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激“灵感”,妙笔才生花
最近,学生琼问我:“老师,我写作文有时候洋洋洒洒上千言还意犹未尽,有时候苦思冥想半天却还难以下笔。这是为什么呢?写不出来的时候是不是因为灵感没上来呀?”
我一听,还真服了她——为她的善于思考、分析和总结。的确,写作文如果没有灵感,就真的写不出题材新颖、逻辑严密、文采飞扬、引起读者共鸣的好文章!
看来,“灵感”真是个好东西。那么,“灵感”又是什么呢?它是指在文艺创作或科技研究活动中由于经验和知识的长期积累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人在某一特定情况下的心灵感应。是潜藏在大脑中的一种无形的、抽象的东西。通俗地说,灵感就是“开窍”。
有人认为聪明的人才会产生灵感,我认为并不完全是这样。就拿这位同学来说吧,同是一个人,为什么她有时候开窍,有时候就不开窍呢?还有,大多数同学记叙文写得比议论文好,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两个问题可以综合到一起来回答——这位同学一写起来就“洋洋洒洒上千言”的文章大多就是记叙文,因为这种文体平时练得比较多(询问得知),从小学到中学,不知练了多少次,写多了,熟能生巧,下笔就如行云流水;其次是生活中接触到的事情比较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由此可见,文章的好坏,与我们平时下功夫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激发灵感。如果说灵感是一株含苞待放的玫瑰,那么,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才能让她绽放异香!
徜徉在古今中外的文化长河中,你会发现,每一位文学家的大作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我国晋朝的大文学家左思,幼时专攻书法,却学无所成;后又致力于弹琴,成绩依旧平平。他的父亲对他失去了信心,曾对朋友说:“左思的智力、才能还赶不上我呢!”听了这话,左思受了很大刺激。于是他便发奋苦读,立志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他经过十多年之久的阅读、构思、酝酿,终于写成了使“洛阳纸贵”的《三都赋》。感动了中外人士的话剧《茶馆》、小说《骆驼祥子》,也是老舍先生从几十年积累的生活素材中提炼出来的。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年轻时曾经练笔达七年之久。人们只知道他的大作脍炙人口,却没有看到他勤奋苦读,挥汗疾书的情形。还有巴尔扎克、契诃夫、托尔斯泰等,这些大文学家,他们为能产生创作灵感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
灵感是深山里的奇葩,只有不辞劳苦的人,才能得到它。我们写作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深厚的阅读积淀,没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苦学苦练,就不能在写作时突发“灵感”,使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