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是指经中间人介绍,有意找异性朋友的男女青年见面,互相相看。原多被年龄偏大的青年采用,现在这一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大学生们所认同。北京 一所高校的校园网上关于“如果让你去相亲,你会怎么办?”的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1279人中,“欣然接受”的占48.88%,“会接受”的占19.33%,“视情况而定”的占23.39%,“不接受”的占6.73%,“不知道怎么办”的占1.67%。
大学生相亲的为何多起来了?据了解,学生家长是直接的推动者。不少家长都觉得,如果孩子不在大学期间解决终身大事,很可能就会成为“老大难”。对于这种想法,很多学生也表示理解,通过介绍,双方都知根知底,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比较牢固,也比较容易走向婚姻的殿堂。
另外,校园相亲比较便利。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说:“上班下班,我们每天穿梭在地铁中,忙碌而疲惫,大家连互相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哪来的一见钟情?其实每次走进地铁时,在我视线范围内的适龄女孩都不止一个,但我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跟她们认识。”一位学工科的男生也感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但个人空间却越来越狭窄。于是,大家开始“盘点资源”,相互当起了“红娘”。下面,是几个大学生相亲的小故事。
相亲让我捡了个大元宝
小翠讲述
一天,高中时的“死党”打电话,要给我介绍对象,说强是他大学同学,现在在北京工作,家庭条件不错,人缘也好。我犹豫了一下,说见见再说吧。
其实大家都明白,很多高校都是男女比例不平衡,比如理工科院校女生就少,像我们师范院校男生自然也少。大家交往的圈子很窄,大家见面也常会半开玩笑地问:有存货没?我们都觉得相亲是很自然的事。
第二天中午,强打电话说在学校附近,问我有没有时间。我一面说有事在忙晚点儿再联系,一面直奔师姐宿舍,求师姐帮我化化妆,我想给他留个“好印象”。在镜子前摆弄了半天头发,想遮住这对讨厌的“招风耳”。两个小时后,我们在麦当劳见了面。
饭后,我直接去给师姐汇报“相亲”过程,当时怀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其实,我一眼就相中他了,他的身高、发型包括穿着恰好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晚上,他发来短信:今天相处得很愉快,希望我们能继续交往下去。我故意说:你的意思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吗?他回:买卖成不成由你决定。顿时,我红了脸。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时常约会。渐渐地,彼此了解多了,相处起来也更惬意了。情人节那天,他快递了一大束玫瑰到我宿舍,搞得宿舍的姐妹都知道有这么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