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起,我就带领孩子们学习小古文,坚持至今。
小古文的确小,一句仅有三四个字,一篇仅有几十个字。但的确又是古文,“之乎者也”常常出现在字里行间。
本以为一年级的孩子读小古文会很拗口,但是出乎意料,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读上个三四遍,孩子们就会背了。
现在,孩子开始接触篇幅较长的小古文了。学习《南辕北辙》,孩子们觉得有难度了。
今者臣来,有人于太大行(远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这么拗口的古文,我领读了几遍,孩子们读起来还是有些费劲,看来不能像以前读“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那样,靠遍数多让孩子们达到诵读,理解意思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能一板一眼地翻译吗?太乏味了,孩子们会不喜欢的。要让小古文的学习充满趣味儿!
我告诉孩子们,这篇小古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臣看到有个人要去楚国,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这个大臣很奇怪,问他问什么往北走?那个人的理由可多啦!他夸自己的马好,夸自己带的路费多,还夸自己的车夫驾驶技术高。
听完我的故事,孩子们读起来兴致高了许多,但读了两遍,又乏了。
我又想了一招儿:演。
我对孩子们说:“现在我就是那个楚人了”,我拖过一张椅子,说:“这是我的马。”
孩子们哈哈大笑,我表情夸张地说:“吾马良。”孩子们笑得更开心了。
我一本正经地说:“别笑啊,听懂我说什么了吗?”
孩子们纷纷嚷嚷:“你夸你的马好!”
我背起一个书包,说:“这是我去楚国的背包,好吃好喝带的可不少!”我的话又引来孩子们的一阵大笑,我故作神秘地说:“谁来夸夸我带的东西。”
我的话语刚落,孩子们就喊起来:“汝用多!”
我笑了,表情更夸张地说:“对,对,吾用多。”
我说:“现在我要招聘一位车夫,请问,驾车技术高超的前来报名。”
孩子们纷纷举手,我选来一位,说:“现在你就是我的车夫,也就是我的御者。”我又问全班学生:“谁能从这篇小古文中找一个句子,替我夸夸我的车夫。”
在短暂地沉默之后,孩子们找到了“吾御者善”这句话。
......
接下来,我和孩子们进行了小小的话剧表演,我扮演楚人,孩子们扮演大臣。
孩子们兴致盎然,不多大会儿功夫,就背下来这篇小古文。很多孩子们觉得不过瘾,回到家后,让父母和自己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这只是学习一篇小古文的过程,每周,我都会带领孩子学习两篇小古文。没有哪项制度要求我必须这样做,只是心里的一种感觉:历史大浪淘沙,让很多古文化古文字消失殆尽。唯独古汉语绵延千载,直到今天,它是一条母亲河,承载汉民族的智慧之源、文化之源,成为今天的我们赖以支撑的精神家园。
带领孩子们走进文言文诵读的天地,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经典汉语之门,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子。我会坚持,亦会等到见证奇迹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