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佛法在世间

2010-03-0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页码:32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802214971 ·条形码:97878022149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佛法在世间 去商家看看
佛法在世间 去商家看看

 佛法在世间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页码:32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802214971
·条形码:97878022149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佛法在世间》是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佛教研究的工作经验所编写的。《佛法在世间》共分21章,对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作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人间佛教”导论、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中国佛教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佛传统之反省、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兰州大学中文系卒业后在新疆劳动、工作10年。1974开始研习佛法。1913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72届政协常委。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70余名。 研究范围涵盖汉传、藏传、南传三系佛教及道教,主要长于佛教思想、佛教禅定学、佛教心理学、中国近现代佛教、道教炼养学、宋元明清道教,著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佛陀的智慧》、《新编佛教词典》、《道教之道》、《道教气功百问》、《佛教心理学》、《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中国道教史》(合著)、《道藏提要》(合著)等,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著述达六百余万言。
目录
第一章 佛言祖语说人间佛教
人类殊胜,人身难得
正命生活,得现法乐
报恩尽责,敦伦尽分
完善人格,即人而佛
佛法在世间,菩提向心求
布施奉献,利乐众生
化导众生,营造人间净土

第二章 “人间佛教”导论
契理与契机
人乘正法与现法喜乐
即人而佛、即世间而出世间之道
人间净土的建设及其他

第三章 人间佛教与佛法的出世间修证
出世间的修证不离人间
“不断烦恼,不修禅定”的弥勒比丘
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

第四章 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从太虚人生佛教到星云人间佛教
深符佛意的人间佛教
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
生活化的人间佛教
给人欢喜的人间佛教
人世进取的人间佛教
现代化的人间佛教
融和的人间佛教
事业化、制度化、大众化、国际化的人间佛教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贡献

第五章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
佛教理应承担社会责任
佛教的三重社会责任
在尽责任中了生死

第六章 佛弟子必爱国论
为佛弟子,必报国恩
国与教同兴衰

第七章 中国佛教的回顾与展望
厄难·复兴·转型
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教团、教义、社会功能的重建

第八章 中国佛传统之反省
中国佛教五大传统
传统佛教之积弊
反传统与保传统

第九章 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
陈旧模式及其积弊
传布方式及教制教产的改革
复古·革新·归源·外求
……
第十章 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
第十一章 近现代居士佛教
第十二章 寺院社会的功能及其建设
第十三章 佛法与现代文明
第十四章 佛学在文化重建中的使命
第十五章 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
第十六章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第十七章 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
第十八章 自我实现与自性成佛
第十九章 佛教与医学
第二十章 佛学与死亡学
第二十一章 佛教的临终关怀
附录
……
文摘 第二章 “人间佛教”导论
人乘正法与现法喜乐
  佛经中说,人是六道中唯一须靠自己劳动创造养活自己的种类。《金色王经》佛言:
  何苦为最重?所谓贫穷苦。
辛勤劳动,发展科技,创造财富,摆脱贫穷,过好物质生活,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乃世间的经济、政治等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过好物质生活起码是保证温饱的前提下,谐调人际关系,遵守伦理法则,过好伦理生活、精神生活,方能称得上名符其实的“人”,方有求道、解脱、成佛的高层次追求可言。佛教,便是人类经济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时,在当时全球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印度国土上生长出的智能之花。
从《阿含经》等原始教典看,佛陀对人过好物质生活、伦理生活一事十分重视,他不仅是一位教导人了生脱死、过好宗教生活的灵性导师,还是一位善于教导人过好世俗生活的生活导师,其对人伦政道的关心,对民
众生活的洞悉,及有关过好世俗生活之教诫的切实详备,有过于中国的孔子、孟子。
多部佛经中记载,佛陀多次教导在家弟子如何营生理财、和睦家庭、结交善友、奉事师长,过好人的生活,做好人善人,获得“现法喜乐”或“现法安乐”(现前的幸福安乐)。如《杂阿含经》卷四佛告婆罗门少年郁
伽迦,俗人在家应具足四法,得现法安、现法乐:
一、方便具足,掌握知识技术,从事农工商贸及服务社会等正当职业,精勤工作;
二、守护具足,善于爱惜、保护劳动所得的财物田产,不令亡失;
三、善知识具足,结交具有正见、德行的良师益友;
四、正命具足,善于理财,合理消费,不令人多出少、出多人少。
在获得现法安乐的基础上,具足正信、正戒、布施、智能,可获得后世的安乐。《长阿含经》等经所收《善生经》中,佛陀教导婆罗门种姓的青年善生:应远离酗酒、赌博、放荡、游乐、恶友、懒惰六种使财产家业
损耗的恶习,一一说明这些恶习的危害,并教导善生应每天奉事父母、妻子、师长、亲戚、僮仆、出家修道者六方,说明处理好这六种关系的法则。佛陀所示伦理之道,以双方互相爱敬(关爱、尊重)为本,强调双方各应尽其所负的伦理责任,无儒家“三纲”之封建性,在今天看来还能基本适用于现代社会。《玉耶女经》载,佛陀应弟子给孤独长者之请,为长者新娶的儿媳妇玉耶女说法,批评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贵而骄慢夫主,指出外貌美丽不足为美,心灵纯洁、行为端正方为真美,教导她如何做个好的妻子。对如何交友、尽良友之谊,佛陀也有详尽的开示。
佛陀伦理思想的重要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