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佛教入门:佛典入门

2010-03-04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页码:4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807525193/9787807525196 ·条形码:9787807525196 ·版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佛教入门:佛典入门 去商家看看
佛教入门:佛典入门 去商家看看

 佛教入门:佛典入门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页码:4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807525193/9787807525196
·条形码:97878075251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佛教入门系列丛书
·图书品牌:北京时代华语

内容简介 《佛教入门:佛典入门》内容简介: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佛教入门:佛典入门》所收佛籍,有原始佛教的经典,有部派佛教的佛经故事,还有大乘佛教的《法华》、《华严》、《维摩诘》等经的著名章节,可以说是纵贯佛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内容十分广泛,是一部难得的佛经选本。注释、题躞及导读文章通俗化、大众化,深入浅出,不仅适合对佛教有修学基础者的品味,一般的读者阅读也会趋入胜趣。
编辑推荐 《佛教入门:佛典入门》:学佛学什么?就是“纯净纯善”四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纯净,这是讲“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纯善,这是讲“行”。
目录

前言
阿含经
一、原始佛教圣典
(一)《阿含经》的成立
(二)《阿含经》的文学形式
(三)《阿含经》在我国的翻译
(四)《阿含经》的内容
(五)我国历史上对《阿含经》的科判
二、长阿含经
(一)游行经(初)
(二)弊宿经
(三)善生经
三、中阿含经
(一)七法品·水喻经
(二)业相应品·尼乾经
(三)晡利多品·罗摩经
(四)例品·箭喻经
(五)王相应品·说本经
四、杂阿含经
(一)(276经)难陀为比丘尼说六六法无常
(二)(405经)竞射门孔喻
(三)(784经)八邪道与八正道
(四)(785经)八圣道
(五)(786经)心向邪而违法
(六)(1172经)一箧四蛇喻
(七)(1196经)为梵天说法破邪见
(八)(1197经)佛陀双树林下般涅槃
五、增一阿含经
(一)等见品(第2经)流璃王灭释种本末因缘
(二)十不善品(第3经)弥勒出世
(三)大爱道般涅槃品(第9经)波斯匿王夜梦十事

本缘部佛经
一、佛本生故事、佛本行故事与因缘譬喻故事
(一)佛本行故事
(二)佛本生故事
(三)佛陀“十宿缘”说
(四)因缘譬喻故事
二、六度集经
(一)鹿王本生
(二)理家本生(鳖鱼、蛇与狐狸)
(三)兄(猕猴)本生
(四)童子本生(四姓害子)
(五)国王本生(猴王的故事)
(六)槃达龙王本生
(七)猕猴王本生
(八)那赖梵志本生
(九)镜面王经(镜面王本生)
三、生经
(一)佛说是我所经
(二)佛说野鸡经
(三)佛说坠珠著海中经
(四)佛说舅甥经
(五)佛说鳖喻经
四、太子须大孥经
太子须大拏经
五、佛说大意经
佛说大意经
六、佛说九色鹿经
佛说九色鹿经
七、佛本行集经
(一)游戏观嘱品
(二)昔与魔竞品(花像师与乌龟)
(三)五百比丘因缘品
(四)尸弃佛本生地品(鹿夫妇)
(五)婆提喇迦等因缘品(二头鸟)
八、佛所行赞
佛所行赞转法轮品(第十五)
九、佛说兴起行经
(一)佛说孙陀利宿缘经
(二)佛说背痛宿缘经
(三)佛说地婆达兜掷石缘经
(四)佛说食马麦宿缘经
十、大庄严论经
(一)难陀国王的故事
(二)三归依记趣
(三)作吉相的故事
(四)以酥换水的故事
(五)池中影的故事
……

法华经
华严经
维摩诘经
……
序言 本书作者英武仁者,是文殊院空林堂的戒子,受瑜伽居士菩萨戒。他一九五七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受业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和夫人马时芳先生,并问学于佛学大师梁在农(智慧法师)先生和密悟格西,汉藏佛学均有较深的造诣。在儒学上,他得到杨伯平、谢少华夫妇,何煜荣先生等耆宿的指点,通诸子,善诗词,深受我国著名佛学家、宗教家匝幂老法师喜爱,得授正信皈依,收为弟子赐名弘学。然而,英武仁者生不逢时,童年丧父,家道中落,由兄姐抚育成人。青年沉沦落拓,半世坎坷,饱经风霜。为生计所迫,而才华无所施展。近年来,文化学术界打破了以前的思想禁锢,英武仁者才枯木逢春。他毅然提前病退,荷担如来,迈开了他弘扬佛教文化的步履。
我于一九八七年认识英武仁者,钦佩他博学多闻、洞察社会的锐敏、预见的智慧、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我们成了朋友。我请他在空林佛学院任教,住在文殊院,宽霖大和尚还特地为他的寮房题写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中堂,以策励精进。他著述甚丰,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佛学概论》、《藏传佛教》两本书。这是他在空林佛学院的讲稿,在内部流通时,被一些佛学院校和大专院校相关的专业选为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深受好评。现在,他又将他在空林佛学院和宝光佛学院(四川佛学院前身)担任“佛教文学”课时的讲稿,补充内容而编撰成《佛典入门》一书,并嘱为序,我读后,有如下感想。
文摘 插图:


关于五蕴的理论,《杂阿含经》卷1-3有比较集中的论述。《杂阿含经》卷1第22经中,佛告诉劫波说:
“当观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纽,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
五蕴的组合,显现了世界和生命。五蕴不论在时间、空间上,还是形态上,都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中阿含经》中说:“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也就是说,五蕴组成的世界和生命,不受任何意识支配,不是常处不变的。由五蕴论而提出了“无我”说,婆罗门教讲宇宙有“大我”,个人有“小我”,“我”是宇宙和个人的“灵魂”。原始佛教认为“我”是不存在的,反对世界由“我”主宰,诸法中也“无我”。但是,五蕴中包含了有所谓“灵魂”的内容,如行、受、想、识四蕴,被称为“名”,称五蕴为“名色”,它有时与识并称,因为识在名色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实际上并没有否定“灵魂”,也没有把现在的人与虚构的“灵魂”加以区别。另外,佛教把三世的生命分为“生有”(托胎时受生时一刹那),“死有”(生死之间)和“中有”(死后到转生之间的生命),“中有”则被很多人称之为“灵魂”或者相当于“灵魂”。人就是从“生有”至“死有”,从“死有”而至“中有”,从“中有”至“生有”,又从“生有”至“死有”,如此次第辗转生死,轮回不已,从而以体证一切皆空。
5.《阿含经》的政治思想内容
在《增一阿含经》卷26中佛陀曾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佛是人间的哲人而不是神,因此在卷31中更具体地提出:“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的主张。他对政治的关.怀,不是“止于言”,而是“起而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