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娱乐时尚 >

图解六壬大全(第2部):吉凶占断(白话详解图解本)

2010-04-13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页码:6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801786785/9787801786784 ·条形码:9787801786784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图解六壬大全(第2部):吉凶占断(白话详解图解本) 去商家看看
图解六壬大全(第2部):吉凶占断(白话详解图解本) 去商家看看

 图解六壬大全(第2部):吉凶占断(白话详解图解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页码:6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801786785/9787801786784
·条形码:97878017867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四库全书白话图解.术数

内容简介 《图解六壬大全》以《四库全书》文渊阁足本12卷为底本,结合其他不同版本,对古籍原文进行白话释意,加入了简练的小标题民,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同时,《图解六壬大全(第2部):吉凶占断(白话详解图解本)》运用大量图表、插图、图解等现代编辑手法,对原书进行了生动阐释。为方便读者阅读,编者将全书分为《占法及神煞》、《吉凶占断》和《毕法赋》三部。《图解六壬大全(第2部):吉凶占断(白话详解图解本)》为第二部《吉凶占断》,主要介绍了一些精炼的六壬歌诀、赋辞,以及六壬最基本的课式占断——六十四课经,是古人利用六壬术趋吉避凶的重要依据。
当然,囿于古人的认识水平及当时落后的科学知识,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六壬术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科学的成分。但是,作为一种对中国社会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和文明遗产,它仍值得我们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去伪存真,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涵养。
《六壬大全》是关于中国古代最高层次的术数之一——六壬术的一本集成之作,内容广博,提纲契领,对六壬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堪称内容最全面、最具研究价值的六壬典籍。《四库全书》于六壬著作中只取《六壬大全》一书收录其中,足见该书的地位。
作者简介 郭载騋,字御青,明末清初人,为怀庆府(今河南沁阳)推官。郭御青辑有《六壬大全》一书,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心血几为呕尽”,对壬书的研究“从无如此精研者”。
编辑推荐 《图解六壬大全(第2部):吉凶占断(白话详解图解本)》是由华龄出版社出版的。
文渊阁足本十二卷。
中国古代“三式之最”,术数文化的巅峰之作;
集术数、易学、天文、地理、中医等为一体,全面趋吉避凶的学说;
《四库全书》文渊阁十二卷全本,300余幅图表,细致整理,深入解读。
《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简介: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庞大的一部百科丛书,由清乾隆皇帝钦定纂修,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才最终编修完成。该丛书共收录图书3503种,总计约10亿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各种学科门类的重要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
《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精选《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以适应现代读者阅读需要的编辑方法,经过精心校勘、白话评注、生动图解编撰而成。本丛书既保留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权威版本,又加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提要;此外,还辑录了大量古代珍贵图版,并精心绘制了便于读者理解的手绘图、表格、图表等,用现代编辑手法大大增强了古代典籍的可读性,让传统经典生动易懂,同时兼具一定的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目录
十二天将
十二支神
《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总序
编者序六壬神课:中华古典哲学思想的另类视角
四库全书·六壬大全提要
目录
内容概览
本书内容导航

导读一 认识大六壬
1.三式之最:总说六壬
2.后于《周易》,早于春秋:六壬的起源
3.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壬名称的界定
4.《周易》的延伸和发展:六壬源于《周易》
5.六壬术的原理:根据干支、五行来预测
6.海量的信息:六壬预测的难度
7.大六壬之批判:去糟粕,存精华
8.大六壬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观
9.五个相互影响的符号:水、火、木、金、土五行
10.五行的相互关系:相生相克
11.五行的状态:旺、相、休、囚、死
12.天行之气:天干
13.四时运行的顺序:地支
14.认知世界的符号体系:干支和阴阳五行的组合
15.干支的最成熟运用:六十甲子
16.干支表示月份:年上起月法
17.干支表示时辰:日上起时法
18.六壬之象:《易经》之“卦

导读二 大六壬的基本方法
1.十天干在地盘上的位置:十干寄宫
2.太阳所居之位:月将
3.宇宙运动模型:天地盘
4.正时与月将加时:定天盘
5.六壬的重要一环:定四课、取三传
6.天将及其排布:十二天将
7.根据日干找遁干:六甲旬遁与旬空
8.五行生克的代名词:六亲
9.流年与命:行年与年命
10.六壬的关键:8个判断的基本要素
11.六壬的判断依据(1):旺相休囚
12.六壬的判断依据(2):长生死墓

卷三 六壬歌诀
第一章 日辰与发用:最基本的六壬占断
1.日辰:最为重要的占断条件
2.发用:事物之发端
3.真三光:日、月、五星
4.真五星五行:水、金、火、木、土
第二章 神将与神煞:独特的六壬占断体系
1.释十二将:再说十二天将
2.二字诀:卜人十件
3.通神集:神将之吉凶
4.五恶:五行恶煞
5.二虎释:白虎煞与雌虎煞
6.自缢:天绞煞的推断
第三章 六壬占病:关于疾病的推断
1.释疾病章:论疾病与死亡
2.释疾病形状章:关于病症的论断
3.求医方向章:求医及用药指导
第四章 总述歌诀:推断方法口诀总汇
1.照胆秘诀集:六壬镜鉴口诀
2.轩辕肘后经:玉女通神诀
3.大六壬玉成歌:六壬推断要诀
4.心印赋:歌诀总汇

卷四 六壬赋辞
1.括囊赋:六壬占断方法总结
2.云霄赋:论五行生克
3.三才赋:玄妙的金口诀

卷五 请事起例断章法——课经一
1.元首课:万事顺利,元亨利贞
2.重审课:事多不顺,先难后成
3.知一课:比者为喜,不比为忧
4.涉害课:凡事艰难,苦尽甘来
5.遥克课:始虽惊恐,后无妨害
6.昴星课:虎视稽留,冬蛇隐伏
7.别责课:凡事不备,主有留连
8.八专课:私淡不明,不利奔波
9.伏吟课:高中状元,得名荣归
10.返吟课:来者思去,离者思归
11.三光课:福枯自至,凶祸消亡
12.三阳课:阳气开泰,官者升迁
13.三奇课:万事和合,千殃解除
14.六仪课:兆多喜庆,喜转愁眉
15.时泰课:皇恩欲拜,前程远大
16.龙德课:君恩及下,财喜临身

卷六 请事起例断章法——课经二
17.官爵课:官者升迁,无官得官
……

卷七 请事起例断章法——课经三
卷八 请事起例断章法——课经四
……
序言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一部官修百科丛书。清乾隆年间,经过翰林院纪昀(纪晓岚)、戴震、姚鼐等400余位名人学士历时十载精心甄选与编订而成。全套丛书卷帙浩繁,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重要典籍,共收录图书3503种,基本囊括了古代重要典籍,保存了文、史、哲、理、工、医等几乎所有学科的源头和血脉,也开创了中国书目学之先河,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承唐之传统,《四库全书》同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每部之下都有不同的类别,每类之下再有“属”,共计44类66属,基本上囊括了当时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典籍与著述,被视为古代图书乃至传统文化的总汇。
成书之后,《四库全书》被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官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又称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此后200多年间,《四库全书》几经战乱,损毁严重,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
文摘 插图:




对古代的术数的认识
六壬是古代术数的一种,要正确认识六壬,首先要正确认识古代术数。术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我国史书上很早就记载了占卜的各种仪式和实践方法。术数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预测人类的命运,它的盛行是由于人类相信天地运行存在某种自然的规律,且这种规律和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是人所能够把握的。这种朴素的、原始的天命观是术数得以存在、发展的重要心理根源。
术数继承了萌芽于中国上古时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依附于传统的天命观及阴阳、五行等理论,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许多杂质,如宿命论思想和迷信的成分。另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方法也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因素。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术数,将迷信的成分剔除,就会发现其中的许多传统文化智慧的闪光。
有局限,但不否定它的文化价值
囿于古时不发达的科学及古人的认知水平,传统术数文化中存在着的宿命思想以及攀缘附会的缺陷也在书中体现出来。六壬变化多端,课式近三千万,其断法十分凌乱,有一些书籍理论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拿来一用,却一点也经不起考验。
但是,正如《周易》的每一卦辞、爻辞都有吉凶的判断和行为的指示,去掉了卦爻辞也就不成其为《周易》,也就无法研究其思想一样,六壬中也包含着不可分割的判断内容,这是客观存在的。古籍整理和研究的目的也并非去发现其中占卜的信息和方法,而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古代文化遗存。无论是全盘接受,还是一概否定,都是对传统文化不负责任的态度,读者也应在研究和学习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去掉其中的糟粕,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