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业专攻 潜心修行
——徐州学习心得之五
戴建荣
7月17日下午
这是7月17日下午的报告,主讲戴建荣,主题《浅吟低唱古诗》。于老师的得意弟子之一。戴老师算是出名比较早的,而且是出名后再拜师,不满于现有的成绩,追求更高的境界。诸弟子中,算是一个佼佼者。
从戴老师的口中得知于老师有两句话颇让我感叹:第一句是“哇,这是我的最爱”。这句话总是出现在生活中的诸多细小的地方,有人请于老师吃饭,无论哪一道菜,上来后,于老师总会有这样一句感叹。于是就有有心者记住了于老师喜欢吃什么菜。可是次数多了才发现,原来于老师的最爱有好多。这句话,就是一种鼓励,对点菜者的一种赞许。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第二句话是“不把课文朗读的声情并茂,我决不开讲”。这是一种工作的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严谨而认真,更是一种操守。
下午的报告让我感慨颇多。无论是于老师还是戴老师,都有一样的做法,那就是让课堂多一些生活的情趣。这首先需要老师有情趣,如果一个老师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那么教学必然就是了无生气的。我们每天一样都是在同样的生活中度过,我们就应该让生活变得精彩一些,这当然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更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我从戴老师对古诗的研究中看出来了,课堂的高度与深度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一节课能否让听课的老师看出来,老师是否站在了一个制高点,是否能够通过一节课展现出文化的气息。戴老师喜欢古诗,我也一样喜欢。但是,和戴老师比起来,我似乎还缺少更为精深的钻研。戴老师关注古诗文的文字内容,同样更懂得把作品放在语境中去品析,即便是一个标点,也能够读出诗歌内在的灵秀之气。只有能够感受到这一点,才能算是真的懂得了一篇作品,理解了作品的精髓。因为,一篇作品的灵气就是它的真气!
这两天听讲座,无论是刘敏威还是戴建荣,我都能感受到要把一件事做好做精就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而这个前提必然是要让自己朝着某一个方向进行纵深的研究。我在这方面也深有感触,曾经接受过普通话专家的指导,自己的普通话一开口,就能被专家一下子捕捉到一些字音的发音有拖音现象,甚至有发音不到位的问题。这就是专家,做学问要做好,首先就要把工作做细,做扎实。要想学到真功夫就不能半瓶子,一定要专攻,要有精通的专业老师指导。做教师也是一样,自己再努力,高人的指点依然是重要的,有时候努力了许多年,就差那么一“点”了。
说实话,每一次听讲座,我都会有一种感叹,包括自己做讲座。每个老师自己都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也很精彩。而不同人的区别就在于这些故事过去之后,都到哪里去了?有人说作报告的人缺少思想的升华,其实不然,我依然坚持,能给人最大收获的不是我们说了多少富有哲理的话,而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或者故事给了别人多少启迪。因为我们不是在用自己的思想去征服别人的大脑。
也因此,我能理智的从戴老师的报告中有选择的去明白,老师开展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是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异,必然要因各自的条件来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许有些人激动过了,却不会思考自己该如何脚踏实地的走自己的路。
一个人的路,只有靠自己的双脚才能走出自己的精彩!
杨然
7月17日晚
晚上的报告是来自新乡的杨然,主题《且学 且思 且行》,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说不尽的故事,每个成长起来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这些往往奠定了一个人的基础和行走的方式、态度。
我历来不喜欢把听报告的内容罗列出来,多数都是把自己的感想和启迪写出来。别人的道路是属于个人的,而自己走的只是自己的路。我只能在这种反思与对照中寻找自己要做的事。
杨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一些思考。其实,回顾自己的工作,也一样有许多感慨。说到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其实,玩是最主要的。一个老师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经常玩,那么他们就会和老师亲近,这种课下的短时间相处,有时候比课堂的学习更容易拉近距离,让学生更容易跟着一个老师走下去。
说到老师给了学生什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学生从我们身边离开的时候,我们给了学生什么?他们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他们哪些可以带走?哪些又带不走?哪些有用哪些又没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要不断的去寻求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他们懂得珍惜。
说到上课,我想起许多自己上课、听课的经历,许多老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精华,而且体现课堂的深度,总是喜欢在阅读课上第二课时。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第一个环节怎么导入。我们总是听惯了一些精彩的导入充满了诗意,然而,这一切似乎有些别扭,因为乍一听就能感受到,这似乎应该放在第一课时更好。但是老师们却总喜欢这样展示。如此的一种导入倒不如一句简单的“我们继续学习”来得直接,来得更精确,来得更有效率。可是,现在却少见了第二节课听写生字,落实检查上节课的基础知识的导入。如果这样做,是不是就不精彩了呢?我想未必。精彩的导入,不是简单的听写检查,却可以为本节课设置更多的铺垫啊,把每个环节更有效的联系起来,不是时髦人嘴里的“高效”吗?
我喜欢原生态的课。原生态不是像灌木丛或者乱蓬,而是一种带有不事雕琢的天然美。这种美是一种朴素的美,更是一种精巧的美。这种课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状态,老师的基本功和学生的自然生长都没有刻意,犹如行云流水,风过河面涟漪层层。好课,就应该是这样把那一层层厚厚的脂粉去掉,讲一节课还原到一个完全凭借其自身的美而打动人的境界,就像苏轼说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或者李白说的“天然去雕饰”的出水芙蓉。这也将是我追寻的境界。
我们经常会夸赞一个人有思想。我对思想的理解似乎有些高,我认为思想应该是有核心的一系列观点,而且是一个系统的、有理论和实践支撑起来的体系。所以,思想不是谁都有的,绝大多数的人所有的不过是一些零碎的观点或者看法罢了。思想,是一个人一生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未必每个人都能完成这样一个过程。也许,这更应该成为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由此我想到了关于风格的问题。教学总是会提到某个人的风格。风格岂是那么容易就有的?一个人的风格靠得是年复一年的积累,更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实践展现出来的。这里面有教师的个人修养和魅力,更有一个老师的教育理念在支撑。而不是上了三两节课就说有了自己的风格,这是不靠谱的。风格应该都是独特的,是属于个人的。我想,我还没有自己的风格,因为我的积淀还很薄。如果以后有人这样评价我,我希望自己的风格是没有风格,或者说是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某一个风格。因为不同的课型,就不可能有一样的风格。这是内容决定形式的问题。
我们好多人往往会把一些概念混淆,弄不清最基本的东西就去谈论什么空中楼阁的话题。这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就拿信仰和信念来说吧。我们很多人都会有一种信念,信念是在实现某种短期目标时所产生的一个想法,而且是表面的。而真生深层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长期让一个人能够用一生去实践的,才是信仰。信仰更带有一种宗教性。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因为,信仰必定带来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全身心的投入到他所从事的事业之中。
一旦有了信仰,就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了。而有了信仰的人,也必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也一定会有自己的道场,成佛布道的。
以上算是我这半天的启迪与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