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战国四大名将的命运作文

2018-10-13 
战国四大名将的命运(我给儿子讲历史43)从军事实力上说,秦国与赵国是相当的,都是猛将如云、勇士扎堆。从战功
 

战国四大名将的命运(我给儿子讲历史43)

从军事实力上说,秦国与赵国是相当的,都是猛将如云、勇士扎堆。从战功上看,有四位实力最为接近,如同黑夜森林中的四根大火把,其他国家的将领也就成了荧火虫。这四个人分别廉颇是廉颇、李牧、白起、王翦,人称“战国四大名将”。前两人是赵国的,后两人是秦国的,赵、秦把这宝贵的名额给平分了,这也就是战国“二人转”能够转起来的重要支撑。

同样是名将,工作性质相同,都是杀人;最后归宿相同,都是入土,但是他们生命的主宰却不同。

概括起来讲:廉颇--性格把他搞死了。李牧--昏君把他搞死了。白起--文人把他搞死了。王翦--时光把他搞死了。

先说产生成语最多的廉颇。

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一饭三矢、将相和这些都跟廉颇直接相关。廉颇年轻时是一名骑兵,在赵国北方边境与林胡、东胡、匈奴等游牧民族长期作战,屡立战功,开始在名将辈出、英勇善战的赵军中展露头角。后来,秦国开始东进,赵国首当其冲。赵国就把廉颇从北边调过来抗秦。秦国一碰到廉颇就前进不得,被廉颇搞得没有脾气。

在决定秦、赵两国国运的大决战--长平之战前,廉颇为主将,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挫败了秦军速胜的图谋。

秦兵上下不得不对廉颇竖起大拇指:廉颇,颇为了得!

这时,秦国人开始使坏,说他们不害怕廉颇,就害怕赵括。赵括这个人从小熟读兵法,而且是名门之后,很得赵王的喜爱。赵王感到廉颇太保守,以致于三年了还没有搞定秦军。于是就让赵括负责前方战事,让廉颇回朝。

如果放到现在,赵括绝对是一个水平相当高的司令部参谋,最少他画图的水平相当高,这一点可以与长征时期苏联派来的李德相媲美。纸上谈兵的赵括尽管想把秦军都“括号”起来,但最后还是被秦国杀神白起给“括”住了。

长平一战,赵军大败,赵括身死,四十万赵军被白起给生生地活埋了。从此赵国元气大伤。

幸亏还有廉颇在,他给元气大伤的赵国续了命。在保卫都城邯郸之战中,廉颇与平原君赵胜一起守城,居然守了一年多时间,并且等来了魏国、楚国的援军。守城一年多时间,这在历史上恐怕也是少有的。

秦军一走,燕国以为赵国不行了,立马举全国兵马来犯。廉颇临危受命,并且是以少胜多,直接把燕国的主帅给砍了。燕国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割让了五座城池才算息了赵国的怒火。廉颇因此当上了国相,也就是蔺相如的位置。

赵国的形势稍稍稳定之后,廉颇受到小人排挤,不得已出走魏国,但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又跑到楚国。这时赵国被楚国攻得苦不堪言,就想起了廉颇,就让一个叫唐玖的太监去看看廉颇还能不能打了。廉颇其实还是想回赵国的,因为在楚国他也没什么前途。他就在太监面前表演了一番: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耍了几下武器。这个太监回来后,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

廉颇满以为太监能说自己的好话呢,一直等着赵国的召唤。结果他什么也没有等来,最后郁闷无比地死在了异国他乡。

廉颇之所以得到这种下场,主要还是得罪了小人。究其原因,还在于廉颇这个人居功自傲,不尊敬师长,不团结同学,跟谁都搞不好关系。

当时蔺相如当国相的时候,廉颇就看不起他,说这小子光会耍嘴皮子,没什么功劳,地位却在自己之上,下次见我非得羞辱他!由于蔺相如非常大度,利用自己门客之口给廉颇戴了一顶高帽子。廉颇也算是明事理,立马来了个“负荆请罪”。“将相和”让赵国的声威达到了一个高点。

但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世上像蔺相如这样的大度之人又有多少?廉颇有了蔺相如这个的朋友,是他一辈子的幸事。但是他的朋友太少,又是他一辈子的不幸。你一次被贬,是小人的问题。但多次被贬,那你就得找找自身的原因。

廉颇在失势的时候,跟着他干的人都离开了,没有一个留下的。人家是人走茶凉,廉颇是人走连茶都没有了。

就连一个太监最后还对廉颇使绊子,说他一分钟拉了三次稀。

这充分说明,廉颇这个人做人太不成功了。性格决定命运。你不容人,人不容你,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