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48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42628402/9787542628404 ·条形码:9787542628404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影像中国 |
|
|
|
影像中国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48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42628402/9787542628404
·条形码:97875426284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
内容简介 《影像中国》集中考察中国电影以影像来展示中国的众多文本和批评层面,纵观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体制化的历史,提议一种自省性对话式批评的范例以代替跨文化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并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政治语境中研究了一系列影片类型:少数民族电影,战争电影,民俗电影,怀旧电影以及都市电影。全书始终贯穿跨国文化政治的问题,指出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研究在跨国文化生产领域里正在进行的全球性本土性构建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作者简介 张英进,1987年获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5-1996年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先后任教于印第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任美国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席、福布莱特基金会中国研究员,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学系教授。英文著作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形象》(1996)、《中国电影百科全书》(1998)、《中国比较文学论文集》(1998)、《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1999)、《影像中国》(2002)、《中国、香港、台湾百年电影史》(2004)、《当代中国的另类电影文化》(2006)等。中文书籍包括《审视中国》(2006)、《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形象》(2006)。
胡静,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要翻译作品有:亚历山大·罗伯逊《贪婪:本能,成长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多米尼克-亚历山大“魔法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媒体推荐 《影像中国》也许是将中国电影带入历史与批评研究课堂中的最佳书籍,也是最适合介绍这个专题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一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讲座教授杰罗姆·希尔伯格德(JerOmeS11bergeld)
《影像中国》最实在的贡献在于三方面:它探讨跨国主义与全球主义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影响作用;它坚持不懈地质询“中国”是如何被投射成影像,以及“影像中国”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内涵;它启迪思想性的概括和批评有效地鼓励读者进一步提出问题。
一一美国《电影季刊》(F1lmOuarterly)
编辑推荐 《影像中国》随着中国电影在各大国际电影节屡获殊荣,西方批评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西方中国电影研究表面的兴旺繁荣之下,其实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各大电影节对获奖中国影片的类型选择对中国电影生产的影响、西方批评话语中的权威和权力,以及跨文化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欧洲中心主义对中国电影文本的误读等。
目录 中文版序言/张英进
第一章导言——世纪末审视中国
第二章中国电影与跨国文化政治
——电影节、电影生产及电影研究
第三章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的发展一问题与方法
第四章跨文化研究与欧洲中心主义
——质询西方批评话语中的权威、权力,以及差异
第五章从“少数民族电影”到“少数话语”
——协商国家、民族与历史174
第六章身体的诱惑——塑造当代中国的民俗电影
第七章跨国想象中的全球/本土城市
——在中国城市电影中构画消失与重写
第八章结语——跨入新的千年
影片目录
外文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书目
译后记
……
序言 西方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始自20世纪50年代。在此之前,虽然已经有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介绍与翻译,但并未形成气候。50年代中期,旅美的夏志清教授和捷克的普实克(JslavPrfigek)教授分别对晚清、五四和以后的文学,展开宏观研究。这两位学者理念背景有异,学术立场不同,他们所发展出的文学史观因此形成精彩对话。
夏志清承袭了英美人文主义的“大传统”(Great’Fradition),以新批评(New Gticism)的方法细读文本,强调文学的审美意识和人生观照,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AHisto.ModctTll hineseFk:tzon,1961)堪称是欧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至今仍为典范。普实克则取法欧洲自由派马克思主义和布拉格形式主义(Gragt Formalism),以革命历史动力和“形式”的实践作为研究重点。1963年,夏志清和普实克在法国汉学杂志《通报》(T’ung—pao)展开笔战,就文学史意识,文学创作的现代性意义,文学批评的功能各抒己见。这次论战虽不乏火药味,但两者择善固执的立场和条理分明的论证,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树立良好典范。他们笔锋所及,20世纪文学文化史的诸多议题纷纷浮出地表,成为日后学者持续钻研的对象。
文摘 在对周蕾一针见血的批评中,张隆溪指出了以西方理论来替代中国现实的危险性:“然而,如此巧妙运用理论的问题在于,大屠杀的野蛮事实湮没在了文字分析之中,以及这种做法不但瓦解了中国的现实与《淦刚》中虚构情节之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差别,而且使得中国现实及它那严肃的、超文本的本质为好莱坞的虚构内容所取代”。①张隆溪特别质疑了这位西方(化)批评家的傲慢自大和看待中国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用周蕾的话来说,他们“正是由于政府在不同层次上所执行的文化孤立主义而被剥夺了学术空间,这种空间原本是可以让他们具有我所建议的那种批评理解力的”。②周蕾在此处指的是西方学术界中近来对“民主”概念的解构。她痛惜于中国示威者们由于不具备这种“高”层次的批评理解力而未能推出一个可以超越对“白人女性”盲目迷恋的标志。的确,在周蕾的推论过程中,历史偶然性被悬置了起来,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一种对西方理论自觉的效忠,而且还有一种直截了当的——当然也是“帝国主义的”——诉求,要求非西方的思考参照产生于、并且目前正流行于西方的那种“批评理解力”来进行调整。在类似这样的情况下,西方理论显然免不了要受到“文化帝国主义”的指责(这一点会在第4章中进一步展开)。
后记 翻译这本书的经历对我来说就像一次重返校园。因为不但可以借查阅相关资料的契机了解不少电影知识,就像随着这本书的思维和叙述轨迹整个观赏了一遍中国电影在20世纪中自早期萌芽到世纪末的发展历程,更可宝贵的是能够不断得到张英进教授的指正和答惑。张教授的治学严谨不仅在文字斟酌,而且小到标点符号或索引格式方面都令我获益良多。本书第3、第5和第7章中的部分内容更是直接出自张教授的手笔。感谢他容忍我的拖沓,耐心地一一解答了我在翻译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并且也让我从学术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电影。
此外还要感谢我的母亲,她的理解和鼓励一直伴随我走过了所有求学的日子,在还要到来的岁月中也始终都会是促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