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破解“钱学森之问” 高中与大学如何联动对接?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一道艰深命题。“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是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确立的关键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高中与大学如何能更好融通,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呢?”3月30日,在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创新型人才培养”清华论坛上,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微博)抛出了以上问题。
“清华论坛”是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走进大学”的首场活动。当天,清华大学(招生办)校长、教授和北京市知名高中的校长们,围绕高中大学联动创新人才培养各抒己见,提出了建设性的融通之道。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清华论坛上,清华大学校长、教授与北京知名高中校长圆桌论道——
培养创新人才 高中与大学如何联动对接
高中大学不应只在高考(微博)环节衔接,需要——
师资、课程、招生深度互动
当前,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往往只发生在高考环节,这样的联系非常薄弱。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学与大学必须加强融通、深度互动,这是高中与大学校长们的共识。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提出,中学在高校选拔人才时可以有更多声音和权重。他以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为例,指出拔尖人才多在中学时期就确立了志向和兴趣,所以大学与高中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必须走得更密切、更贴合。
“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是中学与大学面临的共同使命。”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强调大学与高中应互相增进了解。她介绍说北京市优秀高中为培养创新人才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尝试,清华大学也有很好的经验。“高中与大学有效衔接,就要互相了解人才培养的机制与目标等,共同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大学应该改变被动角色,主动参与中学人才培养的体系设计、培养过程和综合评价,从现在的‘掐尖’式选拔变为先培养后选拔。”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看来,中学与大学携手培养创新人才,必然要明晰各自的责任。“中学要真正改变培养学生的观念,探索更符合学生兴趣需要、个性化需求、特长培养、潜能发挥的创新型教育模式,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关于大学深度参与中学人才培养的方式,王殿军提出了几条希望:大学教师不是偶尔到中学做一两场讲座,而是真正与中学教师共同创设有利于学生培养的课程,甚至亲自到中学教授;建立大学教师到中学任导师的机制,由大学教师指导在某方面有特殊潜质的学生;大学教师指导中学教师了解学科前沿、从事学科研究,助力中学教师专业提升。
分析创新人才共有的核心素质,发现——
兴趣和执著对创新最重要
确定了“培养什么人”,才能确定“如何培养人”。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理清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核心素质。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清华大学2011年启动“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钱班首席教师郑泉水教授看来,学生成才应具有三个要素:兴趣、素质和远见。具体而言,兴趣会引发热爱和狂热;素质包括执著、挑战、交流、团队、协调、自信、平和与责任心等;远见意味着有前瞻性眼光,这样才能选准关键性科学问题。
“钱班的教育,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充满自信和勇气地挑战权威、挑战自我,执著地追求梦想。”在谈到钱班的办学成效时,郑泉水特别看重一点——76%的学生在钱班的学习过程中增进了兴趣,他认为兴趣是创新的基础。
据郑泉水介绍,钱班定期为学生们举办“与科技大师面对面”活动,3月29日邀请到世界著名的生理学、生物力学、生物流变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钱煦带来《科学里程与人生》。在报告中,钱煦先生提出了创新人才拥有7C素质,这7个以C打头的单词翻译成中文是“热爱、投入、了解、创新、合作、沟通、完成”。
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曹保义则引用“三环天才理论”,阐释创新人才应具备的三种素质: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执著精神和较强的创造力。“这些能力要通过具有较强挑战性的活动来培养,所以我们要为优秀学生提供特别的选修课和学科竞赛活动等。”
高三“推磨”式复习浪费时间伤害胃口,应该——
为优异学生开大学先修课程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这是与会校长的另一项共识。不少校长提出,对拔尖学生而言,高三“推磨”式复习,浪费了时间、精力,损伤了兴趣和创造力,所以高中有必要为优异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
大学先修课程的概念来自美国的AP课程(the 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美国AP课程由非盈利、非官方机构美国大学理事会负责开发与管理,现有22个门类34科。如果学生参加统一命题的AP考试并考核合格,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可以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不过,只有学好荣誉班课程的学生才有资格选修AP课程。2011年,美国公立高中学生有30.2%曾选修AP课程。学生能否在中学修AP课程、修多少门,实际上成了美国一流大学判断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
“我们也应该为优秀高中生压缩知识积累的时间,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据曹保义介绍,他已让教师们调研选出30余门中学可以开设的先修课程。同时,他希望大学能对中学开设什么课程、以什么方式教授、如何评价课程效果等给出建议。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李有毅认同为优秀学生减少重复性学习的做法,她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学时遇见一批学生暑期在大学学习,感觉大学先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专业素质很有价值。
不过,王殿军提出开设先修课程不是某所中学自己的事情,应该有一个体系。他建议建立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心,由中心组织开展设计课程方案、编写课程标准、审定课程教材、组织开课学校资质审定、组织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定、组织统一考试、建立研究队伍和专家团队等工作。
集中优势资源为优秀学生提供特别教育,是否有违教育公平的理念?对此,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提出正确理解教育公平,“区分对人的公平和对才的公平,区分对起跑的公平和对终点的公平”。他认为,对人的公平,意味着有教无类、机会均等与教育均衡;对才的公平,意味着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能。
教育不能创造创新人才,而是——
创设适合人才成长的“生态”
“我们可以培养不出爱因斯坦,但千万不要扼杀爱因斯坦。”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表示,教育得法能培养人才,急功近利会毁掉人才;教育不能创造创新人才,更多是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罗洁提出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着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例如,要营造适合创新的学风,让学生能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催生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让兴趣唱“主角”。
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是校长们倡导的改革方向。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沪倡导实行“走班制”,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的高中甚至初中都实行走班制,幼儿园的小孩儿都拿着自己的学习计划选位置。”有校长直言,老师讲得太多,时间久了,会把学生教“废”了。袁驷也表示他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赶羊”不如“牵羊”。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清华大学营造了一套“生态”:创立一个理念——领跑者;营造一个环境——学堂计划;实施一个战略——优势转化;优先一个环节——素质教育。“领跑者”理念的涵义是“让优秀学生领跑,让所有学生优秀”。作为核心“抓手”,清华学堂计划旨在发挥清华的综合优势,选择具有高水平学科基础的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努力使进入该计划的学生将来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如果高中改革了,大学不接招儿,改革无法持久。”高中校长们期望大学招生入学方式能相应变革,实现高中与大学的衔接。王殿军建议,让高考变成通过性考试,学生通过一本线就具备升入一流大学的资质。在此基础上,大学选拔学生时可参考他们在中学期间的学术创造性表现、在中学期间的先修课程学习情况、中学期间的综合表现和推荐情况进行考量,也可再自己组织面试和能力测试。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义无反顾”
谢文颂
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自“钱学森之问”提出后,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成了时髦而又常谈的话题。然而时至今日,即便是“22岁正教授级研究员”横空出世,即便是创新型人才需要打通学段融通培养已然形成共识,却没有出现哪怕是区域性的制度性突破。
“公平”与“效益”永远存在不兼容点,横亘在许多教育改革前面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就在于此,创新型人才培养难以破局亦属此列。诸多改革在“公平”“人民满意”面前举棋不定、裹足不前——我们缺乏的绝非是制度改革的智慧,而是拒绝直面改革带来的压力。
一切事物的存在、发展必然令一部分人满意、一部分人中立、一部分人不满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永远的追求。放眼古今中外,创新型人才毋庸置疑只能是“少数派”,因材施教而论,与其相应的培养环境也必然是“小气候”。在“大环境”中营造“小气候”,必然引起有的人不满,这其中绝对不乏通过非常手段跻身未果者的亲朋家长。然而对于教育的“永远追求”,区域或者部门画地为牢,有的渐渐缩手缩脚起来——教育成了惊弓之鸟,怕听到“公平”之弦拉响“不满意”的声音,这是“钱学森之问”难以作答、创新型人才培养难以成行的重要原因。
关于满意的教育,民众往往盯着的是今天的名校、明天的高薪。教育的格调却不止于此,要担当历史的使命、民族的责任,教育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得“办自己满意的教育”,作为专业力量我们面向未来、依照规律办出问心无愧的教育。
一个社会成熟与否、文明程度的高低,很多时候表现为我们在为“基本面”提供了合格的保障后,要勇于提供面向少数群体的更高级的需求供给——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性建设的第一步是要摆脱“不患寡而患不均”文化的影响。北京在教育保障、教育质量、教育资源上储备了丰厚的优势,将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产力,是需要将学术探讨转化为决策行动,实现制度建设层面的建树。可以想见,前路必将有更多风雨!
在谈及中国改革时,温家宝总理的一番话值得体悟,“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这句话也切中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难处。总理对整个改革提出迎难而上,“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这同样值得借鉴——当前教育改革亟需的是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大胆地往前走。
■他山之石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全世界都关注的命题。许多发达国家早已采取行动,在高中阶段有一些特殊举措——
日本超级科学高中志在“诺奖”
日本“超级科学高中(Super Science High School)计划”启动于2002年。该计划主要以科技、理科和数学教育为重点,推进高中和大学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为英才学生发展数理特长,培养出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2年77所高中申请加入该计划,文部科学省选择了其中26所,并下拨预算600万美元。在选择时,文部科学省侧重公立学校,照顾地区均衡。超级科学高中每次的指定周期为3年,根据各校实施效果决定是否给予延长。每一领域的专家和教育研究者组成的研究团体,会检验和分析这些高中的活动和课程。超级科学高中招生全部由各校负责。
超级科学高中会加大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邀请大学教授或研究人员到高中讲课或开设讲座,让学生到大学听课。同时,加强与一线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交流,让学生进行各种实验和实际操作,尽量增加学生接触尖端科技的机会。
学校还致力于以理科和数学为重点的课程的开发,理科课程的难度大多超出学习指导要领的范围,期望能研究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指导方法。各校在校内不断充实课外科学小组的活动内容,在校外则加大理科高中相互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校设有“超级科学高中运营指导委员会”,委员除了来自高中、大学和研究机构外,很多人来自经济界或产业界,并且很多都是该校毕业生。
私立早稻田大学附属本庄高等学校就是一所超级科学高中。学校充分利用附属校的优势,邀请早稻田大学教授开设定期讲座,学生可在大学选课并和大学生一起做实验。学校还带学生到专业机构参观体验,并将学到的知识直接应用到大型马达和太阳能汽车等的制造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在课外开设了特别的理科课程。
美国NO.1公立高中的科学特色
“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顾名思义,就是以特色来吸引学生就读的学校。美国磁石学校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往往奉行某种特定教育理论或者在课程设计方面独具特色。在高中层次,磁石学校更倾向于在某一具体的科目领域凸显一个主题,其中科学与工程特色约占20%。磁石学校常常与相关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大学、社会团体密切合作。
作为磁石学校的著名代表,始建于1985年的托马斯·杰斐逊科技高中在“美国100所最佳公立高中排名”中连续3年位列榜首。杰斐逊科技高中以为学生提供以数学、科学和技术为重点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而闻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奇心、社会责任感。
学校的课程设置重视基础、突出科技、文理并重,科技、工程、数学学科实力非常雄厚,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中国高中。学生每年必选数学,必选微积分,80%学生会选修高数。学生至少要选修1年的电脑课程,大部分学生还会选数学建模、电脑编程、人工智能等。10至11年级学生会选修AP课程的物理、化学、生物、纳米技术等。
学校的一大特色就是9年级新生要学习复合型课程,即生物、英语(论坛)、技术3门课的复合。技术课指的是动手实验、计算机、焊接等实用技术。3个学科教师一起备课,设定主题,一起上课,指导学生。此举除了学科综合的优势外,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团队精神。
学校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每一位学生都有研究项目,最后一年都必须提供研究成果。85%的学生在学校进行研究,15%的学生到外面的大学、研究机构做研究,学校在相关单位的帮助下建立了神经科学实验室、能源实验室等13个高端实验室。学校与公司、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这是学校成功的因素。
美国高中走班制实现分层教学
美国高中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成绩及爱好进行选课,而后形成自己的课程表,以后就根据自己的课程表每天进不同的教室进行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走班制”。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从而可以实现分层教学、个性学习的目的。
以加州的林肯高中为例,5个教师教9年级生物课,最好的学生会集中到最好的教师那里,学的内容多一点、深一点,一般的学生选择较低层次的课程,只要求掌握最基本的东西。到高年级,学校会设立所谓的荣誉班和大学先修班,把最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教最难的东西。比如,中文普通班学生学的是如何写“上、下、人、口”之类,中文荣誉班的学生已在读老庄的原文,分析“诗”和“赋”的表现方式,评估巴金跟高行健在处理小说技巧上的异同了。
康州海达姆·肯令沃斯高中数学分为五个等级,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可选择学习最初级的数学,数学成绩特好的学生可在高一时就去高二等级的数学教室里去学习数学,高年级学生可选择大学难度的数学。学生想获得高中毕业可以有多种选课模式: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选择高难度的内容积够学分,并申请好的大学;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可以选择手工、厨艺等学科来完成学分,获得高中毕业的资格,从而获得一个进入普通大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