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批评纲要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影视批评纲要 |
|
|
|
影视批评纲要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29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62449708/9787562449706
·条形码:97875624497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影视批评纲要》除绪论共七章。绪论提纲挈领地理清了影视批评这一门学科历史界域和学科构成。第一章:影视批评特性和功能,在电影学的学科立场上,力图弄清影视批评的本质特点,彰显影视功能特性与批评特性。第二章:影视批评的主体,是对影视批评主体的具体阐释。第三章:影视批评的客体,探讨分析了具体的影视文本以及由此产生的观看效应。第四章:影视的批评视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影视批评的视角和立场。第五章:影视批评的范式(上)和第六章影视批评的范式(下)是在对无数影视文本进行批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关影视批评六大基本模式的理论。第七章:影视批评的文本类型,把批评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论述。
作者简介 袁智忠,笔名雨人,重庆梁平人,1961年生。教授,博士,作家,电影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影学和写作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影视学会秘书长(筹),重庆市应用写作学会会长。在《电影艺术》《现代传播》《高等教育研究》《当代文坛》《写作》等刊物发表电影学、写作学等学科学术论文60余篇,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出版专著、教材近20部。著有散文诗集《心碑》《骑马走向墓地》。主持《新时期影视创作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影响研究》(教育部2008年度人文社科项目)《影视文化传播与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庆社科2006年度重点课题)等课题多项。
虞吉,四川南充人,生于1963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副一院长,影视教育博士;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影视学会会长(筹);国家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口述史编委会委员;重庆直辖市电影学学术带头人;重庆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社科项目评审专家;电影学、传播学硕士导师:撰著(主编)七部,在《文艺研究》《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学报》《现代传播》《艺术百家》等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国家级、省部级教研成果奖;中国高教影视研究学会奖、学术奖。
编辑推荐 《影视批评纲要》:纵观电影批评与电视批评的各个发展阶段,电影批评与电视批评总能于经意与不经意间遭遇在一起,正如安托万·拉科夫斯基所说:“电影与电视之间的关系既涉及经济,又涉及美学,因而从来都是捉摸不定的。他们之间有时是爱,有时是恨。恨实际上掩盖着两种传播媒介的爱与魅力。一方嫉妒另一方拥有数不胜数的观众,一方嫉妒另一方具有过剩的文化正统性。这种矛盾心理是基于利害关系联姻的典型。我们看不出这个联姻何时才告完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影视批评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影视批评的学科构成
一、影视批评学的学科定义
二、影视批评学的理论基础
三、影视批评学的学科定位
四、影视批评学的学科构成
第二章 影视批评的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影视批评的特征
一、文化特征
二、产业特征
第二节 影视批评的功能
一、意义阐释功能
二、创作引导功能
三、审美提升功能
四、鉴赏总结功能
第三章 影视批评的主体
第一节 影视批评主体素养的一般构成
一、生活经验
二、文化基础
第二节 影视批评主体素养的专业构成
一、影视制作的认知能力
二影像艺术的美感把握能力
第四章 影视批评的客体
第一节 电影文本与电影现象
一、文本
二、电影文本
三、电影现象
第二节 电视文本与电视现象
一、电视文本
二、电视现象
第五章 影视批评的视点
第一节 文本视点
一、从“文本”到“文本视点”
二、影视批评文本视点的构成
三、影视批评文本视点的特性
第二节 文化视点
一、从“文化”到“文化视点”
二、影视批评文化视点的构成
三、影视批评文化视点的特性
第三节 影视批评的美学视点
一、从“美学”到“美学视点”
二、影视批评美学视点的构成
三、影视批评美学视点的特性
第六章 影视批评的范式(上)
第一节 感性批评
一、感性批评的产生
二、感性批评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内容
三、社会历史批评的特点
四、传统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局限
第三节 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概述
二、导演艺术批评
三、表演艺术批评
四、摄影艺术批评
第七章 影视批评的范式(下)
第一节 精神分析批评
一、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
二、精神分析电影批评
三、精神分析电视批评
四、影视精神分析特征
第二节 女性主义批评
一、女性主义批评渊源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
三、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
四、女性主义批评的特征
第三节 大众文化批评
一、大众文化批评渊源
二、影视大众文化批评
三、大众文化批评特征
第八章 影视批评的文本类型
第一节 随感型文本
一、随感型影视批评文本的界定
二、随感型影视批评文本的特征
三、随感型影视批评文本的分类
四、随感型影视批评文本的传播方式和媒介方式
五、随感型影视批评文本的写作技巧
第二节 解读型文本
一、解读型影视批评文本的界定
二、解读型影视批评文本的特点
三、解读型影视批评文本的传播媒介方式
四、解读型影视批评文本的写作技巧
第三节 研究型文本
一、研究型文本概观
二、研究型文本分析
三、研究型文本特点及写作要求
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第二章 影视批评的特征与功能
在人类一切的实践活动中,艺术活动所涉及的过程和环节是最为复杂的一种。艺术作品由创作者创作出来,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由创作者直接呈达给接受者,而是需要经由一定的载体或者中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才传递给接受者。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每走一步,或者说流传中的作品每经过一个环节(诸如创、编、播、发、阅读、接受等),都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批评在起作用。人们在通过不同的视角越来越深入研究创作主体、作品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了艺术批评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可厚非,在艺术创作对艺术消费和艺术接受的关系中,在艺术接受对艺术创作的反馈的过程中,艺术批评这个“中介”环节,越来越发挥自己的作用。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影视无疑成为最重要的媒介手段之一,它与广播、互联网络等其他现代大众传播方式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的传播网。影视是最“通俗”的艺术形态,作为最贴近大众的艺术形式,它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然而,影视又是最为复杂的“铭文”场域,其意义空间又像迷宫一般令人有不可捉摸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影视批评的梳理和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构建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鉴别能力,从而规范和约束影视作品的流向。
后记 从实践层面上看,影视批评差不多是与影视创作相伴相生的思维活动、学术活动,它与影视创作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对于影视创作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与其他文艺批评相比,既有相同的共性,又因为影视创作、影视生产所拥有的极大的商业性,因此,影视批评又有许多独特个性。然而,纵观百余年中外电影史和数十年电视史,尽管影视批评活动一直或大或小、或众或寡、或强或弱地伴随着影视生产及其相关活动和现象,但对批评实践活动本身的理论总结和学术研究却相当不够。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影视教育发展迅速。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纷纷开设各类影视专业,与此同时,各类影视教材也大量出版。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影视批评”教材却相当稀少。依笔者的见闻,仅有李道新的《影视批评学》、沈义贞的《影视批评学导论》、周安华的《影视批评艺术》等寥寥几部著作奉献于中国影视批评学学科建设的祭坛。
为此,我们编著了这部《影视批评纲要》,企图为影视批评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这部书是由新闻传媒学院电影学学科“电影理论与栏目策划”硕士研究方向师生协同完成的,其构想来自硕士学位课程“影视批评”,全书由袁智忠、虞吉共同主编。全书的编写过程是:由袁智忠拟写大纲,并与虞吉商订。写作过程中,主编分别召开了多次编写会议,研讨写作中出现的学术问题,对一些学术思想和观点予以讨论,达成共识。我们力图站在电影学的学科立场上,构建一部学理清晰,体例新颖,紧密联系中外影视创作、影视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中外影视批评实际和理论前沿的影视批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