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特色类别 > 杂志 >

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2010-04-19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16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02575914 ·条形码:9770257591002 ·ISSN:02575914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去商家看看
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去商家看看

 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16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02575914
·条形码:9770257591002
·ISSN:025759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讲述了:思想观念本身还具有历史性特征,原始时代人的思维,当然达不到文明期的高度;刘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里堪称“博大精深”,但他当然不可能具备今天的“科学的”“人文的”系统观念。文学史观念就是经由千百年来许多学者的创造性劳动,“层累地堆积”起来,方才达到了今天的高度。至于今天的文学史观念,我们也不能说就是最进步、最发达、最完善的了,它肯定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因为我们受制于现实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本身的思维能力,不可能达致终极境界。
编辑推荐 《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是《文学遗产》编辑部编写的,由中华书局出版。
目录
文学史有限论
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
“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
唐代试策的形式体制——以制举策文为例
论贾岛诗歌的“僧衲气
北宋诗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学史意义分析
南渡词人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新态势
梦窗词在词学史上的意义
《临川四梦》与元杂剧的文体因缘
顾太清的戏曲创作与其早年经历
铅石印刷术与明清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以上海(1874—1911)为考察中心
曾国藩诗学理论平议
论陈三立诗奇境独创、锻炼求新
奏议渊源略论
《诗品》“风人”辨正
鲍溶诗歌略论
佛禅意蕴与“亦足涤烦”的刘得仁诗
杨蟠生平与诗歌考论
明末清初的女性题画词
沈德潜与《宋金三家诗选》
蟠桃意蕴与庆寿模式浅探
2004—2005年度《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评奖揭晓?学者研究
独具个性执着求真——杨公骥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学术活动报道
第三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综述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点介绍(浙江工业大学)
征订启事
读者·作者·编者
《“诗盛元”说考辨》商榷
《文学遗产》2006年总目录
编后记
英文目录提要
……
文摘 插图:


文学史观念的有限性
这是“文学史有限论”能够成立的第一个依据。文学史观是文学史学的灵魂。人的思想观念是无限自由的,其向度和空间无限广大,所谓“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是也。但是人的思想观念也是有限的,因为它受制于时代、地域、民族,及相关个人的思维类型和能力的限制。思想也要有一定的物质依凭,方能自由飞翔。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在此仍然适用;而“海”并非无限“阔”,“天”也并非无限“空”。另外,思想也要有一定的社会体制依凭,例如进化论观念的提出,有待消除神学迷信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本身还具有历史性特征,原始时代人的思维,当然达不到文明期的高度;刘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里堪称“博大精深”,但他当然不可能具备今天的“科学的”“人文的”系统观念。文学史观念就是经由千百年来许多学者的创造性劳动,“层累地堆积”起来,方才达到了今天的高度。至于今天的文学史观念,我们也不能说就是最进步、最发达、最完善的了,它肯定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因为我们受制于现实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本身的思维能力,不可能达致终极境界。
我们可以回顾近三十年来的文学史观念演变历程,来说明此点。上世纪70、80年代之交,当时古典文学界批判“四人帮”“影射手法”等“极左思潮”,恢复“二为”纲领(“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从社会倾向言,这是一种进步,以故当时名之日“拨乱反正”;但就思想性质言,二者具有同一性,其本质都是从阶级斗争论出发的政治实用主义。至80年代中、后期,文学史研究领域又流行“美学”的、“心理学”的、“文化学”的、“比较文学”的研究,同时“新三论”等新的研究方式也一时涌现,我们当时名之日“新观念”、“新方法”,“多角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为学科从此将迎来一场大的革新,学科的体质将由此获得极大提升。但今天回顾起来,无论是“心理学”的、“文化学”的还是“新三论”的观念或方法,实际上都是以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中的观念和方法,来渗透和置换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史自身的观念和方法。而在现代学术研究中,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完整体系,学科性质以及与学科性质相匹配的学科观念和学科方法,都应当有严格的规定性。不同学科体系之间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甚至产生新的学科,但既存的学科体系必须是严整有序的,亦即是“自足”和“规范”的。文学史研究或
……
后记 第六期付梓之际,正是“秋风日益高,霜露渐离披”之时,这意味着一年又行将过去。
这一年,由于扩版,发稿量有所增加。但从来稿来看,截止到第六期发稿的9月份,来稿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论题依然集中在诗、词、赋三个方面,占一半以上;古代散文、小说、戏曲方面的来稿依然较少。作者年龄段也很分明:主力军是三十至四十五岁之间的作者,先唐段占40%,唐宋段占65%,元明清段占到80%以上。全年六期发稿一百四十余篇,其中长文九十八篇:先唐段十七篇,唐宋段三十五篇,元明清段三十篇,理论研究稿件十六篇。两组数字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第一,根据一般情况,未来三个月的来稿应当增加得较多,总量与以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增加,但发稿量增加。这样,发稿与来稿的比例略有下降。第二,诗词研究依然为学界重点关注,其中又有差异,唐宋诗歌研究在三百六十篇来稿中占了二百八十多篇,刊发量也最大。元明清三代不足百篇,今后确实应当有所加强。第三,理论研究方面的稿件明显不足。十六篇发稿中有十五篇是“《文学遗产》论坛”专辑论文,仅有一篇《文学史有限论》,显得异峰突起。甚至有人还产生了误解,认为《文学遗产》的用稿只重视考据,而忽视理论研究,事实当然并非如此。第四,从年龄上推断,作者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岁之间,说明很多博士、硕士研究生加入到古典文学研究的行列中,新生代学人已经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主力军。
这一年,我们还举办了两年一度的《文学遗产》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这项工作得到广东中华文化王季思古代戏曲古代文学研究基金的大力支持,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七届评选活动。通过专家匿名评审,前后有二十人获得“优秀论文奖”,二十人获得“优秀论文提名奖”。奖项的设立,不受行政权力、人事关系以及其他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客观公正,严谨求实,不仅在刊物上刊载了一批好文章,在学术界推出一批学术新人,更重要的是积极倡导一种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学风,极大地激励了青年学人矢志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信心。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普遍赞扬,也收获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这一年,我们还与江西南昌大学联合举办了“《文学遗产》论坛”活动,集中就学科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研究实践问题展开讨论。当然,这种探讨还只是初步的,很多问题需要学术界集思广益,在实践中逐渐加以解决。
从目前学界情况看,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深入探讨确实非常必要。随着从业人数的激增,学术竞争日益激烈,论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不必讳言,精品似乎不多。问题在哪里?我们都在反思。就其表象而言,主管部门渴望多出大师,学者个人期待多所突破,却苦于找不到有效出路,学术界充满焦虑之感。这种情形使人迫切感到,古典文学研究正处在一种徘徊不前的僵持状态。这也难怪,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学人,往往习惯于借用某种或某些现成的观念来阐释中国文学现象。20世纪20、30年代,有进化论的观念;40、50年代以后,有唯物辩证法的观念;到了80、90年代,又有所谓的新方法论,如老三论、新三论、现代派、后现代派。世纪之交,什么样的观念可以用来指导文学研究呢?现代派的理论显然于事无补,后现代派更是鞭长莫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就这样渐行渐远了。在理论缺失的情况下,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传统文献学,以为只要用功,总有收获,风险自然较小。然而客观地说,这种回归实际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意义上说,强调古籍的收集、整理、考据和具体问题的实证性研究,确实比那些言不及义的空洞议论更有价值;但同时,它也隐含着某种危机,长此以往,必然会弱化我们对于理论探寻的兴趣,最终会阻碍中国文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当然,文学研究面临着困境,不仅限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如古典文学研究向文献学转化一样,其他文学研究领域也在逐渐分化,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放弃文学主战场而另辟蹊径。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文学研究者变成了业余的社会政治家、半吊子社会学家、不胜任的人类学家、平庸的哲学家以及武断的文化史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