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现在班里有一部分学生开始逐渐的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但是个人对升学的期望值与本身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会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及行为表现。
课代表晶对我说,她一直在努力学习数学,还请了家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学不会,成绩老是上不来,特别是到了初三,她感觉到越来越听不懂了,非常苦恼。
巧在日记里说,她看见父母每日的辛勤劳作,受尽别人的眼色,看到父母为了她而劳苦奔波的时候,就特别的辛酸,老是想好好学习,也一直在刻苦拼搏,可是总是成绩平平,没有丝毫起色,非常痛苦。
良、昊阳、嘉威、天宇等都是班里的才子,但是他们的成绩老是忽上忽下,努力了就考出好了成绩,但是一考好后,就会放纵自己,开始把打游戏当做放松自己奖赏自己的理由,导致下次考试要落后好多。
针对这些情况,我分析了一下,可以归为两类:
一类是力不从心。 这类学生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也为自己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学习勤奋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这类学生多集中于女生,她们常为自己的成绩不能提高而苦恼不已。原因在于这类学生其一:智力因素相对不佳;其二,对问题的反应能力、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其三: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类推的能力相对较差;其四:没有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好好保护,小心细致地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指导他们确立正确适合的目标,切忌打击他们。应适时提供一些学习的小窍门及方法,想办法解决她们心理压力大及不自信的心理。
第二类是心理浮躁 。这类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对于学习是恒心不足,情绪波动比较大,学习的态度随心情变动,常会显露出自以为是,浮躁的学习情绪,故成绩起伏较大。成绩掉下来后,就更会自暴自弃,最终一坠千丈。
那对于这类学生一定要跟踪的比较及时,适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多做对话工作,并和家长配合进行帮助,否则也会让我们感到心痛。
无论如何,帮助孩子们升入高中,实现他们的理想是我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