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测验时,碰到了这样一道题:
仿照例文写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等学生做完试卷交上来,我重点检查上述仿写一题。我看到的情况足以让我大吃一惊,有死搬硬套的,只是把原句中的“沙地”改成了其它地方,把“西瓜”换成了其它东西,把“猹”变成了另外的一只什么动物;有把外貌和动作只写了一句话的,如:可爱的妹妹正在吃苹果;有干脆没写的,只等着老师告诉我怎样写。分析这种情况,看得出来,这部分学生根本就没什么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该怎样写,暴露出了严重的言之无物的问题,更谈不上言之有序、言之有美了。
我意识到,要想让学生言之有“物”,应该先来个言之有“导”,继而做到言之有“序”,最后达到言之有“美”。我决定专门抽出一节课来指导学生写好这段话。
首先,明确文段主题,解决写什么。我让学生默读例文,明确例文主要写什么环境下谁在做什么。最后概括出文段的主题——月夜看瓜刺猹的少年。
其次,明确文段写作顺序,解决怎样写,怎样写美。引导学生理清顺序:美丽的海边月夜——少年的外貌——勇敢地刺猹护瓜;让学生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样景物,从 哪几方面写外貌,标出少年刺猹的动作词。
第三,确定好自己仿写的主题。我告诉学生,此时,必须确定你要写谁?他在干什么?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我的耐心启发之下,学生的思路逐步打开,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好多写作的对象,如:操场上踢毽子的女孩子、教室里埋头读书的同学、深夜伏案备课的老师、烈日下指挥交通的警察、马路边熟练修车的老爷爷、灯下专心织毛衣的妈妈------
一番启发,一番思考,学生开始第二次仿写。
王珂力的《深夜伏案备课的老师》
风萧瑟,夜语绝。留得孤身伴明月。办公室里,一位中等身材,四十岁模样的女老师坐在写字台前。那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炯炯有神目光,总是那么和善。她仍在伏案备课。那本不知被做过多少次“手术”的语文课本(指课本使用过多年,修复过好多次),正在被哗哗地翻着。那一支笔,正走出一首首优美的乐曲,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字如一大群蚂蚁似的扑向书去。满眼血丝的老师,没有半点休息的意思,抖了抖精神,又拿起了另一本书------灯阑珊,人萧索,埋头备课未停歇。
方怡的《深夜伏案备课的老师》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高大的身影,慈祥的面庞,又一次温暖我心房。老师端坐在椅子上,左手拿书,右手握笔,正在本子上奋笔疾书------
天宇的《烈日下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
烈日当头,阳光毒辣,暴晒的水泥路热气蒸腾,气温已高达39摄氏度。一位二十来岁的警察叔叔,头戴大沿帽,身穿短袖衫。虽已汗流浃背,但仍挥舞着双臂,一丝不苟地指挥和疏导着交通。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滚下来,叔叔用白手套抹了一把,不以为意,立正、转体,敬礼------
------
写作,因指导而精彩。同学们的二度仿写,让我感动、让我吃惊。是啊,孩子们不会写,写出来的东西稚嫩、粗糙,有时候主要是缺少老师必要的指导,只要老师的指导及时、到位,那么,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