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每一点改变喝彩
唐正(化名)刚刚入学不到半个月,已经“声名显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最早知道他的大名,他的“劣迹斑斑”也神速地吸引了政教老师的敏感”慧眼”。
唐正是一个问题不小的初一新生。
那天课间,在狭窄的楼道,唐正卖力地对着墙壁踢着一个瘪篮球,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声伴随许多新生的“声嘶力竭”的叫好声,让往常平静的课间化作沸腾的海洋。
我制止了唐正,几句不咸不淡的训话被上课铃声打断。但我记住了唐正,记住他那立正哈腰的机械姿势和冷漠得难以走近的眼神。
学初班里的几次打架他都是主角,竟然在班里抽烟,课堂上跟老师顶撞,甚至公开辱骂老师。多次停课,办公室里面壁思过,频繁地请家长,这样的重复曾经伴随唐正整个的小学阶段,这样的重复还在许多人的无奈中延续着。
这是一个威力不小的“定时炸弹”,而且要潜伏三年,随时可能“引爆”更大的危害。
我和班主任刘老师交流:有时我们的职业就像重症监护室里的护士,孩子带着一身病来了,我们没有灵丹妙药,但也决不能拔掉吸氧管——“临终”的关怀更是一种职业的道德。
我找唐正谈心,选择了上课时间,在操场边一个树荫下。这两天唐正比较安生,给“谈心”增加了几分真诚。
我打听唐正小学时候的两次“辉煌经历”——跟老师的冲突。
唐正黯然的眼睛突然有了一点亮色,甚至略带炫耀地讲了起来。
“第一次是上体育课,老师的口令我没听到,他骂我,把我往队伍外面拽。我也急了,就旁边找了块砖头,砸到他的手臂上。后来其他老师跑过来把我们拉开,我请了家长到学校道歉。”
“还有一次,自习课我在教室打闹,被检查的教导主任狠狠地批评,我犟嘴,他气的让我站教室外面,我不去,他就拉我。我也急了,拿起将桌上的花盆砸在他身上……”
我还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唐正这样的年龄就有如此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在他讲述过程中,我始终微笑着认真地听,努力表现出对他真诚的接纳。
“如果让你选择,学习最棒和打架最棒,你选哪个?”我没头脑地问。
显然一愣,唐正嗫喏道:“学习最棒”。
“我能理解你,你想努力可对自己缺少一点信心;你想被老师同学关注,可找不到吸引别人的优势。你挺真诚的。”
唐正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着说:“你在我眼里是新的。过去不能代表现在,现在可以设计未来,重新开始好吗?”
唐正仍然是机械地哈着腰低着头说“谢谢老师”。
没有打算一次家常的谈心能够带来唐正的改变,唐正还是大错也犯,小错不断。学校再次请来他同样无奈的家长,我反复告诫家长,一定尽快带孩子看心理医生。
我最终不知道家长是否按我的要求去做了,但他确实有明显的改变,感受最深的是每次见到我,他都会微笑着问“老师好”,我也会认真地回问——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接纳。
唐正屡教不改的毛病我不再有兴趣,我关注他每一点小小的前进,为他每一点进步感到快乐,并把这种快乐表现出来。
比如间操他做得很认真,我就走近他微笑着表扬:做的好,很棒!
校门口执勤,他每次都要走近我问好,我每次都说:真早,不迟到就是优秀;
接连几天没人反映唐正犯过什么错,我会把他叫到办公室赞一通,捎带帮我干点“小活”,小人家也乐此不疲。
唐正真的变了,接纳与关注变作神奇的力量,让曾经的“定时炸弹”一点点自我引燃排爆,一点点消弭。
那次,男厕所校工刚刚修好便池铁皮挡板,再一次被学生恶意地踢坏了两个,我在升旗仪式上讲事情的恶劣影响,并忽悠说政教处已经有了怀疑对象。
我找来唐正接受任务——上厕所的时候做侦查。一天的时间,就把事情搞了个水落石出。唐正向我汇报的时候一脸的幸福。我及时引导:凭着他的聪明,他会把学习搞上去的。
唐正说自己在努力,期末的时候会让我看到变化。
我的又一次喝彩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