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最新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改革的党课素材(2)

2013-11-13 
“能不能始终牢牢抓住机遇、积极用好机遇,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变革推开机遇的大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中国必须更加奋发有为。

(四)为什么对“机遇”的判断如此重要?

  机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机遇本身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不确定性,机遇能否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都是不完全确定的;非常驻性,机遇并不总是存在和不变的。俗话常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遇之所以重要,还因为机遇一般指有利的、好的甚至最佳的条件,这种条件能对事物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引起重大变化。哲学家培根总结,“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识别时机,这是一种极难得的智慧。”

  机遇之所以重要,更因为对形势的判断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能否抓住形势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机会,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民众愿望的行动纲领。无论从我国发展历程看,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看,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曾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要面对不同的情势,承担不同的使命。所谓机遇,不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所谓挑战,也往往是“历史环境”催生的现实问题。今日中国,该如何从曲折跌宕的历史进程中认清时代的给予?又该怎样拿出百倍的勇气和智慧,应对现实的挑战?

  (五)历史上,我们曾多次有幸获得发展的机遇,但却由于没有及时抓住机遇,而被时代甩在身后。

  15世纪末,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所说的“世界经济”形成期,当哥伦布、麦哲伦在广阔海洋上烙下印记、地图的印制赶不上地理的发现时,终明一朝却恪守“片帆不得入海”的旧例;19世纪,科技发展催生全球化浪潮,当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废除黑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一次次推动“大国崛起”时,中国大地上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都以失败告终;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和地区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后来居上、加速发展时,我们却由于工作指导方针的错误,在“文革”十年动乱中错失了发展的宝贵机遇。

“中国现代化之所以一误再误,首要原因不在于外来挑战本身力量的强大,而在于中国作出的反应太软弱。”这是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做出的判断。这个“反应”,是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觉,是对时势演进的准确判断,更是审时度势的主动变革。

  纵观历史兴衰,我们会发现,机遇不仅是“时机”,更要能“遇合”,把握和运用机遇的能力决定着机遇的价值。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以“变革”乘势而上,将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兑现为国家发展的动力。

  (六)机遇从不会给因循守旧的人带来奇迹,扭转乾坤的新局面、豁然生动的新气象,正孕育在锐意变革的勇气之中。

  30年前,我们党审时度势,深刻洞察机遇,果断作出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使中国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动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党和国家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没有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没有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进取精神,就不可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也就不会有 30多年持续不断的快速发展,更谈不上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在迎头“赶上世界”的30多年中,社会主义中国对机遇的理解有了自己的心得——

  机遇与挑战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中国而言,能否以变革抓住历史机遇,不仅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强弱快慢,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抓住机遇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丧失机遇,不仅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社会主义也有被断送的危险。只有以奋发有为的 “变革”,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落后的国家民族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