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从年龄及教育经验上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应该是得心应手,但近两年面对学生们,总觉得传统的曾有极大市场的教育方式有些杯水车薪,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曾经困惑过,难道真的是“现在的学生没良心,不懂道理,不知好歹”,还是他们“从小就是掌中宝,享受惯了,不知道学习奋斗的意义”……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并非根本原因,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我苦思冥想,并尝试改变,争取更民主、更宽松地管理班级,好像也收效甚微……
2002年初,“多元智能理论”进入了我的工作和学习。该理论是霍华德·加德纳教授1983年提出的,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各国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路。在这一年中我一边学习先进理论,一边在工作中实践,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以下便是一个尝试案例。
学生情况介绍
朱××,男,15岁,从小父母离异。母亲管理一家饭店,经常深更半夜回家。由于对他的关心照顾有限,心怀愧疚的母亲往往用物质措施加以弥补。他在学习上没有良好的习惯和追求的目标,自然各门功课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每当发放成绩单,小朱总是胆战心惊,免不了一顿拳脚。可没过多久,这样的教训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你又会看见他扯着“公鸭”般的嗓子穿梭于教室各个角落的快乐身影。
造成他学习困难的家庭因素:(1)家庭不完整,对其学习习惯和成绩有不利影响,尤其在语文方面;(2)无家庭文化氛围;(3)家长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不对,如母亲对他缺乏鼓励和正面引导,管教也较简单粗暴,缺乏耐心;(4)家长期望过高,他几经努力仍达不到,形成了厌学、怕学的不良心理。
造成他学习困难的自身原因:(1)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对自己要求不高;(2)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缺少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3)学习习惯不良,上课时玩性大,坐不住,做功课马虎粗心,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改变过程
小朱的母亲由于无暇顾及儿子学业,把他送到外地一个寄宿学校,可没两个月,原本哭哭啼啼不肯去的小朱开始乐不思蜀,花钱如流水,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母亲意识到事态严重,随即果断地决定让他回原校降级插班跟读,说一定得把学业抓上去。于是在初一下半学期,我初次见到小朱。他黑黑瘦瘦,唯唯诺诺,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我甚至有些怀疑前任班主任对他含蓄的评价。可没过一星期,这位插班生就与同学打得火热,随即原本安静的午自修变得热闹非凡,笑声此起彼伏,按捺不住激动时他甚至会离开座位窜上跳下。其他学科的老师反映他上课时经常讲俏皮话或插嘴,影响了上课的正常秩序……说实话,这些反映令我非常吃惊,我没想到小朱的能量这么大,把我“苦心经营”的良好班规班风毁于一旦。记得一次上历史课,上课笑话连篇的他被老师点名批评后,不但不改,反而一时兴起,抢下同桌女生头上的发夹夹在了老师的衣服后面,可没等他拿下,老师已转身去写黑板,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这位老教师忍无可忍,当即将他送到我这儿。针对他的教育转化工作开始实施,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的保障,因此首先要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谈心——反复——再谈心——再反复——批评,写检讨——还反复——联系家长,分析利弊——提出基本要求——稍有克制,至少有老师说他上课时收敛多了,可午自修及自修课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仍极差,因此每天中午都被叫到我办公室来,美其名曰“帮老师的忙”。当然他除了做自己的事外,也会帮我和其他老师一些忙。这一切都被记录在他的个人档案袋内。
建立个人档案袋,在一个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自我分析一下,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令我惊喜的是对于这么个“不长记性”的男孩来说,能坚持每天按时来报到,并自觉订正作业,背诵英语或做回家作业,已是十分不易。有老师曾这样问我:“这孩子这么乖,你为什么让他天天来?”“噢,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来帮忙的呀。”说是这样说,可心里却想:真该让你们见识一下教室里的他。
我深知一个月的相安无事,并不说明本质上的改变。小朱缺少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因此把未被满足的与人交往的需求带到了班级。由于他不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不能考虑自己行动的结果、预期他人的行为,所以不能成功地处理周围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我班40位独生子女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一问题,虽然在学校学习是一种团体生活,但是学生很少能够体会团体生活的潜在优势。当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达到竞争性与个人化目标时,学生们相互之间就显得生疏。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当学生觉得有归属感,而且班级的功能如同一个充满关怀的社区时,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和乐趣。如何让小朱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使大家结合成一个更有感情和凝聚力的团体呢?
多元智能理论中有效团体的特征之一: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班规,确定适当的行为准则,这种规则建立在互助与公平等人类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学生和教师共同对问题行为寻求解决方法;特征之二:具有强调合作学习的班级风气,传统、独立、竞争的学习方式经常被需要全体学生参与及贡献的互助过程所取代;特征之三:人人分担领导职责,学生把自己视为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之四:除了学业之外,学生还有发展社会、情感与伦理技能的机会。
那时恰逢期中考试,结合考风动员,我让大家讨论在考试期间学生应当如何行为,每位同学自由发言,并讨论可行性,一致通过后确定规则。讨论结束后,我说:“依你们制定的行为规则做的话,我们根本不需要监考老师。”同学们吃惊地瞪大了双眼,随即爆发出掌声、笑声、尖叫声。平静下来后,有同学问道:“老师,您说话算数吗?”“当然,你们必须自己去争取校领导的信任,接下来看你们的了。”“我们去向校长说”,“派代表去”,“正式点,应该写申请”,“对,写份申请,每位同学签字”,同学们在七嘴八舌的建议声中达成了共识。因此起草——修改——打营—复查——签名,这一系列行动在极高效的情况下完成了,当正副班长捧着签有41个(包括我)名字的申请书走出教室时,教室里充满了共同的期盼……
几天后,接到了来自校长室和教导处的通知,同意我们的申请,并希望做好一切思想准备工作。首先,我拟了份《告家长书》,把这一情况告知家长,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其次,提出“自信、他信、诚信”这一主题。然后,针对考试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其对策加以讨论。教室里充满了紧张与兴奋,自信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我问“谁愿意做考场负责人?”话音未落,就听到“我——”响亮而干脆的应答声,原来是两个平时行为举止散漫的同学,其中之一就是朱××,看了看他那极认真的样子,我迟疑了两秒,随即点头答应了,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三天的考试中我观察到,小朱每次都很早来,动员同学们打扫教室,排起桌椅,创造了良好的考场环境;考前五分钟安排同学们把随身携带的书本放到讲台前,重申考场纪律,告知考试时间;考后又带领同学打扫教室,关灯锁门:俨然一个有经验的班干部。他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学会了关心别人和集体。在这次成功的活动中,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正像他自己在周记中写的那样:“原来要得到别人的赞许并不难,这次的成功不是我们个别同学的功劳,而是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如果下次还开展这样的活动,我仍愿意做负责人。”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使他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体现自我,从而促进其全方位发展。
抓住这次机会,我与他进行了一次单独的促膝长谈,从他的家庭环境、人际交往到学业成绩,我们真诚地交流了想法,我肯定了他的进步,也指出了他的不足,希望他能改进。事实证明效果很好,他上课时不再违反纪律,而是积极动脑筋回答问题,与同学的交往也注意多了,学会了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值日生因病请假回去了,劳动委员正在犹豫让哪位同学顶上去时,小朱同学已自告奋勇地站了起来,我吃惊地看了看他,又会心地笑了。
平时的教育活动已内化为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小朱的转变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改选班委时,他被选为劳动委员。虽然他仍是俏皮地说了句:“老师,从小到大我未做过中队委员,这是第一次。”但在用双手接过标志时却是严肃而认真的。
十二月五日是他的生日,当大家带着真诚的祝福和用心挑选的礼物出现在他面前时,平时大大咧咧的他眼中闪过一抹泪光……
小朱的个人档案袋在不断充实,那里记录了他的成长过程,他不再是不知轻重招人讨厌的“饭泡粥”,而是一个幽默风趣、乐于助人、团结向上、真诚宽容的初二(1)班的一分子,我期待着他更大的转变。
【案例评析】
学校生活是一种团体生活,它对促进人的发展有着潜在的优势。本案例通过小朱在班级中的转变,说明利用人际交往的力量对学生的作用。学生自主讨论、确定考试规则,争取无人监考这一活动,在学生小朱的成长档案夹中,是一关键事件。
(张玲)
成长的烦恼 ——小朱同学的档案夹[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