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9787806881842 ·条形码:9787806881842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走出傅雷家书:与傅聪对谈 |
|
|
|
走出傅雷家书:与傅聪对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9787806881842
·条形码:97878068818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合肥三原图书
内容简介 父亲说先要做人,然后才能做艺术家。艺术家的意思是要“通”,哲学、宗教、绘画、文学……一切都要通,而这做人里头,也包括了人的精神价值。……他最强调做人,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艺术,谈不上音乐,一切都谈不上。
我们还在捧读《傅雷家书》,家书中的傅聪却渐行渐远,已自成一“有”,只是从未忘记父亲早年的教诲: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在用钢琴语言聆悟音乐中寻求人的基本价值……书中精选傅聪先生与媒体和音乐界朋友的对谈,记录了他“师父领进门,修行靠本人”的艺术之路,让我们看到走出家书得以彰显的另一代人。
《走出傅雷家书-与傅聪对谈》为《傅聪:望七了!》的普及版,与《傅雷家书》共同昭示了“先做人,后成长”的准则。
编辑推荐 我父亲说的做人绝不是世俗概念的“做人”,什么要面面俱到啊,什么在社会上要怎么怎么样啊,等等。他说的做人,恰恰相反……是那种意思的做人(即“回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样的人),是在最高意义上做一个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
目录 引言
傅聪
代序
“他的一切经历,仿佛的另一个‘我’的经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心目中的傅聪
对谈录
成功并不等于成就
望七了
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
赤子之心是做人弹琴的准则
心甘情愿永远做音乐的奴隶
平静
不再是《傅雷家书》里的小孩子
轻灵的莫扎特 悲剧的莫扎特
莫扎特的嘲试 莫扎特的超越
四十年钢琴生涯
莫扎特的音乐是“是无艺术的艺术”
健康就是古典
我的成功就在不成功
赤子之心
中国人的气质 中国人的灵魂
更行更远
与傅聪谈音乐
附录
劫余家信
傅聪的成长
傅聪——来自远东的钢琴大师
文人的傲骨与生命的悲情
编后记
……
序言 ……你说的不错,孩子的长处短处都和我俩相像。侥幸的是他像我们的缺点还不多,程度上也轻浅一些。他有热情,有理想,有骨气,胸襟开阔,精神活跃,对真理和艺术忠诚不二,爱憎分明,但也能客观的分析原因,最后能宽恕人的缺点和弱点;他热爱祖国,以生为中国人而自豪,却并朱流于民族的自大狂。他意志极强(至少在艺术上),自信极强,而并未被成功冲昏头脑,自我批评的精神从未丧失,他对他的演奏很少满意,这是我最高兴的,艺术家就怕自满,自满是停滞的开端,也便是退步的开端。当然他还有许多缺点:主观太强,容易钻牛角尖,虽然事后他会醒悟,当时却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因此不免要走些弯路——主要是在旨乐方面;而人事方面也有这个毛病,往往凭冲动,不够冷静,不能克制一时的欲望。他的不会理财,问题就在于此。总之,他的性格非常复杂,有一大堆矛盾:说他悲观吧,他对人生倒也看得开看得透,并且还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他常常提的一句话)的傻劲;说他乐观吧,对人类的前途却也忧心忡忡。其实这些矛盾在我身_匕也照样存在。
文摘 从英国回来的傅聪,身着棕黄色中式丝绸外套,靠在沙发上温和而友善的笑着,半长的头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烟斗放在茶几上,似乎还有余热——他似乎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人。
虽然秋天刚刚到,傅聪却戴着毛线手套,不是因为冷,而是手病。对于一位钢琴家来说,多年的手病折磨,无疑是一场梦魇,幸而双手终于重新轻盈起来——那位医生可能以为只是挽救了一个病人的手指,却不知道同时为听众带来了福音。这位被《时代周刊》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钢琴诗人”,终于又可以自由弹奏。
九月二十八日傅聪已在长沙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十月二日将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独奏音乐会,十月十二日和十九日还分别在广州和上海举办独奏会。为了准备这些纪念父母逝世三十五周年的音乐会,也为了在准备音乐会前饱览梦寐以求的黄山美景,傅聪于九月中旬就飞到了北京。
写傅聪似乎不能不提他父亲傅雷和著名的《傅雷家书》,这本书让傅雷的家庭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知识分子家庭。今年是傅雷夫妇离世三十五周年。十月二日是农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的第二天,傅聪的这场演出也是对父母的一种追思。可能谁也说不清傅聪对这片土地怀有怎样的复杂情感。四年前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这位近十年未回国演出的钢琴家登台时,抚摸着钢琴停顿了许久,他流泪了!
傅聪的确善感,讲话低沉,语速缓慢;但说到激动处,嗓音会突然高亢起来,有时他又会突然间变得伤感,头靠在沙发上,沉重的喘气。他的弟弟,傅敏,一位特级教师,坐在一旁,身体前倾,眼睛关切的看着他哥哥,此情此景,令人难忘。
比赛和音乐是两回事杨:您这次回国演出,离上次已经有两年了,是不是感觉有些不同?
傅:我在英国是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环境里,非常安静。一回来就感觉这里充满了活力,非常强烈,以至于让我有一点害怕(笑)。现在中国人真是很能干,在世界各地,在美国,我都见到那么多聪明、有能力的中国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我相信。杨:这几年不少中国年轻人在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奖,比如李云迪、陈萨,还有郎朗,所以有一种说法:中国的钢琴世纪到来了,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傅:年轻一代好的钢琴家在中国已经很多很多,不仅有你刚才说的,国外还有一些非常不错的,比如安宁,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钢琴大赛上我听过,非常好,那次他拿第三,我认为应该拿第一。还有在波士顿的音乐学院我上大课的时候,有几个中国孩子真是精彩,技巧辉煌得不得了。
……
后记 早在两年前就准备出这本集子,无奈傅聪一直是个低调的人,除了演出或讲课外,极少抛头露面,向来不愿宣传自己,更不愿出什么集子。直到去年,我对他说:“你都快七十了,也是人生重要的一段。知道你自己没时间,也不会写什么,那么我把所收集的资料,出本集子,也是对你艺术生涯的一个小结,让大家看到几十年来,你是如何艺由己立,一步一步的奋斗过来。”为了顾念我多年来做这份工作的劳苦,他只好勉为其难的点头答应,但嘱告:“一定要慎之又慎!”他是个做事很负责的人,不仅审阅全稿,作了删改,还对如何出版,包括封面设计等一一顾到。
傅聪今年七十岁。古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生当我们时代,不要说七十,活过八十九十的,也大有人在,人生七十今不稀。然而毕竟七十了,在国际音乐舞台征战了半个世纪,从学钢琴那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对音乐艺术理想的追求,为了到达或者接近音乐艺术的理想境界,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全花在了钢琴上。勤奋练琴,人间罕见;热爱音乐,无人可比;执著的追求艺术境界,濒于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