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书籍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人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和谐,其作用是巨大的和公认的,这种影响可以跨越国界,跨越历史,跨越文化。世界各国在测算文化国力时,国人阅读情况都被纳入其指标,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键词:
活动、选择书目、指导方法、活动形式
正文:
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奠定良好的思想品质基础,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保证,是动力。但在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中,教师习惯于用细密的规范、制度约束学生,用枯燥的说理教育学生,力图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情操和行为。这样的德育,学生从中享受不到道德学习的愉悦感,自然也难以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道德内化。教育的完整功能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感受道德的高尚,完成道德的学习与内化。泰戈尔说得好:“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想道德教育也亦然。而在读书过程中净化学生的灵魂就是一种“水的载歌载舞”。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儿童阅读的传统,但如今,我国的儿童阅读却存在大量不利因素。调查显示,83%的家长不能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家长望望子成龙,求成心切,过早地让孩子接触一些与其年龄特征不相适应、儿童也不感兴趣的文字,再加上功利性的极限的儿童潜能开发、天才教育,剥夺了儿童阅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读书兴趣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自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从个人爱好出发选择了各个活动组,刚一来到“童乐书吧”,孩子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是坐到位子上尽情读书一小时就算活动结束了。我们告诉孩子们,读书活动不只是默默地看书,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回家也能读,活动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既然是实践活动,我们就要让读书也“活”起来。
一 选择书目“活”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把你戕害。”(菲尔丁)“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叔本华)“不好的读物,就象一扇沾满油污的窗户,透过窗户,什么也看不清。”(苏霍姆林斯基)好书应该具备一种精神层面的内容,讲求一种精神格调、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在书目的选择上,我们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些好书,让他们知道哪些书迫切的需要我们去读。每次活动我们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读书目录,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给他们提供一些好书:天文、地理、历史、人物传记、儿童小说、散文、诗歌等都让学生涉猎。另一方面,在上课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的对学生讲解一些课外书籍中的生动情节,来吸引学生,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知道,读好书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享受。如今,《我们爱科学》、《世界八大奇迹》、《十万个为什么》《天方夜谭》,名人传记系列丛书,杨红樱校园小说,郑渊洁童话系列,,《英雄人物故事》等书已经成为孩子们普遍爱看的书。“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因此在选择书目上要范围广些。
二 活动形式“活”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我们的读书指导课就力求教会学生阅读。当然,也只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才能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1.给学生讲解默读要领,学习速度技巧,应当能够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长句的完整部分的意思。不掌握这些能力,思维就会变的迟钝,思考力好像在许许多多的死胡同面前停顿下来。
2.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有效利用读书笔记本,把它分成若干份,写人、写景、写物分开摘抄,开辟生字栏,把读书中遇到的生字查字典记下来,既扩大了识字量,又增加了词语积累。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3.学生可以自由借阅图书馆的书,一周内读完,下次活动时归还,使好书流动开来,让学生走入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4.召开读书交流会,让他们把读书的心得与伙伴们交流。把书的精彩处讲出来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5.带领他们制作好书推荐卡,把推荐理由写清楚,把作家的相关信息摘录下来。
6. 用彩笔、卡纸和丝线绘制精美的书签,让学生爱上书,会读书。
此外还上名著导读课,即选一本各年级均适合看的书进行读书指导,分析人物形象,讨论人物性格,等学生都读完这本书后,分角色演其中的情节,使读书活动妙趣横生。
三 读书方法“活”
书吧在读书方法的指导上不拘于默读,还安排一定的朗读,倡导沉静心灵,回归慢读、精读与博雅式的阅读,,组织分年级读,分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的朗读活动。同时也安排一些读故事、读片段、读名言、读报纸、读表演台词等练习,锻炼参与者的胆量,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让“绿色阅读”伴随着儿童们“快乐成长”,让孩子们在这种阅读中,去分享,去品味,去体验读书的快乐。
四 书籍来源“活”
2006年4月,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6年我国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为48.7%,并且阅读水准不高,浅读、泛读成为潮流,而需要想象、需要思想的深阅读正在被人们一点一点地丢弃。和发达国家相比,欧美国家人均年图书消费量是16本,日本是18本,挪威人均年图书消费是80美元。根据调查,2005年我国人均购书量是4.85册,而新疆仅仅是4本。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相比,人均图书购买力有着60~80元的差距。鉴于此,我们教育活动组的成员不能只停留在读图书馆的书上,现代书籍名目繁多,知识类的还在不断更新,所以要舍得买书,家里要有藏书,图书馆的书大多是经典之作,新出的好书也有很多读的价值,应该大方地拿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换阅读。这样,新书旧书,你的我的,学校的自己的传阅开来,读书的兴趣也就浓了,而且次次都有新鲜感。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作为兴趣知识类的“童乐书吧”活动组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使他们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有了灵活的活动内容,学生在此就能学得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