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武士道

2010-02-01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页码:14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807132779 ·条形码:97878071327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武士道 去商家看看
武士道 去商家看看

 武士道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页码:14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807132779
·条形码:97878071327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武士道》一书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农学家、国际政治活动家新渡户稻造的代表作。作者写作《武士道》的目的是为了向外国人介绍日本武士道的真相,希望澄清外界对于日本武士道的误解。《武士道》是一部日本人自己对武士道精神进行全面诠释的学术著作,尽管作者在书中竭力美化武士道精神,但是从他的描述中依然可以看出武士道精神虚伪、偏执、残忍的实质。
作者简介 新渡户稻造(1862—1933):日本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国际政治活动家、基督教信徒。早年毕业于札幌农学校,曾先后赴美、德留学。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1918年任东京女子大学第一任校长。《武士道》时期最为著名的一部著作,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日本精神和伦理学的权威。1984年发行的日本银行券5000日元上及印有其肖像。
媒体推荐 书评
《武士道》一书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农学家、国际政治活动家新渡户稻造的代表作。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向外国人介绍日本武士道的真相,希望澄清外界对于日本武士道的误解。该书是一部日本人自己对武士道精神进行全面诠释的学术著作,尽管作者在书中竭力美化武士道精神,但是从他的描述中依然可以看出武士道精神虚伪、偏执、残忍的实质。

编辑推荐 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完成于1899年,最初是作者为使外国人更多地了解日本而用英文所作的。该书一经面市,不仅在西方国家引起强烈反响,风靡一时,更成为日本精神文化的经典之作。该书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武士道的起源、特质及其影响和未来,为日本国民性和军国主义找到了思想源头。虽然作者对于武士道的一些行为和做法找了各种解释和理由试图说服读者,但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其中很多说词是极为牵强和难以令人信服的。
目录
日本武士道的历史 宗建新序言第一章 武士道自成伦理系统第二章 武士道的起源第三章 正义或节义第四章 勇气——大胆和忍耐的精神第五章 仁——恻隐之心第六章 礼节第七章 诚实与真诚第八章 荣誉第九章 忠诚第十章 武士的教育与训练第十一章 自制第十二章 自杀与报仇第十三章 刀——武士之魂第十四章 女性的训练与地位第十五章 武士道的影响第十六章 武士道仍然存在?第十七章 武士道的未来
……
序言 大约十年前,我在著名的比利时法学家德拉维勒叶(M.de LaVeleye)家中做客数日,在一次闲聊中谈到宗教问题,这位备受尊崇的教授问我:“你的意思是说,你在求学过程中,从来没有上过宗教课程?”当他听到我的答案是“并没有上过宗教课程”时,突然神情诧异地顿了一下,然后用我难以轻易忘怀的声音说:“没有宗教?那你们的道德教育如何传授?”这个问题让我愣了一下,我没有办法立刻回答。我在童年时期学习到的道德观念,并非来自学校教育,而且直到我开始能够分析自己对与错的观念如何形成时,我才发现自己深受武士道的影响。
促成我写这本书的直接原因,是我太太。总是问我一些问题,要我告诉她,为什么某些想法和习俗会在日本广为流行。
我试图为德拉维勒叶和太太的疑问找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结果发现,如果不先了解封建制度和武士道,那么现代日本的道德思想源头终将是个谜。
由于长期卧病,我放下了手边原有的工作,反而有时间把日常对话中的问答整理成册,公诸大众。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了我年轻时,也就是封建制度仍然盛行时,所学习和听到的观念。
有鉴于荷恩(Lafcadio Hearn)和佛莱瑟夫人(Mrs.HLlgtlFraser)以及沙托爵士(Sir Ernest Satow)和张伯伦教授(Basil HallChamberlain)的先例,用英文撰写任何有关日本的题材,事实上都是不怎么讨好的。我惟一比他们占优势之处,是我可以用个人的立场,对西方所质疑的日本文化提出辩解,而这些知名的作家则只能就他们的认知提出见解。我常想:“如果我有他们的语言能力,就可以用更流利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日本文化!”不过,对一个以非母语发表论述的人来说,能够让读者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许就该知足了。
在本书中,我试图用欧洲历史和文学中的类似例子,来说明我的论点,相信这将有助于外国读者进一步了解我所讨论的主题。
如果有人认为,我对于宗教问题或宗教工作者的引喻有所失当,那绝非我的本意,我对于基督教本身的态度不容质疑。目前教会传教的方法和形式让原本浅显的基督教义暖昧难懂。关于这点,我实在难以苟同。我相信基督及他透过《新约圣经》所传递的信仰,那是我心中的法则,尤有甚者,我相信神也透过所谓的《旧约圣经》,把他的信仰传递至每个人和每个国家——不论他们是不是犹太人,信不信基督教。至于我对于宗教的其他认知,我想就不必在此向读者赘述了。
在这篇序言的最后,我想要对我的朋友哈修恩(Anna C.Hartshome)表达感激之意,因为她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文摘 书摘武士精神就像樱花一样,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但武士精神并未像其他已经灭绝的古老植物那样,被细心保存在干燥植物标本集里,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它仍然存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出力与美。即使它并没有具体的形象或形式,但是它形成的氛围却随时提醒我们,它强大的魔法仍然影响着我们。尽管促成武士精神形成并茁壮的种种社会现象早巳消失,但这些曾经一度大放光明的遥远星星,至今仍然释放光芒照耀着我们。而源自于封建制度的武士精神也一样,即使它的母体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光芒仍然为我们照亮道德之路。我很高兴能以柏克的语言来讨论武士精神这个主题,因为柏克曾经为早巳被人遗忘的欧洲历史典范,写下一页感人的赞叹诗篇。 本书要讨论的,是西方对于远东所欠缺的一项认识,因为就连米勒(George Miller)博士这样的饱学之士都曾经毫不犹豫地指出:在东方古国,乃至于现代的东方,武士精神或是类似的思想体系从未存在过。。然而,这样的无知或许是可以原谅的,因为米勒博士那本书第三版出版时,恰好是培里将军敲开日本闭关之门的同一年。十多年之后,也就是日本封建制度濒临瓦解之际,正在撰写《资本论》的马克思,呼吁他的读者注意封建制度社会和政治机制的研究,而当时只有在日本才有活生生的例证。在此,我希望西方的历史和道德学学生,能够留意现代日本武士精神的研究。 尽管我从比较欧洲与日本的封建制度和骑士(武士)精神的历史探究切入,但这却不是本书的主要目的。我的企图是首先点出日本武士精神的起源,其次说明它的特色和教条,再者讨论它对大众的影响,最后则是探究它的持续影响。在这些要点当中,第一部分会很简略,否则读者可能会陷入日本历史的崎岖道路中;第二部分将有比较大的篇幅,因为学习国际伦理和比较人性学的学生,对于这部分的讨论可能比较有兴趣;至于其余的部分则可能包括一些我个人的推论。 我先前粗略地使用骑士精神“chivalry”来取代的日本字,其实并非骑马的人才必须遵从的体系。日文里的“武士道”(Bu-shi-do),字面的意思是骑士打仗的方法,也就是贵族武士在日常生活与职业上应该注意的事项,简单地说,就是“武士的戒律”,所谓武士阶级的高尚义务。在说明了武士道的字面意义之后,我现在才能以原文来使用它。当然,使用原文还有其他的理由,那就是有人建议我,教授这样定义明确、独特,而且具有地方特色,甚至已经有灭绝危机的一种思想体系,必须为它独一无二的面貌加上一个标签:如此一来,这个具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