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做个有思考力的教师——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所感作文

2018-11-08 
做个有思考力的教师韩素静——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所感和学生的交往,我一向依靠情感作为媒介,因为我面对的是活

做个有思考力的教师

韩素静

                                ——读《今天怎样做教师》所感

和学生的交往,我一向依靠情感作为媒介,因为我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这样做,我受到了学生的喜欢,也从来没有质疑过。但,当我读过王晓春老师的书籍的时候,我才猛然醒悟:原来,教育不只是只有感情的投入,教育,需要情感,更需要科学。

读王晓春老师的书,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他在拼命强调科学的重要性。他这样说:“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法太简单,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献爱心’。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之,爱心感动不了的,就更加严厉地管理,再不管事的,只好借助于家长的手‘修理’。没有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能用这种方式工作,比如发火,比如评比,比如罚抄作业,比如不让回家,比如给家长告状……这属于‘非研究型’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这是‘管理孩子’。”

这些话,都在震撼着我。在王晓春老师的眼里,教师只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教育只靠激情燃烧是不行的,在这些之外,教育者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还要有真正的专业素养,就如医生,必须针对不同的病人开出不同的药方。

尽管我对王晓春老师“贬低”“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的方法不太认可,但我们不得不相信:教育,需要情感,但又不仅仅只需要情感。

王晓春老师的书在改变着人的思维。以往,遇到一个难题,大多数人的第一个感觉是“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但王晓春老师教给我们另一种思维方式:面对问题,首先要想的不是“怎么办”,而是“为什么”。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这样去研究。例如,有学生明知道上课开小差是错误的,但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地开小差,这时候,老师就不只是一味地说教,一味地制止,而是要分析他开小差的原因,只有这样的分析,才能找到学生开小差的根本,找到了根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出那剂适合的“药方”。

例如,学生背书背不下来,多数教师的直观想法是她肯定没有认真去背。但,除了没有主观上的努力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孩子的智力类型与别人不同,这不是主观上的努力,而是客观上的差异。教师只有了解了这客观上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寻找适合这个孩子的方法,而不只是让他努力努力再努力!

除了思维方式外,王晓春老师还在在教我们科学地看待教育。他告诉我们要区别开“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以前,我们总在喊着“爱”学生,似乎“不爱”,就是最大的失职,你的学生不优秀,那是你的爱的剂量和浓度不够,假如有足够的爱,石头也能融化。真的是这样吗?不,教师也是人,教师一定要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教师也有不爱学生的权利,但是,教师必须尊重所有的学生,在人格上,他们都有受到尊重的权利。

科学地看待教育还在对成功的界定上。以往,我们总觉得成功的标准只有一条:要么是分数排名是第一第二,要么是有多少学生考上了高一级的学府。当王老师告诉我们,教育上的成功要因人而异,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成功的标准就应该不同。有些孩子能让他出类拔萃才是成功,而有些孩子能让他自食其力就是成功;有些孩子能让他成为守法公民就是成功;而有些孩子能做到他在学校这段时间不被公安局抓走就是成功。孩子基础不一样,对成功的评价也就不一样,这,就是一种科学的评判方式,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人。

王晓春老师的思考充满了理性。例如,当学生犯了错误时,王晓春老师这样对学生说:“我没有要求你必须听我所有的话,我的话分为两类:一类是提示学校的规定,学生应该遵守的规矩,这类话,你必须听,因为这不是我个人的要求,我是代表学校在说话;除此之外我跟你说的话,就都只是我个人的建议,仅供你参考,你完全可以不听。”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界限。

再例如,面对班级内值日时的偷懒现象,王晓春老师并不极力主张学生主动多找活干。因为班级内的活都有人负责,而干分内的活,这是基本要求。如果老师鼓励和表扬学生多找活干,那肯定就有部分学生借此可以不干活,到最后,当所有劳动就都压到了觉悟高、习惯好的学生身上,这是公不公平的,而且到最后恐怕连他们都不爱劳动了,那才是失败。

当面对学生早恋的时候,他建议老师首先要寻找孩子情感需要的源头,帮助孩子找到正常情感寄托,让他的感情得到合理满足。他对学生这样说:“你有权喜欢另一个人,你可以喜欢她,但不可以影响她。如果你给人家带来不愉快,那实际上你喜欢的不是人家,而只是你自己。”

课堂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也是评价一个班级是否优秀的标准,能否遵守课堂纪律很多时候也是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但是,纪律好的班级就真的是优秀班级吗?纪律好的学生就等于优秀学生吗?很多时候,纪律也是双刃剑,过于严格的纪律会压抑人的智慧,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要能有起码的保证作用,粗线条就可以了。乱固然不好,但压抑学生创造性同样不好。淡化纪律,实行“底线纪律”,这便是王老师对我们的忠告。

这些充满理性的思考,都在告诉我们: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除了情感的付出,我们更要科学而理性对待,用专业的方式去思考事情的源头,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