可能性是指( )

a.头脑中的构造物 b.已经存在着的事物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失去必然性的东西

参考答案

1. b 2. d 3. a 4. d 5. c 6. b 7. a 8. c 9. d 10. b

11. a 12.b 13.c 14.a 15.b 16.c 17.b 18.a 19.b 20.c

Tu5 ihfx1nV=H ms (本 文来 源于 3COME考试频道自考成考成人高考指导 htTP://WWw.reader8.com/exam/] Tu5 ihfx1nV=H ms 

21. a 22.b 23.c 24.b 25.d 26.c 27.d 28.c 29.c 30.d

31. c 32.c 33.b 34.d 35.c

36.内容与形式存在矛盾的根据是( )

a.内容总是落后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与形式 d.形式活跃易变,内容相对稳定

37.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

a.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知识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3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有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39.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原则

40.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客观实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4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管和客观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42.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 )

a.可知论 b.唯物论 c.辩证法 d.唯心论

4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

a.客观对象 b.认识的主体 c.认识的客体 d.社会实践

4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4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是否被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46.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真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47.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8.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a. 真理和谬论不断调和的过程 b.真理和谬论相互补充的过程

c. 真理和谬论相互转化的过程 d.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49.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

b.实践检验必须有逻辑证明来补充

c.社会实践总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人,不同阶级有不同实践

50.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1.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 d.国家发展史

52.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69.认为群众创造历史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观点是( )

a.天命论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唯意志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70.社会进步是指( )

a.社会政治的发展 b.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 d.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36. b 37. a 38. d 39. c 40. c 41. b 42. b 43. d 44. b 45. c

46. b 47. a 48. d 49. c 50. d 51. a 52. b 53. d 54. a 55. c

56. b 57. d 58. c 59. d 60. d 61. a 62. b 63. a 64. d 65. c

66. d 67. b 68. c 69. d 70. d

71.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 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 d.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

72.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改变 b.生产力发展 c.文化素质的提高 d. 人与人的团结一致

7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多次封建王朝复辟,这说明( )

a.社会进步无规律可言 b.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社会进步是人们的主观愿望 d.社会进步没有客观标准

74.人的本质属性是( )

a.自然属性 b.先天属性 c.生理属性 d.社会属性

75.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

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76.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它们是( )

a.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77.人生观是人们( )

a.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b.对人生目的的意义和根本看法

c.对人性的根本看法 d.对主观领域的根本看法

78.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b.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前进和倒退相互交替的过程 d.进步与落后相混杂的过程

7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

a.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绝对自由

c.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去行动

80.人类解放就是( )

a.实现绝对自由 b.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

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隶 d.创造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规律

8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特点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资本主义上升 d.帝国主义腐朽没落

8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是( )

a.三**义 b.马列主义的传播 c.实用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83.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84.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

a.朱德 b.刘少奇 c.王稼祥 d.周恩来

85.正式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六大 d.中共七大

8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自力更生

87.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是( )

a.政治路线 b.群众路线 c.组织路线 d.思想路线

88.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群众领导 b.组织群众

c.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d.虚心向群众学习

89.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代表是( )

a.陈独秀 b.王明 c.毛泽东 d.邓小平

90.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孙中山的新三**义 b.王明等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克而斗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91.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

a.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

b.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改革开放,争取外援

92.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学会弹钢琴,围绕中心全面展开工作

c.团结和自己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d.互通情报,做到心中有数

93.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全部历史得出的一条根本经验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党的领导

c.统一战线 d.独立自主

94. 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殖**义

95.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

a.帝国主义 b.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c.官僚资产阶级 d.封建阶级

96.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97.新**主义的领导阶级是(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98.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列为革命对象的是( )

a.旧式富农 b.大资产阶级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99.新**主义的开端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共一大 d.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100.新旧**主义革命的个别本区别是( )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10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

c.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存在 d.民族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

102.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 )

a.封建势力 b.买卖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0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104.中国近代**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革命 d.资产阶级

q7pxBV~._"%4U=8 |(此_资_料_转_贴_于_学_习_网_自考成考_成人高考指导]hTtP://wWw.reader8.com/exam/q7pxBV~._"%4U=8 |

105.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是在( )

a.<反对本本主义> b.<论人民**专政>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参考答案

71. a 72. b 73. b 74. d 75. b 76. d 77. b 78. a 79. c 80. c

81. a 82. b 83. d 84. c 85. d 86. a 87. b 88. c 89. c 90. c

91. c 92. a 93. a 94. a 95. b 96. b 97. a 98. d 99. a 100. c

101. a 102. a 103. b 104. c 105. d

106.新**主义的总路线的核心是( )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反帝 d.反封建

107.新**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新三**义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粹主义

108.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

a.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 b.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c.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 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109.新**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

b.立即建立社会主义

c.经过新**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110.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在( )

a.<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 b.<论联合政府>

c.<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d.<新**主义论>

111.新**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112.新**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

a.**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委员会制 d.政治协商制

113.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问题是( )

a.革命目标问题 b.政策和策略问题 c.领导权问题 d.工农联盟问题

114.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

a.国共合作 b.工农联盟 c.与民族资产阶级合作 d.反对共同敌人

115.中国共产党初步提出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义 b.三大政策 c.**革命纲领 d.新三**义

117.1935年12月,毛泽东系统的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遵义会议 d.延安会议

118.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

a.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b.它的目标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c.它以反帝反封建作为两大革命任务

d.它是以武装的革命的反抗对武装的反革命

119.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着重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120.中国共产党各方面建设的基础是( )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12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22.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党的会议是( )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123.马克思列宁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 )

a.议会道路 b.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过渡 d.合法斗争

12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 )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125.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26.毛泽东领导的在农村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起义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27.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是( )

a.有相当数量的红军存在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有广泛的统一战线 d.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28.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有相当数量的红军存在 d.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29.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革命根据地 d.党的建设

130.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基本形成的著作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31.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32.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 c.地主不分田 d.富农分坏田

133.从土地革命开始到瓦窑堡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上的基本主张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工农**专政

c.建立人民**专政 d.建立新**主义共和国

134.中国共产党将工农共和国口号变为人民共和国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七会议

13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是( )

a.联合政府 b.三三制政权 c.共产党一党执政 d.国共合作政府

136.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的政治报告是( )

a.<论联合政府> b.<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c.<新**主义论> d.<论持久战>

13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 )

a.茶棱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d.莲花县工农兵政府

138.1927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性质是( )

a.**共和国 b.人民共和国 c.工农共和国 d.新**主义共和国

139.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完整地提出建立新**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 )

a.<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 b<论联合政府>

c.<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d.<新**主义论>

140.在三三制的抗日**政权组织中各势力的分配是( )

a.共产党,国民党,**党各占1/3

b.共产党,中间派,知识分子各占1/3

c.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1/3

d.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各占1/3

141.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人民**专政的概念的著作是( )

a.<论人民**专政> b.<论联合政府>

c.<新**主义论> d.<将革命进行到底>

参考答案

106. a 107. b 108. d 109. c 110. a 111. c 112. a 113. c 114. b 115. b

116. d 117. a 118. d 119. a 120. b 121. b 122. b 123. b 124. c 125. a

126. b 127. d 128. a 129. b 130. c 131. d 132. a 133. b 134. a 135. b

136. b 137. a 138. c 139. d 140. c 141. d

142.标志着人民**专政理论完全形成的著作是( )

a. <新**主义论> b. <论人民**专政>

;

c. <论联合政府>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143.人民**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

a.参议会制度 b.政治协商会议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44.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5.新**主义社会是一种(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质的社会 d.从属于资本主义的社会

146.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c.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47.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c.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 d.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148.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原则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d.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

149.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d.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

150.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

a.农民与地地主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大众同国民党的矛盾

151.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 )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主义社会

15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53.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后,根本任务是( )

a.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集中力量搞工业化

c.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54.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 )

a.军事实力的较量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

c.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 d.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55.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再认识

c.解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

d.回答如何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56.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 b.十三大的主题 c.十四大的主题 d.十五大的主题

157.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改革与开放成为时代主题

c.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d.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成为时代主题

158.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标志是( )

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159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邓小平是( )

a.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d.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16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61.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动乱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d.在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竞争中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162.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

a.遵义会议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八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63.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 )

a.<实践论> 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16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是( )

a.搞计划经济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一个中心,两感基本点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发展生产力 b.巩固人民**专政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66.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

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67.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 )

a.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68.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6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70.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

a.稳定国内政治环境 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d.自己的发展

171.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

a.实行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172.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然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 )

a.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b.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还严重地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173.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

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4.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依法治国 c.社会公平 d.社会稳定

17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从新**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

176.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基本纲领 b.基本路线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参考答案

142. b 143. c 144. b 145. c 146. d 147. a 148. b 149. d 150. c 151. b

152. d 153. a 154. d 155. d 156. d 157. a 158. d 159. b 160. b 161. c

162. b 163. d 164. d 165. a 166. c 167. b 168. b 169. d 170. d 171. d

172. c 173. d 174. d 175. c 176. c

17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 )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

178.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 )

a.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当前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179.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 )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物质保证 d.发展动力

180.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 )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思想保证 d.发展动力

18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其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18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改革开放不动摇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18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 )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 )

a.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接近国家水平

c.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8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a.发展生产力 b.提高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实现现代化

186.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是( )

a.农业 b.工业 c.支柱产业 d.信息产业

187.我国现有的支柱产业是指( )

a.交通,能源等 b.石化,汽车,建筑业等

c.商业,服务业等 d.科技,通信,信息等

188.可持续发展强调( )

a.经济快速增长 b.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189.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之一是( )

a.把发展加工业放在首位 b.把发展支柱产业放在首位

c.把发展服务业放在首位 d.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190.在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比例,效益三个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速度 b.比例 c.效益 d.比例和速度

19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市场活跃 b.持续高速发展 c.比例协调 d.自然资源丰富

19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应以( )

a.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 b.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为中心

c.增强综合国立为中心 d.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9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19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所有制经济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制经济 c.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195.股份合作经济是( )

a.合伙制企业的一种形式 b.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c.股份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d.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

196.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企业是公有还是私有,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 )

a.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b.是否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c.有无职工的工会组织 d.是否有国家参股

197.判断一种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看它( )

a.是否被大多数人喜欢 b.公有化程度高低

c.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设想 d.是否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9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 )

a.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b.非公有制经济已不再从属于公有制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完全平等

d.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199.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制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

200.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状况 b.资金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201.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 d.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20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最终确立改革的方向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全面实行私有化 d.实行承包制

203.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 )

a.社会总产品分配原则 b.国民收入分配原则

c.生产资料分配原则 d.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

20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b.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

c.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

205.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a.劳动者的实际需要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生产力水平 d.劳动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

20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是( )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需分配

207.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

a.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的工资 b.国有企业职工的住房补贴

c.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 d.个体劳动所得

208.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必须贯彻( )

a.多劳多得,少老少得的原则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 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209.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按经营分配

210.在社会保障中居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1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的是( )

a.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风险分配 d.按经营分配

21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什么样的目标,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

a.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b.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参考答案

177. a 178. b 179. a 180. d 181. a 182. a 183. d 184. d 185. c 186. a

187. b 188. c 189. d 190. c 191. c 192. d 193. a 194. b 195. d 196. a

197. b 198. c 199. a 200. a 201. d 202. b 203. a 204. b 205. b 206. a

207. d 208. b 209. c 210. a 211. b 212. c

213.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

a.供求机制 b.激励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2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是以( )

a.直接调控为主 b.间接调控为主 c.结构调控为主 d.总体调控为主

215.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

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理划分职权 b.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c.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政企职责分开

216.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

a.抑制通货膨胀 b.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c.保持经济增长 d.保持经济总平衡

217.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取公司制,是因为公司制( )

a.适应各种生产关系的要求 b.具有较强的透明性

c.比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d.是一种最具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形式

2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

a.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

c.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2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应该是( )

a.由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主要应该由计划形成价格机制

c.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d.以政府定价为主的价格机制

220.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活动主体是( )

a.国家 b.企业 c.地区 d.行业

221.进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体是( )

a.国家 b.行业 c.地方政府 d.企业协会

22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

a.新原则 b.新秩序 c.主题 d.新格局

223.战后以来,导致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是(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

c.各国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224.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

225.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22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是( )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 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

c.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d.对国际问题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227.社会主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 )

a.由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b. 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决定的

c. 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d.是社会生产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决定的

228.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

22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 )

a.自力更生 b.引进先进的技术 c.引进外资 d.引进先进管理进入

230.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 )

a.吸收外资 b.引进先进技术 c.扩大出口 d.扩大进口

231.90年代,我国对外开发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 )

a.技术引进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

c.吸收外资到广泛的国际经济合作

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232.人民**专政的实质是( )

a.共产党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专政 d.新**主义专政

233.政治体制是指( )

a.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b.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c.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d.政权的组织形式

234.我国实行的人民**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

a.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3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集中制原则

c.公开公正的原则 d.在法定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236.**是( )

a.社会主义的外在事物 b.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 d.人类社会共性的内容

237.将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在(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3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共产党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共产党和**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23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a.指导思想 b.唯一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

240.近年来我们改进和完善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 )

a.村一级 b.乡一级 c.县一级 d.市一级

241.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专政制度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4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244.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 )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物质文明是内容,精神文明是形式

c.相互独立,互不相干 d.精神文明是内容,物质文明是形式

24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其中关键是( )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

c.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4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

a.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47.党的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

a.重要内容 b.重要标志 c.重要基础 d.重要支持

248.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

a.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c.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 d.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问题

参考答案

213. c 214. b 215. d 216. d 217. c 218. a 219. c 220. b 221. a 222. c

223. a 224. b 225. c 226. c 227. d 228. a 229. a 230. c 231. d 232. a

233. b 234. d 235. b 236. b 237. a 238. c 239. c 240. c 241. b 242. a

243. a 244. a 245. d 246. d 247. b 248. a

24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

a.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

c.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d.为党的工作服务,为行政工作服务

25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 )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25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豪不利己,专门利人 b.集体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个人主义

252.提出两岸尽快实现三通的是( )

a.<告台湾同胞书> b.叶剑英九条方针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而继续奋斗>

253.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 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 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254.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以上全对

255.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国家政权统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256.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是在( )

a.1979年 b.1982年 c.1984年 d.1985年

257.清朝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的永久割让香港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广州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58.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

a.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b.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通过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 通过政治谈判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不使用武力

259.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

a.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 <告台湾同胞书>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60.<中葡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的时间是(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诞生的时间是( )

a.1984年 b.1985年 c.1990年 d.1991年

26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章党纲规定的

263.党的领导的实质是( )

a.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b.由党领导,人民监督

c.党通过党员具体管理国家 d.党领导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264.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265.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d.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

26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 )

a.坚持**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

b.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c.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d.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267.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

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充分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268.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中产阶级 c.一个独立的阶级 d.小资产阶级

269.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270.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a.阶级矛盾问题 b.阶级斗争问题 c.民族冲突问题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

27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学,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272.事物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大指( )

a.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变化

b.事物的主要矛盾未发生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

27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总结性的科学概括是在( )

a.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时作出的 b.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

c.1992年南方谈话时作出的 d.1992年党的十四大山个作出的

27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

参考答案

249. b 250. d 251. b 252. a 253. d 254. b 255. a 256. b 257. a 258. b

259. b 260. c 261. c 262. b 263. a 264. a 265. c 266. d 267. b 268. a

269. b 270. d 271. b 272. b 273. c 274. d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