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短信乐园 > 春节短信 > 春节知识 >

虎年春节学知识:古代文人雅士是怎么过春节的?

2010-02-12 
其实有些事情完全在于人的心态,遇到了自认为倒霉的事情,要会给自己找平衡的借口。过去,有一个秀才赶考,出门遇到了一口棺材,自认倒霉,顿感沮丧:唉,倒霉倒霉呀

编辑推荐您关注:

虎年春节 你放开门爆竹了吗?

春节了,怎么吃才健康?

虎年春节学知识:你知道"年"是什么吗?

春节不能给上司或领导送的东西

虎年春节学知识:跟春节有关的诗歌

  我们现代人过春节,格式比较整齐划一。放假前两天招呼好所有同事客户,超市采年货买礼品,春晚饺子初一睡觉。比较有雅兴的,会安排个春节旅游。已经累半死的,晚上过北京时间白天过纽约时间地连轴冬眠。

  古代文人士大夫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士大夫有文雅闲逸的一面,也有为官应酬的需要。虽然古时没有现代这么多娱乐项目,但名士们的春节还是丰富多彩的。

  1、写春联

  士大夫们是古代的知识分子阶级,逢年过节的春联肯定是自己写,不会像村里乡亲一样,凑钱找个教书先生一家写一幅。他们的春联文采横溢,用途多样,兼有防盗功能。

  王羲之住浙江绍兴时候,不敢随便挂春联,挂一幅被偷一幅。因为王家春联虽然没用金子写的,但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真迹绝对比黄金增值度高。到了春节,王羲之图喜庆,就写了一幅:“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书圣的书法,自然秀丽雄健,跃然纸上。

  当晚,被偷了。

  第二天早上王羲之一看,门口没春联了。得,再写一幅:“莺歌北里,燕语南郊”。也是很好的立意。笔锋依然银钩铁画,力透纸背。

  晚上又被偷了。

  偷字的固然敬业,王羲之也是不够小心。买火车票的都知道雇人整夜守着,他门口连只狗也不拴。不过文人有文人的办法,四两拨千斤。王羲之又写了一幅:“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次没人偷了。

  大过年的,贼也要讨个喜庆。王老您自己留着自己倒霉去吧,我不屑偷你的了。

  转眼到除夕了,王羲之悠哉游哉地溜达出来,每联后边加三个字,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2、发贺年卡

  这种亲自上门的少,一般都是叫让下人送快递

  清朝形容宋代首都东京过节时:“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这里“片子飞”,说的就是达官贵人们一到春节,就四处发贺年卡。

  那时的贺年卡叫“名刺”,典故来自东汉,咱们就不细说了。名刺这个东西,本来是名片的意思。你要谒见哪位大人,名刺递给看门的,人家愿意见再通知你。当朝为官的士大夫们,都有很多关系需要打点。每到逢年过节,就恨不得一夜练成分身术。别说那时朝廷不放七天假,就算放半个月,你坐着轿子也跑不过来。

  为此,两晋时发明了“团拜”。各位名士们,找个时间地点聚在一起,相亲一样挨个见面,互致节日问候,类似现在春节茶话会的性质。既打了招呼也不用挨家挨户跑,还是很方便的。但宋朝士大夫们还是觉得费劲,外地朋友怎么办啊!全叫东京来那得多少流动人口。何况人家干嘛春节舍下妻儿老小过来参加你茶话会呢。

  于是大家又养成了一个良好习惯。在名刺上写好姓名、官职、对方何人、节日祝语。奴仆们,快给本大人当快递去。

  一般这种名刺,用梅花笺纸裁成,二寸宽三寸长。比较雅致的,再涂上茉莉花等香料。士大夫交游广朋友多,逢年过节,就靠名刺带去节日祝福了。这个东西,就是现代贺年卡的前身。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刺,叫“门簿”。这时,每家就有自己的信箱收贺卡了。

  3、送压岁钱

  过年小辈和奴仆要挨个磕头,领“压碎银”

  魏晋时的门阀制度,给士大夫们很好的私人空间和富裕生活。唐宋元明的士大夫们,一般也是旺族大姓。逢年过节,妻妾、奴婢们按照地位高下,一批批地给主人磕头。不过头不白磕,磕一次头,会从长辈或主人那里拿到一份压岁钱。

  这个词不准确,其实应该是压碎“银”。农家小户,春节都是给孩子一吊几十文铜钱,用彩绳编成龙形,谓之压岁钱。古代的物价,二两银子够老百姓吃一年的,过节当然只能给压碎“钱”。但士大夫们这样的大户,赏钱都是直接上银子的。至于宫廷里面,一锭锭金子就往外搬了。

  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与家主风范,逢年过节打赏下人,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回顾这些旧事,有不少趣味,也不乏一些思考。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一些过年民俗是“陈规陋俗”,很多更是只过圣诞元旦,春节纯当放七天假。其实传统年节不仅是历法上的节气,实际已积淀了民间思想观念和传统心理习惯,在春节背后,包含着民众所不能轻易放弃的一套生活方式,和浓厚的民俗文化。

  近代社会对春节之类的民俗非议,还隐藏着一种文化自卑。以为凡中国传统的,都是落后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障碍。其实这些正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识别符号,是中国强盛中和强盛后更应该,而且会自然坚持的文化自信。

  逢年过节,在中国的民间有很多禁忌,尤其对于女人则有更多的忌讳,虽构不成风水传说,听起来似乎大有迷信之感,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趋吉避凶,祈求来年的好运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啊,谁不希望好运连连,吉祥满门呢?从古至今,新年习俗繁衍变化,展示着古人的信仰与风情。

  一、大年三十晚上,女人千万不能回娘家,一定要跟着丈夫的家人吃年饭。

  三十晚上,每家都要“大团圆”,出远门的亲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风冒雪往家赶,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团圆饺子。家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为保证自家人欢乐的大餐,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闯入,无论外人来说话、串门以至讨债,都会干扰家庭内部的欢乐,所以除夕之夜,对“家”之外的人一律拒绝。

  二、大年初一,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做勤快的事。

  古书曰,年初一开春吉祥。在这一天,避免流露“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不能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外出被雨淋,稀饭还代表着贫穷,吃了稀饭你就等着一辈子受穷吧!严禁洒、扫、倒垃圾、洗衣,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这个时候女人一定不能太勤快!女人做饭时,千万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一时疏忽而打破碗碟杯盘,否则就意味着这一年会有“破运”,若打破要及时补救破解,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落个吉祥。还需尽量不动刀剪和针线,一旦有差错,可能把财路剪断或不吉利。

  这一天女人千万不要催男人们起床,更不要叫着男人的姓名催促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被人催促做事情。也不要对着睡觉的人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三、大年初二,出嫁的女人回娘家,千万不能不空着两只手。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儿回门日。女儿回门是大喜之事,千万不能空着两手,要带着礼物回门,而且礼物为双,表示成双入对,以图吉利。虽让人有点男尊女卑之感,但这是古人必须规矩。

  四、大年初三,女人不能劳力费心,宴请宾客。

  大年初三,老鼠娶亲,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一定要静心在家休息。

  五、大年初四,祭灶日,女人千万不能外出。

  大年初四,恭迎灶神。这一天,是恭迎灶神回民间日,因为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果品,焚香点烛、施放鞭炮,以示恭迎。这一天女人不能外出,否则家则不成为家了。

  六、大年初五,俗称“破五”,女人不能动土。

  大年初五,拜财神、发利市,俗称“破五”。何谓“破五”?意为之前的禁忌都可破除,“初五隔开”。这一天,垃圾变成了“穷气”,要清扫家里,将垃圾送出去,俗称“送穷出门”,也称“五忙日”,禁止动土,尤其女人千万不能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七、大年初七,女人要随遇而安,千万不能动针线,动剪刀,更不能处罚孩子。

  大年初七,安顿身心,也称“人日”。据说,这日要是天晴,代表人身安适;要是阴雨,则表示疾病瘟疫生,故又称“七煞日”,许多事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远行等。  这一日女人千万不能动针线,动剪刀,更不能处罚孩子。

  当然,在过年期间,尽管有如此多的“不能”,但其实有些事情完全在于人的心态。遇到了自认为忌讳的事情,要学会给自己找平衡的借口。传说过去有两个秀才赶考,出门遇到了一口棺材,一个觉得这是十分忌讳的事,便自认倒霉,顿感沮丧:此次赶考一定无望!而另一个秀才天生乐观,看到此景,却很开心:棺材棺材,岂不是预示着官运亨通?可见人的心态不一样便能得出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说到底,还是古汉语博大精深,就看人们如何去理解了!

  对于这些古人这些过年的风俗,有人说是迷信,有人说是文化,但不论是文化也好,迷信也罢,过年了,人们应该知道,喜庆的话多说,忌讳的事少做,一定会百利而无一害。

  过年了:你知道这些禁忌吗?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今天是大年三十儿,微笑祝朋友春节快乐,好运高照。在新浪开博半年,深受朋友宠爱,不能一一拜访,深表歉意,这里一并致谢。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不给红包,打成熊猫,唉,总来这套嗑,累坏我了。

  哎,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过年,在中国的民间有很多禁忌,虽构不成风水传说,听起来似乎迷信,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看,趋吉避凶,祈求来年的好运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啊,谁不希望好运连连,吉祥满门呢?从古至今,新年习俗繁衍变化,预示着古人的信仰与风情,现代人与时俱进的脚步。不管你是否相信,了解一下有益无害。那么,过年的这些禁忌你知道吗?

  “大年三十晚上忌人”。三十晚上,每家都要“大团圆”,出远门的亲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风冒雪往家赶,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团圆饺子。家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为保证自家人欢乐的大餐,一般不愿外人突然闯入,无论外人来说话、串门以至讨债,都会干扰家庭内部的欢乐,所以除夕之夜,对“家”之外的人一律拒绝。古书曰,年初一开春吉祥。在这一天,避免流露“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啥好听、啥喜庆,你说啥准没错);不能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外出被雨淋,稀饭还代表着贫穷,吃了稀饭你就等着一辈子受穷吧(就是,现在也不是越穷越光荣的年代,谁会将铜板抛掷荒郊野岭呢,钱多烧包的往微笑这里甩);严禁洒、扫、倒垃圾、洗衣,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嘿,想勤快?你早干嘛去了?节前少摸几把牌,多做模范丈夫就有了);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老祖宗N年前就算出来了,外面都是金银财宝,财神爷就是知道老百姓最需要啥)忌打破碗碟杯盘,意味着这一年会有“破运”,若打破要及时补救破解;(别担心,打了也没关系,干家务活谁没个失手的时候呢,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落个吉祥。)尽量不动刀剪和针线,一旦有差错,可能把财路剪断或不吉利。(信不信由你,做买卖的都信这个)年初二,回门是喜,出嫁女儿回门日,礼物为双,只图吉利。(有点男尊女卑,但双数我喜欢,让人心里舒服)年初三,老鼠娶亲,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静心在家休息。(老祖宗想得真周到,节前忙活累了,也该歇歇了)年初四,恭迎灶神。这一天,据说是恭迎灶神回民间日,因为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果品,焚香点烛、施放鞭炮,以示恭迎。(神仙权力真挺大的)年初五,拜财神、发利市,俗称“破五”。何谓“破五”?意为之前的禁忌都可破除,“初五隔开”。(解禁懂不?)这一天,垃圾变成了“穷气”,要清扫家里,将垃圾送出去,俗称“送穷出门”,也称“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年初七,安顿身心,也称“人日”。据说,这日要是天晴,代表人身安适;要是阴雨,则表示疾病瘟疫生,故又称“七煞日”,许多事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远行等。(有点占卜的意思)其他诸如,大年初一的上午忌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表示对方整年都要人催促做事情;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过年期间,忌让人从自己口袋里掏东西,表示整年的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忌向人讨债或被要债,表示此人在整年都会倒霉,等等。额的神噢,忌讳,忌讳,哪是记一会儿的事啊,这些忌讳,你能记住吗?

  我的姑奶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说老祖宗的规矩怎么这么多呢?我这还没概括全呢。唉,其实有些禁忌是人为渲染、变异了的,你来看,“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这首民谣,已然传唱了三百多年,岁月早已朦胧了原来的意思,那些外甥男女们剪掉了青丝的舅舅们依然依旧安康,倒给九州大地上的剃头师傅们,每年一个月的“年休假”。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依然恪守着正月不进理发馆的习俗。其实,这首民谣,根本不是对人们正月剃头就一定会死舅舅的预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头——思旧”这一隐词的无奈,去咒骂满清政府用钢刀硬弩强行推广的“剃发令”。再联想起什么金猪土猪的寡妇年吃桃罐头、买七种图案的小花布辟邪等等,我的乖乖,你见过比我们老祖宗更多禁忌的禁忌吗?

  唉,身为老祖宗的后羿,有些规矩你不守吧,似乎于心不忍。说到底还是半信半疑之间,担心灾祸不经意缠身。有些事也许信则灵,你不信它也显灵。相比来讲,老外倒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有一次,我陪朋友去参观北京十三陵,那里有个鬼门关吧。导游谨慎地说,来,随我走,避过鬼门关,再绕个弧圈,保你百年没有灾难,即使无意穿过鬼门关,也要大喊一声:我回来了,以示重生,可以辟邪。呵,却只见,导游的小旗微微一挥,旅游团里的中国人不论年龄大小都规规矩矩按大小个排好,像老鹰抓小鸡画地为牢绕过了鬼门关。嘿,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外经常嘲讽我们是愚昧的中国人了。再瞧人家老外,怪,也不知是没听懂中国话还是成心与唯心者较量,不但坐在了鬼门关上,还把食指和中指分开,显出代表胜利的“ ”字,表情欢欣,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嘴里大概是在念叨着拍摄最佳镜头的最流行语“茄子”吧,受他们感染,我看阎王爷也不会收这些不信邪的洋鬼子,哈哈,你说这情景可否是对我们老祖先一个辛辣的讽刺呢?

  其实有些事情完全在于人的心态,遇到了自认为倒霉的事情,要会给自己找平衡的借口。过去,有一个秀才赶考,出门遇到了一口棺材,自认倒霉,顿感沮丧:唉,倒霉倒霉呀,天不助我,出门遇晦气,此次赶考一定无望。而乐观的秀才看到此景,却很开心:嗨,上天保佑,秀才我就要中举了,这棺材棺材,岂不是预示官的财运来到了吗?所谓官运亨通,秀才我果然有造化。哈哈,古汉语博大精深,就看你如何去理解喽。

  哎,若干年后,不知道有些禁忌还会被后人遵从吗?说到舅舅,以后的独生子女还会有娘亲舅舅吗?每家都是独生子女,过年到底去谁家?民间的禁忌被后人打破了多少?春节回娘家又有多少人按习俗规定的日子回去呢?现在,有些结婚的宴席双方合演,原来饺子里的大钱不见了,代之以煮冻饺子等,唯一现存的还有些许习俗留存,比如拜年,给亲人烧纸钱,合家团聚等等。想想看,这要是九斤老太活在当下,是否又要感慨这世风日下,一年不如一年?

  我们仿效古人,遵从古人教诲,也要赋予时代的新意,一味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只能倒退回归原始,忘记过去是背叛,但盲目效仿,是止步不前,是墨守陈规。但是,过年了,你应该知道,喜庆的话多说,忌讳的事少做,一定会百利而无害,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