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宗教学引论

2011-01-06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宗教学引论 去商家看看
宗教学引论 去商家看看

 宗教学引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35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7810016717
·条形码:97878100167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宗教学引论》除下编第五章中国历史上的宗教。由王岚编写外;时光担任了其余各章编写,并负责《宗教学引论》的修改统稿。
目录
绪编
第一章 宗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宗教学
二、宗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四、宗教学的研究方法
五、宗教学的学科分类
第二章 宗教要说
一、宗教词源说
二、宗教的本质
三、宗教的特征与定义
四、宗教与迷信

上编 宗教的共时态结构
第三章 宗教观念
一、宗教观念的核心内容
二、宗教观念的内在结构与功能
三、宗教观念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章 宗教情感
一、宗教情感的形成与表现
二、宗教情感的内在结构与功能
三、宗教情感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 宗教行为
一、宗教行为的结构成分
二、巫术
三、崇拜祭祀
四、禁忌与戒律
五、宗教设施与用品
六、宗教行为的地位与功能
第六章 宗教组织与制度
一、宗教组织与制度的性质
二、宗教组织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三、宗教组织与制度的种类
四、宗教组织与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第七章 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
一、宗教的社会地位
二、宗教的社会功能
三、宗教与民族

下编 宗教的历时态结构
第八章 原始宗教
一、原始宗教的产生
二、原始宗教的历史形式
三、原始宗教的基本特性
四、原始宗教与人类文化的起源
第九章 神学宗教
一、神学宗教的形成
二、民族—国家宗教
三、世界宗教
第十章 世俗宗教
一、宗教世俗化的社会历史原因
二、宗教世俗化的特点
三、宗教世俗化的前景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
二、社会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态度和政策
三、为宗教的消亡准备条件
第十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
一、儒教
二、佛教
三、道教
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五、中国的伊斯兰教
六、少数民族宗教
编后
……
文摘 1.迷信的概念与分类。
从辞源上看,古汉语中并无“迷信”一词,它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西文中的迷信(Superstition)一词源自拉丁文Sup-erstare,其意为“凌架于某物之上”。这个某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喻指“正统宗教”。经历了从犹太教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把异己宗教斥之为迷信,否定其合理合法的正宗性质这样复杂的历史过程,迷信这一概念才逐渐具有了现在的意义。因此,迷信一词从一开始就同宗教具有不解之缘,并包含着与正统宗教不容的内涵。
在,一般的意义上看,所谓迷信,是指那些以非理性的信仰和信念为基础,企图借助超人间力量解决各类具体现实问题的活动或习俗。它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全部此类现象。迷信的实质是信仰或相信超人间力量,其特征在于把这种神秘力量作为追求世俗幸福生活的手段,它一般表现为应急性的仪式表演活动或习俗。
迷信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既有社会学的,也有认识论的。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人们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和行动结果的历史事实,直接决定着迷信这种信仰和行为。自有史以来在人类社会中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为动乱,生活中频繁不断的意外事故、行业风险和偶然机遇,以及人生中难以把握的衰荣起落和必不可免的生老病死,使得每一个人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自主与生活、行动与结果的分离状态中,不能获得支配自己的生活和决定自己的行动结果的完全自由。这种历史状况构成了迷信生成的普遍性客观基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仍然存在迷信现象的特殊根据。
后记 《宗教学引论》是在为西南民族学院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编写的“宗教学原理”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国家民委“八五”教材规划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修订成书的。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广泛吸收国内外宗教学研究的新旧成果,并努力形成自己的独创性见解,力求独立自成体系,同时,也尽量兼顾民族教育的需要,体现一定的民族性。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还有待专家和读者赐教指正。
本书除下编第五章“中国历史上的宗教。由王岚编写外;时光担任了其余各章编写,并负责全书的修改统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