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2017-10-09 
这部《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去商家看看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去商家看看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这部《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忆述的,是一九六○至一九六五年间的一段生活、工作经历,是邵燕祥人生之路的一个横截面。这几年,经过了反右、大跃进、反右倾、大饥荒以后,处在“文革”爆发之前,似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社会政治风云依然鼓荡翻卷,暗流汹涌,“树欲静而风不止”。
虽然沾了特赦战犯的光,邵燕祥先生被摘掉了“右派分子”那顶沉重地压在头顶上的“黑帽子”,但特有的政治烙印迫使他不得不继续“夹着尾巴做人”。这到底是怎样一种苦境呢?他的心情、心态、心境究竟如何?他历经了怎样的内心挣扎?他如何才能在准良民贱民的地位,获得一种生活的平静、精神的安宁而不至于心理失衡呢?
头上扣着的帽子变成了灰色。此种特殊生存状态、精神状态,邵先生一言以蔽之曰“苟活”。当然,这不过是现在的看法,当时则并非作如是观。

网友对一个戴灰帽子的人的评论

邵燕详先生原来是位诗人,但1957年不幸成为右派,在60年代初期被摘帽,回到了原来的广播局,他这本书主要回忆他在文革前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所见的人,所遇到的事,今天写下来,主要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应该说,邵先生的经历,比较有特色地反映了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种种政治运动,而邵先生本人,在历经磨难之后,已经从一个诗人一跃成为一个具有思想深度的杂文家,他写的杂文很不错,值得看,而这本他写的这一段时间的生活自传,同样很值得看……

邵燕祥的《一个戴灰帽子的人》,记述了作者在1960年到1965年这六年间经历的大小事情以及心路历程。这六年,恰是反右运动与文革之间的六年,是暴风骤雨的尾声,也是风雷激荡的前夜,是一个知识分子遭受了磨难之后惊魂未定或自以为侥幸过关,却不知下一个更大冲击即将来临的间歇期。“灰帽子”,意即“摘帽右派”,介于反动的“黑帽子”和革命的“红帽子”之间的意思。戴“灰帽子”的人的遭遇比戴“黑帽子”的人自然要好些,可以在灰色地带灰头土脸地混下去,不必如老舍、罗广斌、杨朔、傅雷、邓拓、吴晗等一批风口浪尖上的知识分子须以自杀来激烈抗争。作为一名诗人、杂文家和小说家,邵燕祥写出了那个时代一般知识分子的凄惶和恐惧,北方农村的苦难和凋敝;而在文艺界,落井下石的卑劣做法层出不穷,奋力抗争的人性光辉也不时闪耀其间。备受煎熬的炼炉般环境,如今的我们不敢想象,却又还能够想象——这是我们的幸还是不幸?这本书可以借阅,但不建议购买,因为琐碎的片段回忆只适合有细节癖的历史爱好者和对过去那段生活还有些模糊记忆的早熟者阅读,倘若还想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这本书的感性多于理性,格局太小,未必能导出有用的治世结论。当然,阅读总是有益的,倘若你总是有闲的话。

伤痕文学都写不过杨奎松,不如《忍不住的关怀》和《国士》

通过此书可以从侧面了解那时的状况--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宁静,关于描述这个时间段的书还是挺少的,作者作为著名诗人文笔不错,值得一看。

特殊时代的个人记忆,补充着整体记忆的不完善、不真实

邵老的书,绝对值的阅读!

喜欢一个戴灰帽子的人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