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寻找下一个宜家
最初的时候,我们只是琢磨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第一财经周刊·寻找下一个宜家 |
|
|
|
第一财经周刊·寻找下一个宜家 |
|
最初的时候,我们只是琢磨一个普通的选题:以宜家在中国所具有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市场,为什么没有一个本土公司去仿效它,并且像我们通常所看到的那样,最终取代它。我们认为,中国本来就是家具的重要产地,大量代工企业为全球市场提供产品;而这些家具公司通常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一定会试图寻找国内的市场;中国这些年建造了大量的房子,人们要把这些房子填满;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而宜家与年轻人的关系显然是友好的⋯⋯
一定有公司已经注意到并正在进入这个市场,只是我们还不知道。
由此开始了一次寻找的过程—一个有趣,意想不到甚至是奇妙的过程。
如你所能想象的,最初我们会看到这其中有设计的问题:为什么宜家能那么准确地设计出你想要的?紧接着的疑问是:从山寨设计到逆向研发,到局部创新,这个路径在中国并不是太困难的事,为什么没有人进入?
再接下来,我们发现了对生活方式的理解问题。宜家总是强调它不仅在卖家具,还是在卖空间,卖休息,卖亲情和交流,占据一半销售面积的生活用品区,不是补充,而是宜家最重要的竞争力。那么,我们的生活方式企业在哪里?
接下来,就逐步接近我们寻找的问题的最后答案了。中产阶级这个群体在寻访过程当中清晰起来。那些雄心勃勃并最终横扫对手的公司,总是一副替天行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气魄,它们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时候,最终极的目的总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在过去属于某些人的服务—贵族,或者有钱人。这就是商业的民主化。结果就是中产阶级的崛起,它既是促进的原因,也是结果。
我们这个寻找的过程,最后,变成了寻找中国最伟大公司的过程。寻找伟大的、为中产阶级、为普通人提供最广泛服务的公司。
我可以先公布我们寻找的结果:我们没有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公司。但它可以提醒这个市场中所有的参与者,伟大机会的存在,因为我们面对着的中产阶级兴起的市场,蓬勃有力。
我们在这里重现这个过程:寻找、访谈、思考,最终我们接近了一个伟大公司的真谛。
这个牛仔裤的话题使得我非常嫉妒。嫉妒李维与施特劳斯。我真希望自己能发明像牛仔裤这样的东西。某种令人牢记怀念的东西。某种大量生产的东西。“我死的时候要穿着我的牛仔裤。”我听见自己这么说。
—安迪·沃霍尔
《第一财经周刊》作者 杨樱
网友对第一财经周刊·寻找下一个宜家的评论
作者文笔流畅,思路清晰,看得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虽然只是两三万字的一篇长文但也值了。并没有在宜家的发展史上着墨过多,针对性的说了国内主流家具厂商的高价格和OEM厂商的品牌实验失败,还算切题。宜家中国以后也不会有的,只会有更多的装修公司,更多的木工板和石膏板,国情不同,现在装修和装饰基本上是同期进行的,设计师把家具、风格都帮你画完了,就是卖场家具的那个样子,谁看过渲染的效果图里面有宜家的影子?从哪里来的模板?将来问谁要返点?不过有一点很同意,伟大的公司都是为中产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很棒的一本书,对IKEA GROUP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宜家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佩服。
有点意思,不过不太深入,结论比较浅显,还好吧
喜欢第一财经周刊·寻找下一个宜家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