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汝果欲教课,功夫在课外——李镇西《荷塘月色》课堂实录片段赏析作文

2018-11-05 
读李镇西老师《荷塘月色》课堂实录,其中有一处讲解“通感”修辞手法的片段,十分精彩,且赏析于下,与大家分享。一
 

    读李镇西老师《荷塘月色》课堂实录,其中有一处讲解“通感”修辞手法的片段,十分精彩,且赏析于下,与大家分享。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不急于解答。
    其实,老师心里应该很清楚,讲解点到了,但他却有意不动声色,把思考权和话语权交给学生。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是。
    很显然,这里用到了比喻修辞,但请注意比喻二字最终是由学生说出来的;老师的问题是“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这是一个不露痕迹的引导。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接下来,老师继续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寻找本体与喻体的共同点,这一步既是要让学生了解比喻的精妙,同时又是为了引出“通感”这个较生僻的修辞。“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显现出老师深湛的专业功底,这一句要言不烦,深入浅出,学生接受起来一定轻松自如。注意“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这里又多了一样信息——钱钟书,热爱文学的老师总是会利用一切机会将课内与课外连线,让死气沉沉的概念鲜活流动的背景中。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通感并不好懂,如果在此大讲一通通感的定义,再让学生记下来,其结果一定是费了时间,不见效果。老师的办法是在此避重就轻,不去和概念纠缠,而是巧举文学作品中的例子,让学生得到“通感”的实象。从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多么的丰厚。后面和学生之间的戏语,看似随意,却都有独运的匠心闪现其间。   
    小小一个通感,做出了大大的一篇文章来。从这里我悟到: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深度来源于教师;教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绝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而应切实地落于实处,见到实效;更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站在博览群书,俯视文本的高度方能引领学生学有所获。试想一下,老师若没有对文学作品的广泛阅读,对“通感”手法的透彻领悟,怎可能如此驾轻就熟,谈笑间,疑惑灰飞烟灭呢?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汝果欲教课,功夫在课外啊!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