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娱乐时尚 >

佛像收藏实用解析

2010-08-2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佛像收藏实用解析 去商家看看
佛像收藏实用解析 去商家看看

 佛像收藏实用解析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1960637
·条形码:9787501960637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华文图景收藏馆

内容简介 《佛像收藏实用解析》以翔实的文字和图像资料,系统地介绍了佛像的发展历史、造型式样、文化内涵,以及辨伪、收藏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展现了佛像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佛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佛教历史悠久,佛像制作一直长盛不衰,各种精美的佛像造像,旣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艺求品,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的雕塑、建筑、美求乃至社会风貌、生产生活状况的反映。
编辑推荐 《佛像收藏实用解析》:华文图景收藏馆
目录
佛像基本知识
佛教名称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北传佛教
南传佛教
藏传佛教
显密二教
古印度佛像艺术
舍利塔
阿育王石柱
犍陀罗式佛像门
秣菟罗式佛像门
笈多式佛像门
阿旃陀石窟寺门
佛造像的形式
石窟寺造像
四大石窟
◎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摩崖石刻门
寺庙造像门
四大佛山
◎普陀山
◎九华山
◎峨眉山
◎五台山
佛塔雕塑
佛龛像
石刻佛造像
彩绘木雕像
彩绘泥塑像
造像碑
行像
小型像
金铜佛像
善业泥像
擦擦
水陆画
唐卡
佛造像的规则
佛像安置形式
《佛说造像量度经》
佛教造像的高低比例
佛像的“相”和“好”
佛像的标记
“卐”
佛像的神格和造型规律
佛形
菩萨形
声闻形
愤怒形
童子形
天女形
神王形
天人形
鬼形畜形
佛像的姿态
坐像
跏趺坐
全跏趺坐
半跏趺坐
倚坐
半跏趺倚坐
轮王坐
立像
行经像
直立像
展立
舞立
跪立像
卧像
佛像的衣饰
袈裟
法衣
僧祗支
褒衣博带
佛像的手印
说法印
禅定印
施愿印
施无畏印
降魔印
智拳印
弥陀定印
阿弥陀佛的九品印相
合十印
佛像的手持物
佛像的台座形式
金刚座
莲花座
狮子座
狮座
象座
孔雀座
谛听座
荷叶座
蒲团座
磐石座
云座
牛座
鹅座
猪座
佛像的背光
头光
身光
与造像有关的仪轨
佛像开光
佛像装藏
佛教造像工艺
锤鲽像
铸像
失蜡法
模具法
鎏金
雕像
圆雕
浮雕
夹纻漆
彩绘木雕像
彩绘泥塑像
泥像、陶像
贴金
泥金
金漆
瓷像
绣像
织成像
佛教造像的故事题材
佛传故事
本生故事
佛因缘故事
变相故事
降魔变
涅槃变相
维摩变
法华经变
文殊变
普贤变
西方净土变
汉式佛像的基本式样
佛像的基本式样
释迦牟尼佛
◎说法佛像
◎禅定佛像
◎成道像
◎涅架像
◎思惟菩萨像
药师佛像
◎药师三尊(东方三圣)
燃灯佛像
弥勒佛像
◎佛装弥勒
◎菩萨装弥勒
三身佛像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
◎报身佛——卢舍那佛
◎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三身佛的形象
三世佛像
◎竖三世佛
◎横三世佛
◎三世佛的形象
阿弥陀佛像
◎阿弥陀佛坐像
◎阿弥陀佛站像
四佛像
多宝佛
◎释迦多宝三佛并坐像
七佛像
千佛像
菩萨像的基本式样
◎八大菩萨
◎四大菩萨
◎菩萨的形象
文殊菩萨像
◎文殊菩萨的形象
普贤菩萨像
◎普贤菩萨的形象
观世音菩萨像
◎观音的名号和含义
◎观音的来历
◎历代观音信仰
◎观音形象
◎圣观音
◎六观音
……
藏传佛教造像的基本式样
佛教法器的基本式样
历代佛像鉴赏
佛像鉴定、辨伪与收藏
……
序言 佛像是佛教传播和教化的载体,是佛教信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主要有佛陀、菩萨、罗汉、护法天神、明王像等。
佛像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像艺术源于印度,汉末传入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通过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逐步汉化和世俗化,形成了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特别是造型优美、品相好、工艺精湛的佛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由于特定的政治、民族、地域、文化、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佛像艺术表现形式和造像风格迥异。最初,佛像出现在石刻、铜镜和一些配饰当中,作为建筑、器物装饰。
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得到了全面发展。佛像石窑数量猛增,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都是此时开凿修建的,特别是云冈石窟的开凿,使我国佛教造像进入新的繁荣时期。石窟造像的形式多样,有石刻佛像、彩绘泥塑像、壁画等。北魏时期,由于佛像传播深入人心,民间流行小型佛像,尤其是金铜佛像盛行,造像题材中,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最具特色。北齐时期则流行大型碑刻佛像。
隋唐时期,佛教艺术进入成熟期,佛教造像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如石刻佛像、金铜佛像、木雕像、彩塑像、玉雕像等。隋代佛像,不论小型金铜像还是大型石刻像,都不乏精美之作:造像风格体现了世俗化、民族化的趋势,佛像的表情、姿态更具人情味。唐代佛像面相饱满,躯体丰硕,神态安详、温和:菩萨面形丰满,衣饰华美。
文摘 插图:




又称“熔模铸造”。具体做法是,用蜡制成模,内外以泥填充固定,成为整体铸型。加热将蜡融化,排出,形成空腔铸范,封上出蜡口,浇入金属溶液,冷却后,打掉填充的泥,就可以得到与蜡模相同的成型铸件。
古代多用于铸造形制复杂的铸件,战国时,失蜡法在佛教造像中得到应用。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晚期铜盏部件和铜禁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失蜡铸件。传统失蜡法的具体工艺记述最早见于宋代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元代设失蜡提举司,专管失蜡铸造,明清时用拨塑的方法制作蜡模的被称为拨蜡法。
模具法
在藏区,模具法应用的最为广泛,大型佛像一般都要经过分件浇铸,然后再组合成整体造像。具体做法是:首先,按照已有的实物或模型制作铸造模具。根据模型的规格尺寸做出模具的四面木制边板,构成一个框架,形似一个没有顶盖和底板的木箱。木板之间用皮条打眼穿牢,只留下一块活动板,便于填料后扎紧或者打开:然后,把捆好的木框平放,填入泥炭质土,夯实。之后,把四块木框中一块活动的木板松开,用刀将裹在模型外围的泥坯垂直切开,从坯中取出模型。将两块泥坯合在一起扎紧,一天左右,将两块泥坯分开,待完全干透后,再扎紧。两块模具接口处要留一个圆形开口,便于往模心浇铸金属液体。凝固在泥坯模心的金属块就是铸件,最后用錾子修饰佛像的面部轮廓、眼睛、衣饰等,并把铸像的表面磨平擦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