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进口原版 > Reference >

文学回忆录(套装共2册)

2017-07-23 
《文学回忆录(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文学回忆录(套装共2册) 去商家看看
文学回忆录(套装共2册) 去商家看看

文学回忆录(套装共2册)

《文学回忆录(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文学回忆录(套装上下册)》首次披露的木心先生及其亲属的珍贵照片,由陈丹青先生和木心的外甥王韦先生提供。附印民国版本的世界文学书影,是一部民国出版史的私人旁证。

海报:

网友对文学回忆录(套装共2册)的评论

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木心的讲述,陈丹青的笔记。文学艺术上下两千年,没有腔调,浑如聊天,线条一如简笔勾勒,色彩不过黑白,文字语言极其简约。疑似陈丹青的文字,但又有木心的味道在里面。开始有些不习惯和嘀咕,但再读下去就好了。因为陈丹青的文字本来就好,好和好揉在一起,只能更好。这本50万字的《文学回忆录》,究其实,是一个发生在海外的奇迹。这么一个文学艺术老人,在一群漂泊海外的青年画家、艺术家们的簇拥下,自设讲坛,自由言说,长达5年之久。这是1989年,世界大动荡之际开始,结束于1994年,世界格局又复归平静。木心的文学讲座,5年里,躲在纽约市杰克逊高地八十二街区四周的小楼里,自成一统,为49年后的那群青年艺术家补课。
木心是陈丹青之师,亦是友。可以说是木心启迪陈丹青的文学的一面,也可以说是陈丹青发掘了木心那口老井。因此,这本由木心讲述,陈丹青笔记的《文学回忆录》,讲述的口气,文字的意味,都有二人的心智和气息,分不清了。这样反倒更好。木心述而不作,弟子丹青笔记5本而不言一语,才有这么一部文学奇书问世。
木心的所有作品里,几乎没有说过这段文学奇缘,惟有一首《杰克逊高地》的诗里,他这样写道: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那天,五月将尽,连日里强光普照,一路一路都是树荫,老人的心情,可能特别的好。
新年伊始,就有这么好的书读,心情更是特别的好。

如此精装的书,送货时竟然是简易包装,书的四个角及边缘全都挤压变形,心疼得厉害。亚马逊必须改善自己的服务。

916,917,936,937,944,945,都是空白页,亚马逊可否给个交代?

木心这个名字我想在两年前可能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但近来随着他的去世,反倒是让人们逐渐对他产生了兴趣。虽然陈丹青在里面肯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有人仅仅因为如此就断定这是出版社的推销噱头,就过于武断了。

诚然,如今确实有太多的书籍本来内容乏乏,却硬是借着几个名人的推荐甚至勉强到不行的几句话来吸引眼球。这种做法虽然历史上也有,但目前出版界这种现象之频繁,估计集古人几百年之合还不见得能与今日一年所出的相比哪。那么这本书属于哪种?我个人以为绝对不会是滥竽。

整本书出自丹青先生当年的上课笔记,全是口语化(甚至很多俗语的口气)的记录。以我个人浅薄的阅读量来说,以这种形式讲文学史虽然不少,但能记录出版的,估计这是数一数二。内容自然是按照中西历史发展,一路讲到当代。虽然如此,木心先生却绝非如大学老师的例行公事,只是传授知识而已。其中充满了太多的智慧与情感,无论其表现形式是赞赏、质疑、吟咏、痛骂,或者大笑、哀恸,总是让读者在了结知识本身之外,激起巨大的兴趣与爱心,对文学,对艺术,甚至人性与生命的。

有些读者对木心先生大量的自我表述与爱恨分别有些不适应,甚至不理解。诚然,这并不是一部教科书式的文学史讲义,我们不太可能丛中得到什么系统性的知识内容和结构。如果抱着这种目的而读,一定会失望,不仅仅是读者,更多是木心"rest":"。因为他绝对没想过让我们仅仅去了解一些书本知识。在我看来,整本书充满了对自由与真理的赞美,同时也遍布了对专制与愚昧的讽刺。当然,木心先生绝非那些喊口号的愤青,他以一种极佳的却相当私人的方式把这些赞美与批判埋藏于字里行间。至于能解得几分,则全看读者的能耐了。“开始就不要想着去构造什么体系,而只是发自内心的去做,生死毋论。这也许还有些希望。”木心先生自己如是说。<br /><br /> 全书处处都有那些看的直戳人背脊的言语,无论它们揭示的什么,每每读之总感痛快淋漓!<br /><br /> 另:草草看了下这里的评论,感觉很多人都不太明白什么是书评,是review。任何与文本无关的评论根本不该放在这里,而应直接去和客服部门联系。书评,是关于内容的评论与感想,不是对于amazon服务的吐槽!"

这本充满了个人风格的文学史,让我们充分认识了一个叫做木心的艺术家。这个仿佛完整继承了中华文化传统的人,他就像大海一般深沉,他的思想和见解是这么丰富而精辟,时常让人拍案叫绝,有时也悲观叹气,那个美好的时代已经离去了,就像木心先生也永远地离开了。梁文道的序也写的好,当时就是读他的《我读》知道了木心先生,这是一种机缘巧合,也常常让我遗憾,为什么就没早点认识呢?已经开始读第三遍了,读完木心先生的书,感觉对其它文字就很难看上眼了,真是一种烦恼啊!更遗憾的是,身边的人几乎都没读过也不知道这本书,无人可一起探讨,真是一种寂寞啊!有一回在地铁上看到有人捧着下册在读,感动地差点走上前去认亲。

其实就是两本上课笔记。很多时候,简洁是因为要迅速记录,并不是一种文风。
读来还是有收获的,尤其对于文学史中不了解的部分。
但是对于熟悉的那些部分,还是觉得这种浮光掠影的记录是不完整的,不深入的,甚至是不准确的。
说到底是个人对文学史的看法,更多地读出了讲述者的那种傲岸个性及睥睨一切的心态。
遥想木心当时的风采,应是及其迷人的。
所以读来读去,对文学史仍不甚了了,但却看到了这样一个自负的、幽默的、傲岸的,才华横溢的形象。
这是读本书的最大收获。

喜欢文学回忆录(套装共2册)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