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网找东西,看到这样几句话:一流教师退居幕后,把课堂留给学生,成就学生。二流教师走向台前,把课堂变成舞台,展示自己。三流教师控制课堂,在封闭的顺畅中把书教完。
读后不禁问自己:你属于几流教师呢?
其实,这也是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往往控制欲比较强,他们要的是把课上完,把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之后会注意提高自己,会比较在意自己课堂上的表现。往往很多老师到了这里就停滞不前了,往往是说自己课讲的如何,从没有考虑过学生学的怎么样。智慧用心的教师会再前进一步,完全的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这不仅仅是观念,更需要一种教育的智慧。课堂不是你退、想退就能退的。
这又是一种观念和思想,一种课堂教学观和学生观。心里关注什么,就会给自己一个定级。心里仅仅是知识,那么课堂就只能仅仅传授知识;心里装自己,那么课堂就会处处表现自己;心里有学生,课堂就会留给学生,以发展学生为要。
我们不妨常常审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学中是否很在意自己的教学预设,然后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如行云流水般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从不关注学生的有效参与,不关注学生的交流和生成?
课堂上,你眼中的学生有哪些,是不是没一个学生都在你的眼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课堂上调皮的、经常给我们找麻烦的学生是不是常常时时记挂心间。师生的对话是否仅仅限于哪些优秀的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是看客还是参与者?
自己的关注点在自己步步精心设计的环节上,还是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是否有效利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资源,也包括那些错误资源。
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化学习,不同思维、不同学习习惯,是否正确面对了学生间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学习思维上的差异,是否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上不断的另类不曾预约的精彩?
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预设,合理调整自己原定的教学进程,让一切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
多对自己问几个是否,然后自己就会对自己是几流教师有一些眉目了。
新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我们都已十分清楚,课改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自己智慧一些,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追问自己的课堂定位,在每一节中主动践行,相信一定会成为一个一流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