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一样花开

2011-11-1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一样花开 去商家看看
一样花开 去商家看看

 一样花开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7538256377
·条形码:97875382563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书趣文丛

媒体推荐 自序
一九九五年二月,看见哈佛合作社贴出来的大广告:应届毕业生在三天内订购毕业纪念戒指的,折扣优待。那时我正好收到所译《爱因斯坦的梦》的第一笔版税,于是左手进来,右手出去的订购了;博士袍,也买下罢。
量博士袍尺寸的时候,十才发现所谓,"哈佛红",并不是绛色;而是粉红!粉红的衣服怎么穿?裁缝说:"你不要哇哇大叫;我做了这么些年博士袍了,难道还不知道'哈佛红'是什么红吗?你也不要不喜欢,这种红还真不好找呢。"试穿的时候忽然想起学土袍里穿的是白旗袍,硕士袍底穿的是花布衣,就问裁缝:"袍子里面应该穿什么?"他一本正经、应声而答:"塑胶垃圾袋。"见我愣在那里,他得意地接着说:"哈佛毕业典礼不是露天举行吗?万一下雨,你不会淋湿。"我哈哈大笑起来。
然后他教我怎么戴方帽,怎么把袍子后面那块四角巾套上。穿整齐了,他对着我说:"现在你可以往里头扔马铃薯了。"我从镜子里看见自己背后的怪样子,真的可以往里面扔马铃薯,而袍的两边是奇大无比的袖子,更可以塞不少书呢!
去研究院拿预订的各式观礼人场券、餐券那七、八种不同数目的票子清点起来却不简单。我对一职员说:"怎么这样复杂。"那职员看了我一眼:"你在哈佛待了几年了?还不知道啊!"我说"十年了。"她好像并未听见,接着问:"都准备好了吗?"却又不等我回答,自顾自地说:"摊备好也没有用,反正到时候一定是'有秩序的一团乱'。"我们说乱中有序;她却说序中仍乱。但她说来无心、我却听来震动的一句话,又悄悄回到我心中来:"你在哈佛待了几年了?"
喔,整整十年了。在乱中有序,序中仍乱的哈佛竟已待了十年!
接着是亲友飞来观礼:-是花团锦簇的早餐,是师长殷勤的道贺;是鱼贯而人的进扬,是鞠躬如仪的握手;是各色旗帜下照相,是在各种祝福中致谢;是咬住舌头不使泪珠轻弹下来的努力。
真的,十年了。我在这里学到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在"有秩序的一团乱"之后,回到了我的小屋。倒不是四壁萧然,而是满地纸片。论文早已交了,该还的书已还给图书馆,该扔的报纸杂志也扔了,应叠在一起的也叠成了堆,放回储藏间了。可是满地满桌的书与纸并不见减少。先把咖啡杯收拾一下罢。我在桌发呆,为什么要把这些写满了字的纸片扫地出门,竟觉得如此困难呢?
慢慢地,在一团乱中浮出一些秩序来:这十年中,除了论文外,写了更多别的东西。比如:学期报告、课堂笔记;备课时作的讲义、偶感时写的随笔……有用英文写的,也有用中文写的;还有刊出前的校对稿、发表后的单行本。人,有古有今,从司马迁到毛择东;物,更属天南地北,由茄鲞到原子弹;涉及的范围,由"爱因斯坦的梦"到"杨振宁的歌";刚翻过去吴梅村的诗集,又翻出沈括的《梦溪笔谈》来。
啊!《梦溪笔谈》!坐在书堆中,翻起这本无所不谈、无所不记、无所不感的杂记,索性就趴在地毯上看起来了。
……
目录
自序
两组北行的诗——文天祥与吴梅村
萧条异代却同时——曹雪芹与哀枚
戏如人生——李渔的《比目鱼》小说及戏曲
洪业教授及其《史记三讲》(附《洪业英文〈史记三讲〉》)
苹婆与茄鲞
……
文摘 书摘
戏如人生
——李渔的《比目鱼》小说及戏曲
李渔曾写过一篇小说,题为《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收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和后出的另一个本子《连城璧》中。说的是谭楚玉和刘藐姑的爱情故事。李渔又用同一故事,写了一部有声有色的传奇《比目鱼》。也就是他戏曲名作十种曲之一。
这篇小说,按照说故事的人,也就是作者李渔自己的话,大致是这样的,天下最贱的人,不过倡优隶卒。女旦既为优,又且为倡,是以一身兼二贱,可谓最下贱之人。但以最下贱之人,却做出第一等庄严可敬之事,仿佛从粪土中长出了灵芝。李渔以他不寻常之笔,写出此不寻常之事;写了无声之戏,又写有声之戏。这篇小说与这部戏曲,不只是脱出了传统的窠臼,而且也迥异于他自己向来的风格。
李渔的作风,一向异想天开,他对创新造奇比对什么都有兴趣;他的精力也全用在此。这篇小说原来的设想,可能也只是以新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或观众的注意,所以故意从一个既卑且贱的行业中,创造出一个既令人爱、又令人敬的女子。但是没有想到,他一路写来,急管繁弦之后,锣鼓喧天之余,一片清幽的歌声,从远天飘至,颂扬着纯美的爱情:醇香如酒,而味甘如饴。谭、刘的这则爱情故事,很像无垠平地上忽起了震天风雷,遂使荒寂的冬天,忽然化为明媚的春日。李笠翁在他那个时代已属特殊,而《比目鱼》在他的作品中尤见特色。我想仔细地探讨他这两篇作品,从而对李渔的作风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刘藐姑如花似玉,是梨园出身的佳人;谭楚玉父母双亡,是诗书传家的子弟。藐姑虽然出身低,却既能读又能唱。场上台前搬演的时候,更是唱作自如,风靡台下。台下是“忽而目定口呆,竟像把活人看死了;忽而手舞足蹈,又像把死人看活了”。
两人才貌如此相当,而身世的距离却又如是遥远。他们的门既不当,户又不对,是无从匹配的。为了追求遥不可及的爱情,谭竟心出别裁,降低自己的身份,毅然加入了戏班。改作倡优,他就跨过了两人之间门第的鸿沟了。他与她并立于台上,在看戏的人眼里,他们是天作之合,正堪匹配。可以说是“天生一对,地生一双”,虽然是在红氍毹上。
谭与刘虽然与多数中国言情小说中的情人一样,也是墙头马上,一见钟情;相爱相知的过程,李渔均一笔带过。但是与其他小说所不同的是:李渔开门见山地直陈两情之相悦,而且说得理所当然;藐姑是谭所日夜渴求的,而楚玉是刘所朝暮思量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