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美文年选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2008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美文年选 |
|
|
|
2008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美文年选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8536841
·条形码:97875385368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中学生
·丛书名:最适合中学生阅读2008年度选本
内容简介 美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1、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实质是散文的一种。
2、广义的美文。是指不带实用目的专供直觉欣赏的作品,带有实用目的之写作,例如新闻、公文、论述等可统称为杂文。美文重感性,长于抒情;杂文重知性,长于达意。不过两者并非截然可分,因为杂文写好了,可以当美文来欣赏,而美文也往往为实用目的而写作。
3、网络时代的美文。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好小说是美文,好论文是美文,一条写得好的手机短信,或一段能让人会心而笑的笑话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讲法,写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
媒体推荐 有人说,人生太短,痛苦太长。我认为,那是因为他不善于从生活的暴风雨中,捕捉出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旋律的缘故。
——田成林《暴风雨中的旋律》
目录 智慧的风铃叮叮当
不要拍打花朵
金牌的意义
艳阳总在风雨后
咬断自己的尾巴
慢下来,等等灵魂
别伤害树叶
很多可能
安详的动物
微笑的收获
一元钱能干什么
请你保持微笑
拒绝插队
聚精会神
你不行
请珍惜你手中的那颗珍珠
快乐无须寻找
好好吃饭
谁最先成为雪人
善良是有限度的
断臂的“维纳斯”
不要做一张白纸
沙里淘金
生活不在别处
最深的井才有温度
高处无雨
给他改错
审视自己
煮鸡蛋的学问
一粒沙
不走捷径
一把钥匙
多走几步
转过身,便是路
做个自在人
抛弃一个馒头
静一静
花儿对我笑
坚守
幸福很小
站着的美丽
道一声感谢
别人受伤,我会难受
未必可靠的经验
闲暇如花
生命的奇迹
活着是种责任
转念之间
一个阶段打扫一下
写下你的梦想
暴风雨的旋律
爱你的人在你身边
低头的关注
一双鞋子有多温暖
梨膏糖里的秘密
温暖
少年时光
特别的生日礼物
我恨过一位老师
父亲在隔壁
爱的支撑
永远的亲情树
母亲的葡萄
无声的浪漫
最感人的理想
所有母亲的母亲节
最好的礼物
盛装爱心的木盒
最大的善事
麻叶下的家
被天使敲开的门
母亲的《锁麟囊》
父亲最后的盛宴
举起感恩的手
窗外
高贵的愤怒
偷爱
母亲的眼泪
家书
一种自责
爱的方式
父亲的月亮
亲情树
只要你平安就好
脊背挺起父爱
亲亲的嫂子
为了爱,放弃爱
出了车站往哪走
别样的爱
推父亲下坡
妈妈的样子
幸福的疤痕
病床前的父亲
请停下来和我说说话
我和我的王子叔叔
一个人.静静地思念外公
午后的蜜蜂
脸上还有微笑吗
邓丽君的歌声
登高
卧在春天门前
镇静
一顶草帽
早操课
怎样过马路
背景音乐
一豆灯火
乡情是一坛老酒
聚了散了
人生三道茶
声音
童心如鸟
葵花子
生命中的土岗
不是我干的
居不可无“竹”
仰望星空
阶段性宝贝
生命的歌者
听别人打电话
打开心灵的锁
那些草儿
飘雪
灵魂奏鸣
脸面
脊椎
庐山轿夫
一句话
每天一片叶子
清香的茶
落叶于秋
夹在过去和将来之间
蚂蚁突围
睡莲(外四篇)
……
文摘 智慧的风铃叮叮当
不要拍打花朵
一位母亲告诉我说,有次她带儿子去看一种近乎童话的花:当它还是花苞时,你用手去轻轻拍打它,它会在数秒钟内倏然开放。在纯净的月光下,被拍开的花朵仿佛一个个袖珍月亮,那种纯朴的信任与牺牲,令人很难言明感受。当这位母亲在拍打花时,她的5岁的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小声地央告他的母亲:“妈妈,不要拍它,让它自己开,好吗?”
这位母亲瞬间被温润地感动。她告诉我说,孩子们一句简单的话里,也许包含着成人所要追求一生的真理。他们给善以最真的形式,给真以最美的形式。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蓓蕾,也许你急于让它开放,但是请等一等,请去欣赏,它自己在静静地努力开放。
是的,不要拍打花朵,让它自然开放,这有多好。但眼下的现实却不容乐观,举个最习以为常的例子,譬如现在的小学作文,就颇有拍打花朵之嫌。记得弥尔顿曾就子女教育话题说过这样一段话:“写诗作文,须在书破万卷,洞达世情以后,这时候心智成熟,腹笥已满,奇思妙想,自会联翩而来,不必赶鸭子上架,生挤孩子的空脑袋。”因为十来岁的孩子,读过的文章屈指可数,按张之洞的说法,是“其胸中尚无干许字,何论文辞,更何论义理哉”。虽说现在讲究“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但首先这“怎么想”就不容易。“想”靠语言,语言并不像人们常说的,是思想的工具,而是思想之币的另一面。语言尚未学好,想法自然无由而出,作文因此成为一桩苦事,学生头痛、家长皱眉、老师摇头,真是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