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篮球打了针?
案例:篮球一直静静地躺在书桌下面,谁也没有动它,但今天老公去拿时却发现上面插着一个球针,拔下来之后发现打气口已经合不拢了,也就是说篮球报废了,我们自然心疼,几百块钱的篮球还没玩几天就呜呼了,谁给篮球打了一针?而且插在它的屁股上一直没有拔掉呢?
案例分析:依据常用的排除法原则,这件事肯定是儿子干的。老公刚休假回来不具备作案时间;妈妈对篮球不感兴趣,也不知晓怎么打气放气的原理,自然不会动它。目标集中到儿子身上,他喜欢动手,而且妈妈亲眼看见他拿着球针在篮球身上做着实验。给篮球打针的人就是儿子!
初审:儿子放学时,我们直接问他篮球的事情,他很爽快地说,自己是给篮球打了针,但是他拔下来了。我们无言以对,儿子打气的时候是在放暑假,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忘记是很正常的,当然他肯定是忘记拔掉了,如果强行让儿子承认就是他的错,他自然有怨气,但是,错就是错,不能以一句“算了”来敷衍。看来案件要侦破还需绕弯。
再审:编故事——小猴子LEO的故事
妈妈:我们来讲小猴子LEO的故事吧。
儿子:太好了,我先说。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猴子,他的名字叫LEO。
妈妈:LEO是一只又聪明又喜欢动脑的孩子,他帮助大家解决了很多的难题,大家非常喜欢他。
爸爸:暑假到了,LEO要和妈妈一起去看望爸爸了。LEO想,我给爸爸带什么过去呢?
儿子:LEO一眼看到了爸爸给自己买的篮球,对,就带个篮球去和爸爸一起玩,想起和爸爸曾经一起打篮球的情景,太美好了。
妈妈:可是,篮球又大又圆不好带啊!
爸爸:这个自然难不倒爱动脑筋的LEO,他眼睛一转,有了!
儿子:Leo拿起球针扎到了篮球的屁股上,很快篮球就瘪了下去,看,这个问题不是解决了嘛。
妈妈:妈妈说,我们拿着这么多的行李,如果再带上篮球多麻烦,再说爸爸那里有篮球,所以我们不要带了。
儿子:LEO很失望,但是也没有办法,于是,他把篮球放到了一个角落里,跟着妈妈出门了。
爸爸:可怜篮球就这样静静地躺着,他大声地喊着:“主人,我身上还有针呢?救救我。”
妈妈:可是,LEO着急和妈妈赶车。他……
儿子:忘了。
我们哈哈大笑,儿子终于承认了,原来是他忘了拔针,这下他终于想起来了。
审判结果:奖励儿子写一篇作文《谁给篮球打了针》
其实,失去一个篮球我们固然心疼,但是让儿子认识到气针的原理和不拔气针造成的结果,我觉得对儿子来说也是一种收获和学习,面对错误,我们要把重心放在认识上,只有认识,才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