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旧书收藏 |
|
|
|
旧书收藏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画报出版社
·页码:127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6015981
·条形码:97878060159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
·外文书名:Collection of Secondhand Books
内容简介 《旧书收藏》是有关旧书收藏的入门指导书。由著名旧书收藏家谢其章先生撰搞,书中介绍有关旧书收藏的一些专门知识,如旧书概念、藏书票、毛边书、各种版本、丛书和线装书、藏书的目录指导、买书的经验和旧书的保值。
作者简介 谢其章,男,1955年7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小学、中学时代在北京度过,后赴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插队落户。返回北京后于商业系统工作,业余时间喜欢收藏旧书刊,喜欢写藏书文章。是北京东方收藏家协会首批会员,曾获得北京首届藏书明星户的荣誉。发表大量关于藏书的文章于各种报刊网站。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曾多次拍摄谢其章书斋并作访谈节目,北京广播电台曾播放谢其章撰写的藏书文章。已出版《创刊号风景》、《老期刊收藏》、《漫话老杂志》三本书,对推动民间藏书活动有一定的贡献和影响。
媒体推荐 序言
我国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运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譬如汉唐陶器,其规模之宏大,远胜辽金。清代自嘉 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乾三朝。古文物之收藏现象亦是如此,灾年饥民,盛世文物,千真万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更强,民更富,收藏之风蔚然而起,作为中国人,我自豪;作为收藏家,我鼓舞.
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陈列,借以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今辽宁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分门别类逐年推出,无疑是对“藏宝于民”这个良策之喝彩,是应受到公众欢迎及支持的益事。
嗜古敏求,不独可以陶冶性情,更可从中领略到不少书本上所缺乏之实际知识。古文物经历千载朝代更迭与兴衰,欣赏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个人对于成败得失,处之泰然。此外,要成为一位快乐的文物鉴赏家,更须具有深厚涵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伪,详考文物之历史源流。
在此竞争之现代商业社会中,收藏及鉴赏文物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潜移默化之协调作用。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浅,乐趣无穷。想来,“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的作者藏友们,大概也会有这般感受。
徐展堂
2001年4月于香港
编辑推荐 《旧书收藏》:本社“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已经出版的有:
《烟标鉴赏》《火花收藏》《老期刊收藏》《名砚珍藏》《连环画收藏》《鼻烟壶藏品赏析》《铜镜珍藏》《瓦当留真》《民俗钱币鉴赏》《旅游门券收藏》《藏书票鉴赏》《奇石艺术》《蝴蝶收藏》《古今土地证集藏》《钱币的专题收藏》《老证券》《扇面珍藏》《铜元珍藏》《古瓷标本》《“二战”邮票经典收藏》《古书收藏》《旧书收藏》。
目录 今生只为书癫狂
还“旧书”一个概念
旧书摊边二十年
印痕累累溢书香
藏书票
全集·文集·选集
“一折八扣书”
毛边书
油印书
大型画册
绣像与插图
笔记掌故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小说
初版本
重版书
丛书套牢藏书人
线装书崇拜症
最要紧处是封面
《世界文库》
里程碑式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年-1927年)》
精美的《良友文学》丛书
搜求鲁迅著作版本的乐趣
知堂的书
《初期白话诗稿》寻获记
读书类期刊应该广集
藏书须有目录指导
谈书之书
买书经验谈
编号本、限定本
一经签名 书价百倍
甜酸苦辣话书账
今昔书价谈
收集旧书可否保值?
搜求拍卖图录有益
……
序言 我国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运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譬如汉唐陶器,其规模之宏大,远胜辽金。清代自嘉 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乾三朝。古文物之收藏现象亦是如此,灾年饥民,盛世文物,千真万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更强,民更富,收藏之风蔚然而起,作为中国人,我自豪;作为收藏家,我鼓舞.
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陈列,借以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今辽宁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分门别类逐年推出,无疑是对“藏宝于民”这个良策之喝彩,是应受到公众欢迎及支持的益事。
嗜古敏求,不独可以陶冶性情,更可从中领略到不少书本上所缺乏之实际知识。古文物经历千载朝代更迭与兴衰,欣赏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个人对于成败得失,处之泰然。此外,要成为一位快乐的文物鉴赏家,更须具有深厚涵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伪,详考文物之历史源流。
在此竞争之现代商业社会中,收藏及鉴赏文物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潜移默化之协调作用。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浅,乐趣无穷。想来,“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的作者藏友们,大概也会有这般感受。
文摘 插图:
藏书家的印记,一直是不厌其谈的话题。偶尔从旧书摊淘得一册钤有藏印的老版书,其兴奋莫名,更非言语所能表达。
一方藏书印包容多少爱书的痴恋,除了表明一本书的所有权的归属,还寄托与传递着书主“永保勿失”或“曾在吾家”的不同心思。身后书散何方,终究不是一枚印记所管得了的。总感觉《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里那一首说袁克文(袁世凯二子)的诗大有深意:“一时俊物走权家,容易归他又叛他。开卷赫然皇二子,世间何事不昙花。”
藏书印虽然管不住书册的命运,但是书无印鉴为记,则递传之迹渺无可考,得书者或不以为贵,轻售贱卖,弃置覆瓿,所以累累印鉴,终于对于保存典籍未始无功也。有的旧书上面先有“××珍藏”之印,又有“××图书馆发还章”,再有“××珍藏”印,这其中记录的特殊年代的书与书上的命运遭遇,大可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