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三)
——“前言”部分
向小林老师致敬
小林老师是有10年教育经验的骨干教师,他主要从事以科学课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但是他决定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从中不难看出,小林老师不想被动地等待学生成长,而是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才是教师的职责、学校的职能、教育存在的意义。
小林老师不但有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教育智慧。他的班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危机,他不但机智地化解掉,并以此作为教育契机,在自己的教室里构筑了“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目标。
危机来自一个叫彻也的孩子。有一天早上,彻也哭闹着“学校不快乐”,怎么也不肯进教室。彻也的表现让小林老师大吃一惊,“彻也是一个快乐向上的学生”啊!更没想到的是好多学生纷纷与彻也相呼应:“学校是个令人讨厌的地方!”
怎么办?换作是我,肯定是讲道理,用大量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要不,换个角度,从道德入手,讲父母的艰辛,不要辜负父母的殷切期盼等等。总之,看似把问题解决了,其实是压下去了。
小林老师,却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解决办法。他不用“怎么办”的思维,而是从”为什么”入手。例如,他试探着问“为什么觉得学校不快乐呢?”答案是“老师太严厉了!”小林老师温情地写了一首诗。学生又不满意了:“小林老师作为老师还是不够格的”、“因为小林老师太温和了”。小林老师此时明白了一年级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太严厉了或者太温和了都是不够格的”。
如果再次换作我,此时此刻肯定又是一番大道理出炉。小林老师却再次让人钦佩。
他认为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根本原因是学生年龄小,看问题从自我出发,与实际生活不相符合。他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他深刻了解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为频繁、最为紧密的,因此第一步的就是培养班上的学生成为能向同伴“直率地要求帮助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他把活动“与人交往”拓展到“与物交往”;“与人交往”的对象扩大到学生的父母、亲人、社区公民等。
小林老师的教室体现了一种无论什么时候学生都能向人求助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学生能够安心学习的氛围,它能使教室里的关系变得融洽 。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雷夫老师基于信任而创造的第56号教室。
小林老师的努力成效显著,孩子们在教室里的状态极佳,学习气氛轻松意洽。
也许我们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小林老师从教的是小学一年级,就应该处处做到耐心、细致。那么,我们能不能学习他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呢?不贸然的从“怎么办”出发,而是静心地找到“为什么”,是不是能真正地解决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