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音乐神童加工厂 | |||
音乐神童加工厂 |
网友对音乐神童加工厂的评论
目前国内市面上能以翔实材料“揭露”古典音乐独奏界内幕以及琴童培养的书并不多见,这本英文版上市于2015年的较新书是这个领域的一本力作。建议家有小琴童、尤其是梦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知名独奏家的家长们阅读和参考。尽管这本书的研究仅基于小提琴演奏,但对于其他乐器也颇具参考价值。
音乐艺术领域与竞技体育或自然科学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评判高下的标准要模糊和主观得多。当演奏者达到一定层次后,是否有潜力或才华,几乎完全依赖于评委或圈中大佬的一家之言,类似于奥运会的打分项目,难免有猫腻和暗箱操作。作者以社会学家的身份,仔细旁听观察了数百场小提琴独奏课、大师班、演奏比赛,并跟踪记录了数十名琴童的成长历程,最后得出结论:孩子能否成为梦想中的独奏家,除了以牺牲普通教育的大量练习和名师指导外,基本依赖于是否在圈子内跟对人且保持足够的曝光率;“我是×××的学生”,可能成为伴随年轻演奏家一生的敲门砖。
也许是因为努力保持客观,作者的叙述显得有些残酷。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论点或事实就是:拥有“罕见”才华的琴童实在太多了,那种仅因才华出众就被某大师慧眼识珠提拔成才的例子纯属虚构。即使是在国人认为孩子相对独立的欧美国家,要培养一位成功的琴童,家长必须要有至少一人牺牲正常工作,甚至举家为了孩子学琴而频繁搬迁的准备,至于花费的金钱和人情往来更是难以估量,同时还有独奏班和比赛中与"rest":"老师、评委、其他孩子和家长的各种明争暗斗以及潜规则。孩子自己也需做出抉择:是上普通学校还是孤注一掷走演奏家之路?在作者看来,选择后者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走入其他行业的机会,因为职业演奏家需要多年日均七八小时的练习时间,普通教育和当演奏家是无法共存的。<br /><br />贯穿全书的另一个重要主线就是:作者把家长分为外行家长(家长不懂或略懂音乐、职业上和音乐行业没有交集)、内行家长(家长是资深音乐爱好者、投资人或音乐相关从业人士)和音乐家家长(家长是职业音乐家如演奏家、作曲家、指挥等)三类。这三类家长的孩子成为成功演奏家的概率是递增的。也就是说,家长是否是圈中人尤为重要。外行家长孩子的成功率几乎为零,因为很可能孩子直接输在起跑线而家长浑然不知;后两类家长孩子的成功率也相当依赖于家长在圈中的影响力和财力。<br /><br />这本书也有很多吸引普通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内容,比如第一章中对小提琴演奏艺术历史和流派的简要描述十分清晰易读。对于奥尔、加拉米安、迪蕾、杨科列维奇这些名师的风格和轶事贯穿全书,当然还少不了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梅纽因、帕尔曼、文格洛夫等名演奏家经历的描绘。在叙述学琴第三阶段的章节,描述了年轻演奏家初入古典乐界需要打理的种种关系,例如和经纪人、制琴师、租赁乐器的基金会、赞助人、指挥、录音师、以及当年的恩师......这些各色人等的关系。这些内容的趣味性不在著名的《谁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之下。<br /><br />本书的整体翻译中规中矩,但看得出译者对古典音乐的了解还有提升空间。例如书中多次把表示“弱奏”的piano一词译为“钢琴”,此外把“瓜奈里”译成“古阿内里”,将巴伦博伊姆的名字拆开为“巴伦·博伊姆”等等。"
“琴丰富、强大,让作曲家情不自禁,然而音乐文化累积之下的无边曲目,却成为许多从业者的镣铐,昔人之张狂化为后人的纪律,音乐的伟大成长折射到个人的生活之中,却更像一种扭曲和讽刺。那么,谁是音乐生涯角逐中的胜者?在这个无奈的江湖里,对音乐无怨无悔的爱是不是最后的、脆弱的救赎?”读完这本书,想到老马写过的这段话,非常感慨。
喜欢音乐神童加工厂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