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页码:9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04850461 ·条形码:97875048504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我的大学(附赠光盘1张) |
|
|
|
我的大学(附赠光盘1张)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页码:9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04850461
·条形码:97875048504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随身听名著
·外文书名:My university
内容简介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三部,完成于1922年。小说描绘了阿列克谢十六岁至二十岁在喀山的生活。他抱着上大学的希望来到喀山,但很快就意识到穷人上大学仅仅是幻想。他为了谋生,去当码头工人,在面包作坊里干活……。残酷的生活使他最为深切地体会到人性被压抑直至毁灭的痛苦,并能自觉与工人群众一道为生存和解放而斗争。
编辑推荐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作品记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时,阿瘳沙带着梦想,背井离乡,去喀山求学。艰苦的生活逼迫他不得不日夜劳碌奔波。在沙俄军队大杂院里,在船上,同下层劳动人民一起,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及思想者们一起,与艰苦的生活做着顽强的抗争。他想尽一切办法读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在这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里,他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最终成长的一个坚定的战士。
序言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政论家和文艺批评家。高尔基出身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市,父母早亡,寄养在外祖父家,十余岁出外独自谋生。19世纪末开始从事创作,作品多反映俄罗斯下层市民的痛苦和欲望。20世纪初,他参加革命运动,创作了《母亲》这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作。十月革命后高尔基的思想一度出现波动,列宁的被刺促使他重新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一边,写出了一系列深刻剖析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品,例如长篇小说《阿尔塔莫夫家的事业》(1925),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他的作品在对社会心理及底层人情的揭示方面,贡献尤为突出。
《我的大学》是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三部,完成于1922年。小说描绘了阿列克谢16岁至20岁在喀山的生活。他抱着上大学的希望来到喀山,但很快就意识到穷人上大学仅仅是幻想。他住在贫民窟里,为了谋生,去当码头工人,也曾在面包作坊里干活。残酷的生活现实磨炼了他的品格,使他深切地体会到人性被压抑直至毁灭的痛苦,并能自觉与工人群众一道为生存和解放而斗争。由大学生和满怀革命热情的青年组成的秘密小组成了阿列克谢的“社会大学”。总体而言,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19世纪80年代沙俄复杂的政治、思想背景,尤其是民粹派思想对阿列克谢的深刻影响。他虽然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却成为了积极探求生活真理的不妥协的青年。
文摘 终于,我去喀山大学学习了①,就这么回事儿。
一个叫尼古拉·叶夫列伊诺夫的中学生激起了我上大学的念头。他是个很讨人喜欢的青年,长得也很英俊,一双眼睛像女人般温柔可爱。他那时跟我住在同一幢楼里,因为常见我手里拿着书,就留意起我来,我们就这样相识了。没多久,叶夫列伊诺夫竞总想让我承认这一点:我有“研究科学的特殊才能”。
“你天生就是块搞科学的料。”他说道,潇洒地甩甩他那马鬃般的长发。
那时我还什么都不懂,就算是只家兔,也能服务于科学。可叶夫列伊诺夫成功地使我相信:我这样的青年正是各个大学所需要的。自然而然地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的掌故又被搬了出来。叶夫列伊诺夫又说,如果我去了喀山的话,可以住在他家,用秋冬两季学完中学课程,再“随便”把几门考试应付过去(他就是这么说的:“随便!”)。到了大学里,我就可以领到助学金,只要五年时间,我就能成为“学者”了。这一切在他看来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那时的叶夫列伊诺夫才十九岁,又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一考完试就回家了。两周之后,我也跟着上了路。
年迈的外祖母为我送别时,劝告我说:
“你可别再对人乱发火了!你总爱发火,变得又凶、又傲慢!这都是从你外祖父那儿学来的,可你看看你外祖父,成了个什么样子!这苦命的老头子,活了几十年,竟变成个傻子。你得记住:上帝不评判人的对错,魔鬼才专爱此道!再见啦,唉……”
几滴无奈的眼泪沿着她松弛的面颊淌了下来。她抹了抹,又说道:
“咱们再也见不着啦!你这不安稳的孩子,要远走高飞啦,而我呢,却时日不多……”
这几年来,我常不在亲爱的外祖母身边,甚至很少见到她。想到此刻就要同她诀别,同这个和我血肉相连、善良体贴的老人诀别,我一时也不禁悲从中来。
我站在船尾,一直望着她,她就站在码头边儿上,一手画着十字,一手不住地拿起那条旧披肩的角儿,擦自己的脸和那双总是流露着温柔和慈爱的黑眼睛。
于是,我来到了这座半鞑靼式的城市,住进了一所平房中的一间小屋。这所平房孤零零地矗立在一条窄巷尽头的土坡上。房子其中的一堵墙正对着一片火灾后的荒地,荒地上杂草丛生;一堆砖瓦房舍的废墟,隆起在苦艾、牛蒡、马蓼的杂草丛和接骨木的灌木林里,废墟下面是个大地窖。游荡的野狗就生在那里,也埋葬在那里。我绝不会忘记这个大地窖,它是我上过的第一所大学。
叶夫列伊诺夫的妈妈,仅依赖一点微薄的抚恤金勉强度日,拉扯着两个儿子。刚开始到他家的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