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 | |||
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 |
网友对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的评论
【本人石志宏,中文本科,理学硕士,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国际关系史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海权理论、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曾先后服务于广东羊城晚报、江苏扬子晚报、深圳晶报、江苏现代快报,历任记者、编辑、编译、国际新闻周刊主编、部门副主任等职务。2002年12月起从事新闻编译工作,英译中每小时可达1800字以上,基本上可以做到随看随译,绝少差错。迄今共发表译作450万字左右。已出版和待出版的译著共3部,包括:《铁三角:透视凯雷集团秘密世界》(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英国海军霸权的兴衰》(32万余字,某部内部参考资料,原著作者保罗?肯尼迪也是著名的《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现代战略战术辞典》(中文字数20余万,某部内部参考资料)。】
很遗憾,但也有点慰藉,今天从北京的一家出版社的编辑那里,得知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曾经轰动一时的《大国的兴衰》一书作者)的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Naval Mastery (我将此书名译为《英国海军霸权的兴衰》)一书,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在2014年10月出版,书名《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遗憾的是这个译本不是我的,尽管我5年前就已将该书全文翻译就绪(中文译文30余万字);慰藉的是,过去两年多来我曾上下多方打听保罗·肯尼迪此书中文译著版权的下落,现在总算不必再费心了"rest":"。<br /><br />其实早在2011年初,我本人就受某部委托,全文翻译保罗·肯尼迪的这本书。委托方当时的说法是作为内部资料用,如果作品内容确实精彩,考虑公开出版。2011年4月4日我即将全书译稿详细审校完毕(光是审核这一环节,我就花费了20来天的时间,我只要对原文和译文有任何一点疑问,就不会轻易放过,非得弄明白不可),将其发送给委托方。委托方后来支付了稿费(稿酬每千字60元;由于委托方属于某部,稿费只能以报销的方式进行,因此我自行担负了5%左右的额外费用),并且告知我说打算公开出版此书。但后来就没有了消息。<br /><br />2012-2014年,北京前后有几家出版社打算出版此书。由于我本人并不了解译著版权获得的程序,2012年年中,我曾两度向英文原著作者保罗·肯尼迪写信,收到自动回复邮件说其在休假;于是按其邮件中的提示,给他在休假期间的委托联系人写信,未获回复;后来在他应当已经结束休假时又发了一封邮件,音讯全无。<br /><br />接下来,我与为保罗出版此书的出版社联系。此书精装版首度于1976年出版并于2006年再版,平装本首次于1983年出版,在1985、1986、2001、2004、2006年重版,这些不同版本的版权分别属于至少两家出版社。我一一给它们写邮件,但也未获回复。<br /><br />2014年年中,北京的一家出版社决定出版我的这本译著。这次由他们联系译著版权事宜,他们随后从美方得知中文译著版权已经通过版权代理公司,在2012年年中出售给国内的一家出版社,但代理公司出于遵守商业规则,不肯透露版权获得方的任何信息。我此后与该代理公司的两位相关人士联系,对方依然守口如瓶,但他们还是应我之请,将我的个人信息及译稿的目录及前言转交给出版社,希望出版社能给我回复。但我一直没有得到出版社的任何回复。<br /><br />期间我还好几次打算通过学校出版专业的校友打听版权的下落,但这些想法没有付诸实施。直到今天明确得知我的译本就此圆寂。<br /><br />悲剧还不止于此,我2009年还受上面所说的这个某部委托,翻译《现代战略战术辞典》一书,译著全文20万余字;虽然同样已经支付了每千字60元的稿酬,但考虑到这本书并不是经典著作,公开出版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只是作为某部的内部参考资料了,也许说不定还只是扔进了不知哪里的垃圾堆。<br /><br />如此折腾落得个如此结局,如许遗憾无处诉说。<br /><br />刊发本人译本《英国海军霸权的兴衰》的目录及前言等相关资料如下(),祭奠那一段无奈逝去的光阴。<br /><br />石志宏 2015年1月13日<br /><br />目录<br /><br />1,地图目录<br />2,平装本引言<br />3,前言<br />4,导言:海权的要素<br />术语“海权”的定义及其不同的阶段;“海军至上派”对于其各种深远影响的强调。马汉所认为的海权的诸多要素。对于马汉学说普遍适用性的保留性看法。术语“海军霸权”的定义。<br /><br />5,正文目录<br /><br />第一部分:崛起<br /><br />第一章:英国海权的早期岁月(-1603年)<br />探索的时代。欧洲为什么在海外扩张方面领先:技术上的进步;经济、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各种驱动力;优良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大型帆船。这种海军扩张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对于欧洲的影响。这一发展的种种局限性。英国海军早期发展的各种原因;地理上、政治上、商业上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强调英国政策中的大陆方面的必要性;伊丽莎白时期的战略讨论。伊丽莎白女王的外交和防务政策。英国舰队力量方面的种种局限;商业和殖民地扩张方面的种种局限;战略与战术发展的种种局限。英国成为海洋强国的潜力。欧洲的重要性。<br /><br />第二章:斯图亚特王朝海军及与荷兰的历次战争(1603-1688年)<br />1603年后英国海权衰落的原因;为什么这一点值得更为紧密的审视。不过殖民事业和贸易处于扩张之中。海军力量和战争在英国商业扩张中的作用。内战中的海军。英国革命的种种结果:一支(属于)“国家的”海军;财政状况的改善;来自各种新的社会力量的支持;重商主义的发展。英荷战争的政治和商业缘由;这些战争的共同特征。“海权”概念的发展。商业利益在第一次荷兰战争和英国-西班牙战争中扮演的角色。英国在克伦威尔时期的世界性政策。复辟时期的海军和第二次及第三次荷兰战争。这些战争对于英国海上力量成长所起的作用。17世纪末英国海外贸易的扩张。1603年以来海军和海权的各种主要进步。英国扩张的模式。<br />第三章:与法国及西班牙的斗争(1689-1756年)<br />这一时期的英法战争的背景。英国政治上的稳定与经济的增长。战争所带来的种种经济上的后果。一个殖民帝国的成长。敌手法国的可怕特征;随之而来的战略讨论。“九年战争”的过程。法国商业破袭战的效果。1697年的协议。协议破裂的各种原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与此前的那场战争的相似性。海权在联合行动、殖民地战役和商业保护中的作用。英国在地中海上。《乌得勒支条约》;英国获胜的原因和后果。英国1713年后的“武力外交”。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的缘由。那一场冲突的战略;陆权抵消海权。对于未来英法战争的种种意味。<br /><br />第二部分:巅峰<br /><br />第四章:胜利和阻遏(1756-1793年)<br />1756-1763年战争和1776-1783年战争在战略上的各种相似之处。“七年战争”的种种缘由。英国的海上优势导致早期损失得以恢复。查特汉姆的领导。海军和殖民地的各种胜利。查特汉姆大陆政策的重要性;该政策被放弃的原因。英国在1763年的支配性地位。到1776年时境况的变化。缺乏连贯的领导和战略;缺乏充足的海军力量。法国舰队这时为什么强大;欧洲没有任何战争和英国孤立政策的意味。仅仅通过海上手段不可能消灭美国人的反抗;进行大规模陆地战役的种种困难。为什么说美国的丧失并没有当时人们认为的那么严重。工业革命;英国领先的原因。海外贸易的增长。“第二英帝国”的建立。英国海军潜力的增大。政府对于海军的兴趣。英国在1793年的强大地位。<br /><br />第五章:对法斗争的继续(1793-1815年)<br />这些战争是英国崛起的巅峰。海军的连续胜利源于优越的海员技术和领导;炮术的改进;敌人的种种虚弱之处。英国在殖民地战役中同样获胜;英国这一兴趣的原因。法国的商业破袭战与英国的各种反制措施。打破法国的种种大陆图谋的问题;陆权对抗海权。对沿海的袭击和西班牙半岛战争。1812年的战争;僵持的原因。英国战略中欧洲和北美战区的相互关联。这些战争的经济方面。工业的发展;税收和贷款。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大陆体系”;它为什么失败了。英国最终在1815年获胜的种种原因;欧洲对拿破仑的反抗所起的作用。对于未来的种种教训。<br /> <br />第六章:英国统治下的和平 (1815-1859年)<br /> “英国治下的和平”这一术语的含义。英国的经济领先地位;自由贸易原则的采纳。非正式帝国的发展;海军基地和正式殖民地也在增加。1815年之后皇家海军无可匹敌的地位。欧洲列强集中关注内部的各种政治和经济事务;此前的历次战争削弱了它们的殖民地和工业的发展。欧洲的均势。皇家海军的不同作用:绘制海图,消灭海盗,反贩奴贸易巡逻。英国的世界影响力随之加强。炮艇外交,其含义和局限。海军组成和分布的变化。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法国人引起的“惊恐”。英国海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1856年对“航海自由”原则的承认是英国自信心的象征。<br /><br />第七章:马汉与麦金德(陆权与海权之争)<br />直至19世纪80年代,英国海军至高无上地位不受挑战;对法国-俄罗斯威胁的分析。1859年之后英国海军的分布,帝国的发展,伦敦金融主宰地位的加强,对海权的日益重视,一切表明万事大吉。马汉学说的作用。麦金德更具洞察力的分析,预告英国及其海权本身的衰落。工业领先地位的丧失以及这一事态发展的种种意味;为什么它没有受到如此严肃的对待。“帝国联邦”的构想及其失败。战舰成本的急剧上升。殖民地的各种挑战。“哥伦布时代”的结束;铁路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和军事的影响。英帝国在陆地攻击面前的脆弱性。封锁之类的传统武器效力的下降。大规模陆军的发展;对于英国在未来欧洲战争中作用的种种意味。<br /><br />第三部分:衰落<br /><br />第八章:英国治下和平的结束(1897-1914年)<br />1897年英国海上力量表面上的强大;但是其它海上强国正在欧洲内外崛起。防务的重组与撤退:在西半球,在远东。德国的海军挑战。“费舍革命”;海军的重新分布。撤出地中海及其种种意味。对法国军事承诺的加大;大陆派和海洋派之间战略争执的重续。前者获胜的原因,海军影响力相对下降的原因。这些年月的总体趋势。<br /><br />第九章:僵持和重负(1914-1918年)<br />英国日益卷入大陆战争。缺少一场决定性的舰队作战。U艇对于主力舰队的威胁;对于贸易路线的威胁。皇家海军威望的下降。试图发起传统的海上战争:夺取德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地;封锁;外围行动。这些手段失效的原因。英国的巨大战争损失。在海外水域中对于外国海军的依赖。远东。美国的海军挑战;为什么这种挑战无法应对。对于英帝国的种种意味,对于英国世界地位的种种意味。<br /><br />第十章:衰败岁月<br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经济的衰落。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影响力的上升。对于战争的反感。防务费用的削减。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及其各种结果。1920年代的英国海军。世界事务中的种种悬而未决的问题。空中力量的崛起及其种种意味;海军将领们的态度。日本在远东的侵略。重新武装的开始;为什么步履迟缓。对于空中力量的强调。英国造船能力的下降。海军航空兵受到可怜的对待。1930年代中期各种威胁的扩大。战略绥靖和放弃对于重新武装的财政控制。1939年皇家海军的力量和战略地位。仅仅通过海军手段无法击败德国。英国在财政上的虚弱导致其无法进行一场漫长的战争。<br /><br />第十一章:虚幻的胜利(1939-1945年)<br />对于皇家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及战略地位的比较。海权扮演的本质上的消极角色。来自空中的威胁。针对德国的海军封锁的无效;战争的经济方面。英国日益依赖美国及其种种意味。英国的战争代价。原子弹。英帝国的解体。“超级大国”的崛起。英国胜利的虚幻性。 <br /><br />第十二章:路之终点:二战后英国海权<br />英国在战争结束刚结束时的地位。从印度撤出;从其它属地撤出。对于欧洲的战略承诺。海军的独立;和它的预算。英国的防务承诺,海军的有限作用和能力:核战争;保卫西欧;控制海上航线;保护海外利益。英国军力大幅增长的不可能性;英国经济地位的相对衰落及其种种战略后果。与其它衰落中的世界帝国的比较。防务预算和战舰的成本。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对于未来的种种意味。本书的结论。<br /><br />6,结语<br />7,引用资料<br />8,参考书目<br />9,索引<br /><br />十,平装本引言<br /><br />本书平装本的出现,为著者进一步特别评论英国海军政策的现状和从总体上评论海权提供了机会。在精装本推出以来的六年间,有关海军的各种问题频频出现于新闻头条中。红海军(苏联海军)稳步而又似乎不可阻挡的崛起———拥有大量的潜艇、携带导弹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而且建造多艘航空母舰,甚至还建造一艘巨大的战列巡洋舰(battle cruiser)———已经困扰着许多西方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头脑。它在战时可能对于日本、欧洲、美国(部分地)所依赖的中东石油供应带来的威胁,已经让人们的注意力聚焦于那个由来已久的概念———制海权。就英国本身而言,发生于约翰•诺特(John Nott,时任英国防务大臣)前后两份引起争议的《防务白皮书》之间的福克兰群岛之战(即马岛战争),已经导致大量有关海权重要性、皇家海军的作用、水面舰队削减的种种意味、英国防务总体优先事项的报道与通信涌现于报端。在这种有利而且为时人所关注的情势下,编者邀请作者为《英国海军霸权的兴衰》平装本撰写新的引言,这种诱惑是无法抗拒的。<br /><br />首先最好谈谈福克兰群岛之战本身。尽管那次行动的许多细节在未来的许多年间依然无法披露,但其总体轮廓是清晰的,而且各种切合实际的分析已经出现。既然大众媒体一直以来将海军少将伍德沃德(Rear Admiral Woodward)特遣队收复福克兰群岛的行动,描述为一次极为成功的“海权”投送,那么回顾一下这一事件在地理上和历史上的特别之处是有价值的。首先,这是由一个二等海军力量国家对于一个三等或四等海军力量国家进行的战争:与美国和苏联相比较,英国如今就是这样的一个二等海军力量国家;而对手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General Belgrano)”巡洋舰沉没之后,就再也没有作出过进行海战的任何努力了。第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这一联盟“保护伞”,使英国得以将其现役舰船力量中的大部---可能多达四分之三,投放到一个相距8000英里之遥的战场上去,而不必考虑对于其它地方的各种战略上的后果。这次作战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头号海军国家美国的支持;而且没有在任何重要的方面受到二号海军国家苏联的阻碍。因此,如果试图从福克兰群岛之战中得出各种普遍性的结论,并从而期待将其运用到北约与华约(华沙条约组织,Warsaw Pact)海军未来在波罗的海和北大西洋的冲突之中去,将会是荒谬的。<br />尽管如此,那场战争显然有许多战术与技术上的经验,将由全球各地的防务专家们作出分析。比如说,水面舰船应当如何行动,以保护自己免遭来自空中的攻击?“掠海飞行(surface skimming)”导弹的先进技术是否已经使这种舰船变得多余?航空母舰及其附属物———如美国制造的“鹰眼(Hawkeye)”固定翼预警机———究竟有多重要?核动力猎潜艇(hunter-killer submarine)如果有弱点的话,是一些什么样的弱点?无论上述问题中的哪一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是什么,三个更具普遍性的答案呈现出来:许多个世纪以来作为无与伦比的海洋之王的水面舰船的未来,正在遭遇潜艇、飞机和制导导弹越来越大的挑战;第二,武器装备所有各个领域技术改良方面所呈现的螺旋式上升,已经为像英国这样经济脆弱的二等海军力量国家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第三,由于上述二者的缘故,如今要在战时执行一个可行的海军政策,要遭遇到比纳尔逊(Horatio Nelson,英国对拿破仑战争期间的著名海军将领)时代远远更多的不确定性的威胁。这些内容在6年前的《英国海军霸权的兴衰》第二部分所探讨的各个主题中已有涉及,福克兰群岛之战如果要说有什么的话,那就是已经强化了这些趋势。<br />在大战略(grand strategy)的层面上,有许多方面也差不多是这样。正如我在别处已经论证的那样,南大西洋里的这场危机与其说是向英国展示了一个新的问题,不如说是以一个有力的例证揭示了一种远远更为重大和长期存在的困境: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人们曾经可以视为理所当然的经济上和战略上的种种优势,如今的英国已经再也无法享有,在这样的一个年代里,如何来保卫巴麦尊(Lord Palmerston,19世纪中期曾两度出任英国外交大臣,并两度担任首相)所说的“永恒的利益”。正如任何人可能都会承认的那样,英国现在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强国,无法通过拥有优越的海军来保卫自身及其海上贸易免受所有可能的袭击,无法自由选择是否要卷入欧洲。它现在仅仅是一个二等的强国,经历着伴随这一地位而来的所有问题。那么,它应当怎样制订其防卫战略,以满足所有合乎情理的紧急情况呢?<br />这一问题如今更加难于回答,因为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连续的各届政府已经致力于发挥四种大致清晰的战略作用,这不仅使得该国区别于大多数其它二等强国(西德、日本、意大利),而且体现着比德雷克(Sir Francis Drake,16世纪中后期英国著名的船长、私掠者、航海家、贩奴者,在英国对付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斗中担任副指挥官)或罗德尼(George Brydges Rodney,1718 —1792年,以其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对英国船队的指挥而最为著名)时代远远更为加强的一整套的承诺。就像本书及其它各种研究已经表明的那样,在近400年的时间里,英国的防务政策通常是以拥有由一支小型的长期服役陆军支持的、最强大的海军为前提的。“高级军种(Senior Service,用指在英国占优先地位的海军)”保卫这个岛国免遭侵略,保护英国的海上贸易和摧毁敌人的海上贸易,将战火烧向敌人的海岸,无论它们处于波罗的海还是加勒比海;陆军提供着一支本土防卫力量,和在海外的殖民地驻军,必要时还参与欧洲大陆上的一场有限的战争。当然,在很多的时刻,英国的海军和陆军在这些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充分,甚至是灾难性的;但为确保英国安全所必需的策略的大致轮廓,是毫无疑问的。<br />因此,点明当代英国各届政府要求其武装力量所发挥的四种战略作用,对于了解这些任务的重大性是有价值的。这些任务当中的第一个(a)是一个传统的任务,那就是在战时保卫北大西洋的各条航线,它首要地由海军承担。这当然是在北约联盟的内部发挥的一种战略性作用,皇家海军在这一战区内并不孤单;但是,一旦与华沙条约组织开战,在为保护海洋航线开放而部署的水面舰船、猎潜艇和巡逻机中,英国海军和美国海军所提供的份额要比其它盟国要大得多。当人们从“战略性作用”而不是按军种来计算时,这一职责吞掉了1981-1982年度 122.74亿英镑防务预算中的大约23%。<br />英国武装力量所发挥的第二种战略性作用(b),是保持欧洲的均势,这也是一个公认的历史性的任务,尽管从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 –1603年,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时期直至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1937-1940年担任英国首相,因其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政策尤其是签署《慕尼黑协议》而最为著名)时代,它常常成为争辩的主题。目前这一“(对于欧洲)大陆的承诺”的重大性,在于英国政府不得不长期性在西德保持大量的陆军和空军,从而证明其首要地忠诚于北约的防御战略。但在1981-1982年度的防务预算中,这一作用占据了接近41%的份额。<br />第三种战略性作用(c)是保卫英国本身,尽管陆军也参与,但这一任务如今更多被视为仰仗于皇家空军而不是陆军。自从皇家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以来,这的确已经成为其存在的理由;而且尽管受到了以战略轰炸力量来体现特伦查德(Hugh Montague Trenchard,1873 —1956年,被誉为英国“皇家空军之父”) “最好的防御方式是进攻”这一教条的扭曲,但历届英国政府关注于以充足的战斗机来保卫本土不受侵犯。1945年以后的历届政府,都认为这一作用是至关紧要的,因此尽管它(和陆基力量一道)大约占到了1981-1982年度防务预算的22%,却是不容争议的。<br />但第四种战略性作用(d)就很难说是这样了,这一作用就是自艾德礼(Clement Richard Attlee,1945-1951年任英国首相)以来的所有历届英国政府所着力的独立核威慑力量,它起初是以机载炸弹(airborne bomb)和导弹的形式存在,后来则是潜射弹道导弹。尽管“北极星型(Polaris -type)”导弹潜艇当时只占到防务预算的大约7%,但由于更为精妙的“三叉戟型(Trident-type)”潜艇及其导弹的成本急剧上升,这一比例无疑将增大;而且远远并不止是从财政支出这一狭窄的方面,光是拥有这些这些武器,就正在产生着一种在道德上和政治上难于解决的争议。在撰写这篇引言之时,尚无任何迹象表明英国政府会像其批评者们希望的那样,放弃这一核威慑力量。所有这四种战略性作用都各有其支持者,也各有其伴随的成本,也仍然是各种防御力量负责履行的义务。<br />恰恰因为这些任务中的每一项都消耗着巨量的公共资金,另外也因为电子战和导弹设备成本的增长比总体的价格和工资水平要快得多,经济因素对于英国防务政策产生了如此至关紧要的影响。这当然就是《英国海军霸权的兴衰》一书所揭示的主题,而在阿斯奎斯(Herbert Henry Asquith,1908-1916年担任英国首相)、鲍德温(Stanley Baldwin,在1920和1930年代曾三度出任首相)和威尔逊(James Harold Wilson,1964-1970、1974-1976年曾两度担任首相)时代已经真实存在的情形,到今天甚至更为真实。英国的经济从1970年代中期以来在许多方面更为弱化,这意味着甚至连一届曾经发誓要在防务上投入更多的保守党政府,也在提供必要的资金方面面临着种种重大的困难。受制于该国正在衰落的经济基础,也受制于英国财政部削减公共开支的努力,以及新武器成本的急剧上升,本届政府及其继任者们面对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它要么削减英国所承担的各种战略义务;要么不计政治、社会和经济成本,以比以前设想的远为巨大的比例,提升防务开支。尽管公众为英国军队的成功而忘乎所以,但福克兰群岛之战并没有改变这一根本的困境。<br />所有这一切如何影响了英国海军政策?正如一位分析家所指出的那样,甚至在连续进行多次防务评估之后,皇家海军从1945年以来一直设法保留着一支很大的水面舰船力量;基地和人员被精简,但舰船却不是这样;据猜测应当取消的航空母舰,以“直通甲板巡洋舰(through-deck cruiser)”的形式复活。只是在过去两年间,在约翰•诺特对英国的防务优先事项和成本进行广泛的评估之后,皇家海军才面临危机。 <br />最近几次防务评估引起的一个有趣的后果,就是海洋派战略与大陆派战略之间传统上的争吵以一种更新的面貌出现。考虑到军事装备成本的飙升正在迫使其它方面费用作出削减,也考虑到当前的政府正致力于其战略性作用(d)也就是拥有一支潜射核威慑力量,而且它完全接受战略性作用(c)也就是对英国的空中与陆地防御,唯一可能削减的那些领域,就是(a)也就是皇家海军的水面舰船,或者(b)也就是对于在西德的北约中央阵线所承担的陆军与空军的义务。除非决定进一步增加防务费用———财政部对此已作出否决,这两者当中的一个不得不予以削减。<br />从表面上看,在以前和现在削减英国在莱茵河流域的驻军似乎都是有一定可能的。正如前文曾经指出的那样,当从战略作用的角度进行衡量时,它占到了英国防务费用中的最大一部分;这些资金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投入到了驻扎在西德的6万名陆军与1.1万名空军人员家庭的教育、健康和住房之上。而且正如海军至上派指出的那样,尽管这种对于欧洲大陆的义务耗费着41%的防务费用,但参与其中的这些军队提供的力量,只占北约投入中央阵线力量的10%,而对于投入东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各个司令部的海上力量而言,皇家海军的战舰和飞机(占防务预算的23%)发挥的作用不下于70%。人们认为,艾登(Robert Anthony Eden,1955-1957年的英国首相)在1955年为打消法国的疑虑和表明英国对于北约的承诺,而作出在欧洲大陆上驻扎4个师和一支战术空军的决定,现在不应当再不予置疑了———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陆军规模比50年代要小很多时,就更是如此。<br />但英国受条约所限而遵守其“(对欧洲)大陆承诺”这一事实,就意味着如果寻求大规模削减英国驻联邦德"
破除对海权论的盲目崇拜之作——评“大国海洋战略译丛”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在海外的利益越来越多,对海上通道的保护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另外,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成为美国重返东亚、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争端,以此遏制中国的工具。在这种大背景下,国人对海权越来越关注,马汉的海权论也成为国内出版界竞相翻译出版的热门图书,在当当上搜一下,已不下10家出版社。然而,在大家热炒马汉海权论的同时,人民出版社的“大国海洋战略译丛”别具风格,该丛书已经出版的有乔治·贝尔著的《美国海权百年:1890-1990年的美国海军》、保罗·肯尼迪著的《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乔尔根·舒尔茨等编的《亚洲海洋战略》、史乐文著的《“兴风作浪”:日本帝国海军的政治运作、宣传鼓动与军力崛起(1868-1922)》(未出)。该套丛书旨在对马汉的海权论进行必要的补充与修正,以纠正国内对海权问题认识的误区。
美国崛起中海权作用值得研究借鉴
马汉的海权理论强调攻势制海,集中舰队打一场决定性海战成为马汉主义的教条。马汉海权论出版后,不仅影响到美国海军的发展,日本、德国亦竞相将其奉为圭皋,在国内大肆宣传,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作战原则。但历史总是向前发展,技术在进步"rest":",战争形态在演变。马汉对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的海军历史进行研究,得出“海权决定历史”的结论。同样,从马汉海权论思想的形成到当前,已经有10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海战实践的发展使人们对马汉的思想也不断进行修正。因此,研究美国海权崛起的过程及其海战思想的变化,对我们具有一定的意义。正如《美国海权百年》的内容简介所提到的:<br /> 本书追溯了这支鼎定美国霸主地位的军事力量在1890年后的一个世纪之中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如何在急剧变化的政治、战略和技术环境中不断自我革新。在复杂的时间轴上,美国海军大刀阔斧地实践着战列舰时代的攻势制海,却陷入了马汉主义衰微而引发的内部危机。它极具创造性地以旧有理念适应新式科技,避免了在全面战争中沦为后勤部队的悲剧命运。在冷战的漫长岁月里,它试图挽救大势已去的海权原则,却遭遇政府极力避战的对外政策。苏联的解体最终彻底解除了马汉主义对海上力量以击败敌国舰队为首要目标的律令,美国海军迎来了濒海作战的全新时代。<br /> 从1890-1990年的美国,实际上也是从一个经济上实力强大,政治上没有多少影响力,大多奉行孤立主义到经过一战二战,一步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经历冷战美苏竞赛的洗礼,终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一举成为超级霸权。在这个过程中,海军与时俱进,不是死抱马汉主义不放,作战思想逐渐由马汉的集中力量进行公海作战发展到从海上进行联合作战转变,海军从海上支援作战的能力越来越受重视。而当前,我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在强烈的爱国心的驱动下,认为我们发展辽宁舰、建设海军,目的就是让海军能挑战美国在东亚的海上优势,能与美国海军决一雌雄,仿佛当前仍然是19世纪末马汉所处的年代,舰队决战的思想气味浓厚,严重落后于现实。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发展海军,建设海洋强国,对于美国这段崛起历程进行透彻的研究,看看它在战争技术不断变化、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战略思想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海军与其他军种的关系,如何处理海军与国家目标的关系,如何根据实践的需要发展自己的海权战略,对我们大有裨益。正如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海权专家吉原恒淑对本书的评价,“在该书中,贝尔教授极为精彩地讲述了20世纪美国海军的崛起历程。他以精彩的文笔,讲述了一个有关海军与国家目标间复杂关系的故事,无论海军专家还是普通读者,都应当重视这本有关美国海权的著作”。<br /> 该书的翻译出版,为我们研究美国的海军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同时,该书语言通俗,史论结合,适宜广大非专业人士阅读。<br /> 英国的崛起并不仅仅依靠海权<br /> 很多人基于对近代以来英国全球霸权的兴衰的研究,认为马汉对海权的强调就是正确的,海权决定历史,一部近代史实际就是一部海军史。对此,国内学者已有不少质疑批判。徐弃郁就在《现代舰船》上发表过《海权的误区与反思》,对此进行了探讨。其中,我们无法忽视保罗·肯尼迪1976年所著的《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对此所作的贡献,该书用30多万字的篇幅,重新考察了英国海权的兴衰史,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英国的崛起并不仅仅依靠海权,海权的作用有一定的限度,正如该书内容简介所言:<br /> 保罗·肯尼迪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更为翔实的资料,从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和战略等多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海洋霸主大英帝国兴衰的原因,揭示了英国海军崛起和衰落与英国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不同于马汉对于海权的宣扬和强调,作者更为理性地看待海权,在肯定海权历史作用的同时,强调海权的限度:“海权决定历史”只局限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哥伦布时代”,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洲级大陆的工业化,海权逐步让位于陆权;甚至在所谓的“哥伦布时代”,海权的影响也具有一些非常自然的限度,而英国历任政府并非仅仅依靠海洋方式,而是通过明智地结合海权和陆权,才使英国崛起成为首要的世界大国。总体而言,本书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堪称《大国的兴衰》的肇始和浓缩。<br /> 英国著名军事史学家:迈克尔·霍华德对该书的评价是:“肯尼迪博士无疑是在经济史的背景下检视英国海军历史的第一位学者。”的确,一个国家的海权战略,必须服务于国家的总体战略,也必须在国家经济实力允许的背景下实施。这让我们想起来盛极一时的苏联的海权。冷战中,为了与美国海权一比高低,苏联不顾总体实力与美国差距较大的现实,大规模建设海军,终于在1978年建成一支舰艇总吨位达到330万吨的庞大海上军事力量——“近海防御型”海军转变成为一支具有“远洋进攻能力”的庞大舰队,与美国海上力量不相上下,然而昙花一下,军备竞赛的经济压力也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因素,冷战后俄罗斯的海洋战略更是陷入重重危机,难有昨日辉煌。<br /> 当前的中国,已有实力建设航母编队,在海军上加大投入已成可能,但我们毕竟有着悠久的陆权传统,陆地上有着众多的邻国,海权与陆权如何平衡,海军在我国当前的外交战略中应扮演何种角色,发展海权能否有助于岛屿争端的解决,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读《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或许在破除对“海权决定历史”的迷信的同时,能有更多的收获。<br /> 亚洲国家应该发展中等规模海军<br /> 与前两本著作侧重于国别史研究不同,《亚洲海洋战略》一书,重在研究21世纪初亚太国家的海洋战略。该书涉及亚太诸多国家,研究难度可知。但是,该书立足于21世纪亚太地区海洋战略发展趋势,对影响亚太地区海洋战略格局的四组战略力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全书不仅从宏观视角探讨了21世纪亚洲海洋冲突与合作、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研究了美国主导亚太地区的海洋战略、俄罗斯海权战略与实力的反差、澳大利亚的有限海权目标,评析了中国海军战略转型、日本海洋立国政策、韩国的海洋利益诉求,梳理了东南亚所有濒海国家的海洋政策,点评了印度区域性海洋强国战略、巴基斯坦海洋战略选择、孟加拉国的海权弱势,而且指出了海上交通线和海上战略要地对亚洲各国未来海洋战略的影响,提出了在中美俄日印等当代和未来海权大国战略影响下,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发展中等规模海权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主任冯梁对该书评价道;“亚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依托,也是中国海洋强国之路的起始地。中国与亚洲国家毗邻而居,相互倚重,息息相关。该书给我们描绘了宏观的亚洲海权格局,对我们了解亚洲海洋历史,把握亚洲海权未来具有重要意义。”<br /> 实际上,按照马汉海权论的逻辑,强大的海上力量有利于国家开辟市场、保障海上运输线的安全,由此国家必须建设强大的海军。但除非拥有世界第一的海军,否则也难逃海上海上交通线被封锁的危险。这样,对于亚太的确的中小国家来说,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军,不但技术达不到,就是有限的国力,也难以支撑这种宏大的目标。马汉的逻辑在此已经不能奏效。《亚洲海洋战略》一书作者认为,这些国家应该发展中等规模海军。“一个中等海洋国家应该设法‘创造并掌握足够的方式,为保护本国重要利益而发起和支撑国家的强制性行动’”。“对于中等规模海军的任何计划和行动,海上空军和两栖陆军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中等海洋国家需要狮子般勇敢和狐狸般狡猾。”“每个中等海洋大国都需要实现国家自主和与其他国家合作或结盟的平衡,每个中等规模海军都需要实现自身能力和其他国家海军的互动、交流之间的平衡,以此来保卫自身的利益。”国家必须建设“平衡舰队”,通过 综合利用小型潜艇、探测艇、大型军舰及后来的航空器,对突然出现的威胁能采取必要的行动;不仅能够应对传统安全,对打击海盗、环境问题、海上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就做出有效的反应。可以说,这些是马汉时代所未曾出现的,也是马汉所未进行论述的。该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亚洲中等国家海洋战略的全新视角,值得一读。"
作者的阐述非常精彩,可供扩张海权的我们借鉴。
本书属于英国反思之作。全书系统论述英国海权兴衰,提出了海权的价值、局限性和英国的无奈,很不错
喜欢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