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后反思
语文课讲时间长了,总觉得不会教课了,感到乱。总想在文中找出一句高屋建瓴的句子,围绕这一句能把整篇文章都能讲透,讲清。问题是自己不是大家,钻研文本的能力有限,找的这个句子很辛苦。《老王》这一课中切入点正好有一句能带动全文的“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围绕这一句中的三个词幸运者 不幸者 愧怍,文章讲起来更是顺心顺手。
1、老王的不幸表现在:无组织 、无健康、无亲人、无尊严、无住所。
2、杨绛的不幸表现在:无健康、无自由、无尊严。(主题阅读印有《干校六记》学生能总结出三点。)
3、幸运者指的是谁?其实,在那段非人的历史里,没有谁是幸运的。不存在幸与不幸。如果非要比对两人的幸与不幸的话,老王比杨绛在政治上幸运——自由,但老王在经济上比杨绛不幸——穷困潦倒。老王死了是不幸的,杨绛活着是幸运的。最后一句可以改为“一个不幸之中相对有幸的人,对于不幸者的愧怍之情。
4、杨绛为什么对老王愧怍?先从他们的点点滴滴的交往中来看出他们的善良。这些事件学生都能找出来,都能看到他们的关系亲密。但当老王给杨绛送香油和鸡蛋时,杨绛的言谈举止与这份感情极不相称。她没有让老王进屋坐坐,喝杯茶;当老王颤巍巍地离开她家的时候也没有搀扶一下,更没有抽空去看老王。直到10多天后,偶然碰上老李才得知老王已经去世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杨绛当时就处在“惊吓”之中。当杨绛打开门的一刹那,她看到老王是这样的:“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就是死人的模样!谁见了这样的模样都会害怕,除了亲人之外。杨绛自然不例外。在吃惊的状态下,她的思维和感觉就紊乱了,致使她的言行就异于平常了,一切都是无意识的本能反应。从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强笑”“新鲜大鸡蛋”“我不是要钱”和前面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对比分析。老王在临死前要什么呢?杨绛不知道,只知道老王需要钱。她根本不知道,一个将死之人,要钱干什么呀?老王在病入膏肓的情况下,没有让老李捎带香油和鸡蛋,而是亲自去送,就是为了在临终前再看她一眼。对老王来说这是生死之别。一个人在弥留之际,最想见的人是谁?自然是她的亲人。而杨绛因害怕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多年后她的愧怍。
讲完这篇文章后我思路很清楚,学生顺着你的问题也理解了文章重点。由此感到讲课必须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自己必须吃透,才能给学生讲清楚。讲课之前自己有思路,多查阅资料,看名家课堂实录,真正理解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