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帝制的尾声(二十五史通讲)

2010-04-02 
基本信息·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44507211/9787544507219 ·条形码:978754450721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帝制的尾声(二十五史通讲) 去商家看看
帝制的尾声(二十五史通讲) 去商家看看

 帝制的尾声(二十五史通讲)


基本信息·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44507211/9787544507219
·条形码:97875445072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二十五史通讲:帝制的尾声》内容简介:在这部《二十五史通讲》的编写过程中,编者主要以《二十四史》为底本,辅以《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系列史籍,参用历代笔记野史,择善而从。即便是以某一人物传记为主的故事,编者也没有简单地将史书中形成的传记译成白话充数、一般都要爬梳诸书,并在“书”、“志”和其他相关人物传记中钩稽史料,加以充实。
《二十五史通讲:帝制的尾声》为其中之一的《帝制的尾声(南明清)》分册,讲述了明朝、清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编辑推荐 《二十五史通讲:帝制的尾声》:治史专家,旁征博考,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尽沧桑之通史!
文学名笔,字雕句琢,讲炎黄子孙,一千余瑰丽多姿之故事!
《二十五史通讲》的编者主要以《二十四史》为底本,辅以《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系列史籍,参用历代笔记野史,择善而从。《二十五史通讲:帝制的尾声》为其中之一的《帝制的尾声(南明清)》分册,讲述了明朝、清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目录
顺治朝多尔衮当政
迁都北京
两路夹攻
兵败身亡
志如铁石
滴酒不沾
起兵发难
扬州抗敌
薤发令
江阴之战
嘉定三屠
英雄末路
捉弄幼主
掘墓鞭尸
南明隆武政权与郑成功
势成水火
少年英雄
拥兵自重
节义千秋
隆武终结
父子分道
舟山陷落
三入长江
江上霹雳
刀劈御座
功败垂成
收复台湾
英雄之死
浩然正气
永历政权与李定国抗清
两帝相争
携手抗清
桂林大捷
诱敌深入
兄弟阅墙
磨盘山血战
永历遇难
顺治帝亲政以后
整顿吏治
杀一儆百
为民做主
直言敢谏
讲官设座
尊老爱贤
正直不欺
“满汉一家”
难觅佳偶
红颜薄命
英年早逝
少年天子除权臣
度过劫难
四臣辅政
鳌拜专权
忍辱负重
计擒鳌拜
康熙帝勇平三藩
御门听政
顺水推舟
哭陵起兵
天下震动
三藩并叛
针锋相对
孤立魁首
吴氏败亡
平台湾一统天下
两度降清
两次失利
黯然收场
请求“专征”
定战澎湖
海不扬波
捐银助战
弃守之争
两面抗击定疆域
沙俄入侵
雅克萨之战
再攻雅克萨
唇枪舌剑
签订条约
大破骆驼阵
皇帝亲征
真假达赖
清军入藏
誓不什清与文字狱
书生抗清
漫游天下
出钱撰史
平息风波
血流成河
黄培诗案
操志高洁
忠臣孤子
隐居深山
选择死亡
死而后已
《南山集》案
康熙一朝的能臣廉吏
幕客奇才
靳辅治河
御前辩论
建祠纪念
一代完人
以德化民
青菜总督
重节轻财
第一清官
雍正即位前后的诸多风波
精心栽培
初废太子
再废太子
蹊跷之事
平藏建功
第一闲人
胤稹即位
大闹灵堂
罄治诸弟
从飞黄腾达到阶下囚
青海平叛
极度恩宠
一手遮天
不知收敛
家破人亡
私藏“玉碟”
雍正朝大兴文字狱
悬首十年
辱之不杀
祸起命题
池鱼之灾
假誓诱供
吕留良案
大义觉迷
捕风捉影
雍正朝的是是非非
严惩腐败
耗羡归公
腰斩酷刑
李卫捕盗
贪名被杀
参劾属员
杀一留一
三省总督
改土归流
密折制度
密诏建储
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
围猎射熊
达赖理政
金川建功
册封容妃
万里回归
木兰秋弥
平定台湾
两征廓尔喀
严查伪稿案
大兴文字狱
开设四书馆
纪昀总编纂
和珅的发迹与败亡
平步青云
大肆侵吞
惩贪抄家
英使来朝
挂名皇帝
自莲教起义
和坤跌倒
从嘉庆到道光
惩治贪官
天理教起义
张格尔叛乱
节俭皇帝
禁烟法令
虎门销烟
封关禁海
英军入侵
三元里抗英
太平天国的建立与衰败
初创拜上帝会
捣毁神庙
金田起义
咸丰即位
突围北上
奔袭长沙
定都南京
督办湘军
悲壮北伐
屡战屡败
转败为胜
破围之战
败亡前兆
天京事变
翼王出走
大渡河畔
力挽狂澜
安庆失陷
淮军扬威
天国覆灭
搞政变慈禧胜出
“六不”总督
大沽口得胜
血战八里桥
火烧圆明园
辛酉政变
安德海丧命
重修圆明园
光绪登基
挣扎中徘徊的光绪朝
抬棺出征
马江之战
镇南关大捷
甲申易枢
慈禧寿典
甲午战争
旅顺大屠杀
水师覆灭
出使日本
惩治珍妃
酝酿变法
“规范”变法
袁世凯告密
慨然赴死
义和团进京
对外开战
攻陷北京
名妓赛金花
封建帝制寿终正寝
孙黄会面
安庆起义
秋瑾就义
帝后归天
溥仪登基
北上行刺
连遭挫败
黄花忠魂
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
序言 历史,是已经逝去的社会生活的总和,而逝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又总是前后连续的,不顾前便不能知今,更不能瞻前。所以,鲁迅先生有言:“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测将来,洞若观火。”(《鲁迅全集》第四卷)
历史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类的生活史、奋斗史、发展史,就其本质的主导方面而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从历史哲学的层面来看,“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如此认识,中国的古圣先贤早有滥觞,只要在古籍中稍加搜寻,就不难找到很多。“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经》)“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学史。”(龚自珍《尊史》)如此等等,读来无不深受启迪。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表述则更为激昂和切当:“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重视历史,历史不过是检验他的逻辑结构的工具。”(恩格斯《英国状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史意识强烈而又有大量史籍史迹遗存的国家,目前正处于一个振兴的时代,历史对国人的现实意义,自不待言。然而,浩如烟海而又书之以文言的正史、杂史、野史和史论著作,很少有人能够通读。仅以一部《二十四史》或《资治通鉴》,若无旷日持久之备,寻常人莫敢问津。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有见识的学者一直在积极地为广大青少年编写各种通俗历史读物,渐渐地蔚然成风,至今已有相当的积累,如《上下五千年》等较为大型的历史读物也有多种问世。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电视台开办的旨在满足大众趣味的历史讲座,还有一些历史剧,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视率。一时之间,兴起了一个温度不低的“历史热”。无疑,这对于普及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意识都大有裨益。
当然,如此规模宏大的文化活动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无疏漏,存在某些不足也在情理之中。众所周知,“每个新的一代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重写历史”,每一次重写历史都是承续这筚路蓝缕的一环,但是我们有责任尽全力跨越疏漏的草创阶段,奉献给炎黄子孙有关本民族发展脉络的最好的读物。
基于这样的宗旨,我们首先将自己的叙说视为历史的还原和本来面目的恢复,坚决屏弃“戏说”或“演说”式的眩惑。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颇大。历史不可能重演,记载史实的文献零碎而各有其选择性。为了把一件史实叙说得清楚而完备,我们往往不得不参阅多种史料,反复对勘、比较、分析,然后将最接近史实的文字以现代汉语表述出来。在这部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主要以《二十四史》为底本,辅以《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系列史籍,参用历代笔记野史,择善而从。即便是以某一人物传记为主的故事,我们也没有简单地将史书中形成的传记译成白话充数、一般都要爬梳诸书,并在“书”、“志”和其他相关人物传记中钩稽史料,加以充实。
其次,我们深知,历史是一个大的系统,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其间都存在着复杂而有机的联系。作为一个不断运动的进程,每一历史事件都有前因后果,决不能从中割断开来。所以,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尽量避免孤立地叙述一人一事,尽量避免儿童故事式的简化叙事或茶余饭后式的猎奇叙事。于是,读者才能看到这套丛书中囊括的一千多个倚伏钩连的故事。
再其次,记载历史事实的文献鲜不受撰史者、评史者的制约,一些有名的评议常被附在文献上,与之同在。这很容易造成重写者叙说的偏离和歪曲。显而易见者如《二十四史》传后的赞语,《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日”之类,这是较易于识别并处理的。而渗入历史人物与事件中观察角度、材料取舍和各种隐性评价,即所谓的文献的“选择性”,则是很难剥离和剔除的。历史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常常就表现在这里。为此我们颇感踌躇,既不免效法李卓吾(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贽)与古人对话,又不能不勉力追随学术前沿的骏足,行文之间难免不呈露匆遽之态,唯望读者理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只有站在现在的顶峰,才能解释过去”,这是治史者的箴言,也是叙史者的高标,我们愿以此与同好共勉。
文摘 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二日,那是李白成离开北京的第三天,多尔衮带领清兵耀武扬威地开进北京城。在此之前一直率领关宁铁骑在前边为清兵开道的吴三桂,却接到多尔衮的命令,让他绕过北京城继续向西追赶李白成。吴三桂提出进城祭奠一下崇祯皇帝与被李白成杀死的父亲,也没有得到多尔衮的批准。实际上,多尔衮所害怕的是吴三桂带着明太子进京,当时北京城内外盛传吴三桂将要拥戴太子回京登基,如果太子真的露面了,说不定会引出大乱子。
清兵进入北京后,城里的人就惶惶不可终日,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是清兵七八月间离开前,除了儿童,要把全城的人都杀光。
这个传言并非无稽之谈。多尔衮占领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迁都北京。可是在迁都这个问题上,满族的王公贝勒们意见分歧很大,很多人留恋东北故土,反对迁都。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就是一个坚定的反对派。他公开扬言说,我们刚得到辽东的时候没有屠城,可是汉人杀了那么多八旗兵,现在应该趁这个机会杀光北京人,痛痛快快地报仇,然后冉派亲王或者郡王在这里驻守,大军退回山海关或盛京(今沈阳),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多尔衮坚决反对这样做,兄弟二人为此吵得很凶。多尔衮见难以说服阿济格他们,不得不搬出了皇太极,说皇太极生前留下话来,拿下北京后就要迁都,然后再图统天下。既然是先皇遗命,谁也不敢违抗,多尔衮当即拍板,决定迁都。
既然做出了决定,多尔衮立即付诸行动,以安定民心,平息谣言。他下令从盛京提取一百余万两白银及各种物资运到北京,大力修建残破的皇宫和城墙,还让辽沈地区的人民加快迁往北京。人们看出清人打算长住,京城的局势也就渐渐稳定下来。
同年八月二十日,年仅六岁的顺治帝在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护卫下从盛京启程。十月初一清晨,顺治帝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来到天坛宣读告天礼文,举行隆重的庆祝开国大典,正式宣告清王朝对中国的统治开始了。
两路夹攻
清朝入关初年,多尔衮位高权重,成了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诸王大臣给朝廷的奏本,都要先交给他过目。顺治帝进北京不久,便封他为叔父摄政王,还把他兴邦建国的功绩刻在石碑上,传之后世,后来又封他为皇父摄政王。他的权势至此达到极点,诸王不得与他平起平坐,他入朝时,还出现诸臣跪迎的场面。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废掉小皇帝自立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可是当时情势不容他有非分之想。清朝全国的兵力不过五六万人,而它的西面有虽然溃败但实力仍在的四十多万大顺军,南面有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