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一个新词——“房闹”
最近,有一个新词见诸报端——“房闹”,这对中国社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经过持续几个月的“丝毫不动摇”,似乎让公众真的见到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利好,半年多来的房价“假摔”好像也有可能“弄假成真”。于是又想到了去年年底总理的一个说法:“房价来讲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
由此,再联想到广为流传的解放初期陈毅在上海当市长时打击囤积居奇的米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像大米这样的生活必需品,政府是有责任保证供应的。如果政府能够保证生活必需品的充分供应,那么再“奸”的商家,也无计可施,无法抵挡。总理的说法与陈毅当年的做法自有其“心有灵犀”之处。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的保障性住房仍然选择了一条以廉租房、公租房为主的不可持续的政策路径。时近年末,1000套保障房终于“开工建设”,这相当于是说目前“陈毅市长”手上还没有足够的大米可以对付囤米的商家。于是,只好选择一些“不得已而采取”的行政办法,譬如“楼市限购政策”。其实这些政策似乎接近于计划时代的“统购统销”和“粮票”政策。饶有兴味的是,解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还没有建成,政府只好用比较“市场”的办法,用源源不断的大米货源来撑死囤米的商家。虽然按经济学的理论来说,这是“垄断”,甚至行政垄断。
住建部最近通过媒体向公众提供了一个信息,中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0平米,引致舆论大哗。其实去年年底,总理已经披露过同样的数据,而且更具体,是人均33平米。但因为当时和“总理VS总经理”的话题同台,以致没有引起公众关注。这个说法是否说明:人均33平米,意味着三口之家就有100平米,如果按一般水平和绝对数字来说事,中国城市中的房子已经够住,现在问题是如何分配。
不要一说“分配”,就想到“计划”,正常情况下的市场也是讲“分配”的,这当然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关。但是,我们不能光讲需求,不讲更重要的“有效需求”,就是有住房需求还要有支付能力。现在因为在住房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再加上其他因素,譬如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譬如流动和热钱投机的需求,等等,导致中国现在住房建设的目标,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为了居住,亦即为了实现其“使用价值”,而是成了与股票同等意义的“金融符号”。窃以为,由此而迅速“增长”的财富,实质是“通货膨胀”。
但是,毕竟有一部分买房者,因为面临各方面的需求压力,不得已而在房价高企时购买了住房。假如在今后的某一时点房价骤降,他们将面临“负资产”的问题。这就是说,在买房时,按当时的高房价接受了高按揭。如果房价一降,房子就不值那么多钱了,但按揭不会变,他们还要按买房时的约定还款,这就是“负资产”。不要小看“负资产”问题,这个问题曾经在香港导致了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房价来讲……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其实这个问题最好让总经理去管,而政府还是主要管保障性住房。如果房价下降是看不见的手所起的作用,那是一回事;如果是看得见的手在起作用,那就是另一回事。政府的过度干预是否会导致政治风险呢?如前所述,现在已经有一个新词见诸报端——“房闹”,中国社会可能又多出一个新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