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为他们“终身的拐杖”
从初一开始,我就告诉我的学生:你们不要把我当成你们终身的“拐杖”,要学会“自己找饭吃。”孩子们觉得老师有点不尽人情。
确实,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但我认为,不能全盘包揽,唯恐学生不会,面面俱到地设计问题、质疑、讲析、练习、巩固,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穷于“奔波”,使自己和学生都觉得身心疲惫。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堂精彩的“表演”课》,颇受启示。
文章中说,英美教育专家来北京某校听课,一位老名教师从容授了一节课。这一节课堪称完美:教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教态从容,板书流畅、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相当有水平。引入、讲析、提问、练习、巩固,每一个教学环节安排得井然有序,且不乏精彩。下课后老师露出笑容,学生个个欣悦,中方陪同的教育部领导也颔首赞许。到了会议室,中方人员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中方人员问:为什么?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这让我更加明确:在孩子们学习的路上,我们尽心尽力、想方设法的讲解,却成了他们的学习的依靠。他们把掌握知识认为主要靠老师。所以,我们不能成为他们的“拐杖”,这样会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天性,不能主动地探索、质疑、解惑,不利于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自觉习惯的培养。
比如:在预习的课文字词的时候,我认为不能把本文的字词全部罗列出来,告诉学生,这是“需要你掌握的”。而应让学生自己找出本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这使他自己认识到这是“我应该自己掌握的”,自己明确“我掌握了多少”,“我还有多少不理解”。因为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同,他们找到的字词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多,有的少,但这是他自己劳动的结果,他们内心会有成就感的。这样把“要我预习”逐渐变成“我要预习,培养了学生自学习能力和习惯。如果学生实在不会,可以让他们把这问题带到课堂上,带着交流合作的教学环节中,与同学和老师一同解决。
我们现在正在致力于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培养,但我们也要掌握适时适度的问题。如:在把握课文的结构、中心、人物、情感、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学习环节中,先让学生自主勾画、圈点、批注,鼓励学生自己质疑解难;经过一定时间和本人的努力后,解决不了的再让同桌之间合作;同桌之间都解决不了的,在小组中合作;小组中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班级交流解决。这样在自己勾画、圈点、批注、质疑解难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与同桌、小组成员、班级成员合作中尝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我们千万不能把问题过早或过多地交流合作,让学生忘却了自主学习,一遇到困难就想到同学和老师,把我们当成了他们学习的拐杖,一旦离开就觉得无所适从。
记得前几年听钱梦龙老师的讲座,他说初中语文老师应做到:初一时,把学生扶上马;初二时送一程;等到初三时,让学生自己扬鞭策马。如果我们始终做他们拐杖,等到初三时,他们离不开我们,想扬鞭策马时,为时已完了。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不能成为他们“终身的拐杖”!
后续:注意另一类“拐杖”。现在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料非常多,这也可能变成另类“拐杖”。我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处理字词的时候,不用字、词典,而是用什么“三点一测”、“课文全解”等资料,因为那里把字词整理得非常全面了,学生抄写下来就可以了。在分析课文时,有的学生就把这些资料上的分析抄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更有甚者,直接看着这些资料上的分析来发言,不动脑、动笔自己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