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说明文 >

抗日山3000字作文

2017-01-21 
抗日山3000字作文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于1942年7月落成。烈士墓751座,安葬着8

抗日山3000字作文

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于1942年7月落成。烈士墓751座,安葬着800多位烈士的忠骨,墓碑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并跻身“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行列。

抗日山,是中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烈士陵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兴建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抗日烈士陵园。陵园内不但安葬着八路军抗日烈士,也安葬着新四军抗日烈士,不但有中国抗日军人的纪念碑,也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里,不但有共产党抗日烈士的专题介绍,也有国民党抗日烈士的事迹陈列。她座落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西部抗日山上,海拔173米,陵园依山而建,背山面水,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由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碑、纪念亭、纪念堂、纪念馆、碑廊、国防园和东西两大墓群组成,总面积24万平方米。

抗日山烈士陵园,自1941年7月,由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在原马鞍山上破土兴建,至1944年7月7日初步建成,共建有1486座烈士坟墓,安葬着1626余位烈士的忠骨,9座大型纪念碑上镌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山自然更名为抗日山,陵园亦自然而称为抗日山烈士陵园。

抗日山烈士陵园共分为八个坡段,每个坡段均建有不同风格的纪念建筑物,通过363级石砌台阶可直达山顶第八坡段。抗日山烈士陵园第一坡段为花岗岩块石铺设的大型集会广场,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可一次性容纳近万人开展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

陵园的第二坡段,西为革命烈士纪念馆,东为碑廊。革命烈士纪念馆,1973年11月建成,原建筑面积795平方米,2001年续建450平方米,共1245平方米。设四个展厅,展线面积1160平方米。陵园第二坡段东面是建筑面积达1400平方米,明清建筑风格的碑廊,镶嵌着200余统高2米、宽0.6米黑色花岗石抛光镌刻的各级领导人、知名人士为纪念抗日烈士而题写的诗、词。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座落在陵园的第三坡段,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三师团以上干部一行51人,由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率领,从苏北盐阜区乘船出发,计划到赣榆县柘汪口登陆,然后从陆路赴延安学习。船行到赣榆县小沙村东部海面,与日寇巡逻艇相遇,发生战斗,敌我双方各牺牲数十人;后来干部队伍在我滨海警备团及当地军民接应下胜利登陆。此役我方阵亡将士有: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及夫人,团政治处主任吴毅、张友来、军实科长曹云等16人。烈士冢墓碑前,分别有陈毅元帅和陈士榘上将的亲笔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

搜狗百科搜索词条编辑词条收藏分享申诉登录首页精彩百科任务用户企业百科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添加义项收藏分享抗日山风景区编辑词条

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抗日山风景区,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景区占地2000多亩,依山而建,大小景点有20余处。主体景观抗日山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气势恢弘,景色秀丽,巍巍壮观,是全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

快速导航所获荣誉中文名称抗日山风景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地理位置连云港市赣榆区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目
录1简介2抗日山烈士陵园小沙东海战烈士冢汉斯·希伯纪念碑与金野博纪念碑符竹庭烈士墓滨海军区抗战烈士纪念塔3所获荣誉1简介编辑

抗日山,是中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烈士陵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兴建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抗日烈士陵园。陵园内不但安葬着八路军抗日烈士,也安葬着新四军抗日烈士,不但有中国抗日军人的纪念碑,也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里,不但有共产党抗日烈士的专题介绍,也有国民党抗日烈士的事迹陈列。她座落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西部抗日山上,海拔173米,陵园依山而建,背山面水,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由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碑、纪念亭、纪念堂、纪念馆、碑廊、国防园和东西两大墓群组成,总面积24万平方米。

2抗日山烈士陵园编辑

抗日山烈士陵园,自1941年7月,由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在原马鞍山上破土兴建,至1944年7月7日初步建成,共建有1486座烈士坟墓,安葬着1626余位烈士的忠骨,9座大型纪念碑上镌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山自然更名为抗日山,陵园亦自然而称为抗日山烈士陵园。

抗日山烈士陵园共分为八个坡段,每个坡段均建有不同风格的纪念建筑物,通过363级石砌台阶可直达山顶第八坡段。抗日山烈士陵园第一坡段为花岗岩块石铺设的大型集会广场,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可一次性容纳近万人开展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

陵园的第二坡段,西为革命烈士纪念馆,东为碑廊。革命烈士纪念馆,1973年11月建成,原建筑面积795平方米,2001年续建450平方米,共1245平方米。设四个展厅,展线面积1160平方米。陵园第二坡段东面是建筑面积达1400平方米,明清建筑风格的碑廊,镶嵌着200余统高2米、宽0.6米黑色花岗石抛光镌刻的各级领导人、知名人士为纪念抗日烈士而题写的诗、词。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座落在陵园的第三坡段,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三师团以上干部一行51人,由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率领,从苏北盐阜区乘船出发,计划到赣榆县柘汪口登陆,然后从陆路赴延安学习。船行到赣榆县小沙村东部海面,与日寇巡逻艇相遇,发生战斗,敌我双方各牺牲数十人;后来干部队伍在我滨海警备团及当地军民接应下胜利登陆。此役我方阵亡将士有: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及夫人,团政治处主任吴毅、张友来、军实科长曹云等16人。烈士冢墓碑前,分别有陈毅元帅和陈士榘上将的亲笔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

汉斯·希伯纪念碑与金野博纪念碑

汉斯·希伯纪念碑与金野博纪念碑同在陵园的第四坡段。汉斯·希伯(1897-1941),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著名作家兼太平洋国际学会记者。1925年、1932年两次到中国,倡导成立反侵略阵线。全面抗战爆发后,不断发表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并多方筹款购买药品支援新四军。1938年到延安采访,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39年到新四军军部,与叶挺、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会见,撰写了大量文章,向全世界报道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战的事迹,1941年9月到达山东滨海区,与罗荣桓、朱瑞、黎玉等领导人会见并随军采访,11月30日在沂南县大青山壮烈牺牲。被誉为身着八路军军装,拿起武器与日寇侵略者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欧洲第一人。因汉期·希伯的遗体当时安葬在沂南獾子沟,1943年八路军滨海军区在抗日山上为其立碑,以志纪念。汉斯·希伯纪念碑为一子弹形建筑,用花岗石雕制,系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所立。碑南刻:“国际友人希伯同志纪念碑”,北面刻有罗荣桓、黎玉、肖华所题挽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碑左另立一通卧碑,用雪花白大理石制成,碑文为希伯生平。地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金野博(1919-1944),日本国本州秋田县人,1939年春被征入伍,5月随部侵华,8月2日到山东梁山“扫荡”被俘,在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工作人员的感化教育下,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反动本质,毅然参加八路军,任反战同盟鲁中支部支部长,从事反战活动。1943年夏,到赣榆、日照等县做反战工作。1944年春被日伪军逮捕,后被秘密杀害。1991年4月,赣榆县人民政府为其在抗日山烈士陵园第四坡段建立纪念碑。金野博纪念碑为一手榴弹形建筑,用花岗石雕制,碑刻为:“日本国友人金野博同志纪念碑”,碑右另立一通雪花白大理石卧碑,碑文为金野博同陵园的第五坡段为符竹庭烈士墓。符竹庭,江西省广昌县人,1912年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参加红军并入党,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6年12月由红1军团2师政治部主任调任红4军团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9月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1938年9月,与肖华率八路军东进挺进部队进抵山东,先后创建了冀鲁边、鲁西、滨海等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调任115师教导2旅政委,率部东进滨海区,组织指挥了著名的青口战役、海陵反“蚕食”、郯城、赣榆等战役。对巩固和发展滨海抗日根据地作出巨大的贡献。1943年3月,实施党的一元化领导,符竹庭任中共山东滨海区党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委。1943年11月26日,在粉碎日寇“扫荡”中不幸壮烈牺牲,遗体葬在抗日山烈士陵园第五坡段,墓为六角亭式建筑,由灰色花岗石砌成。墓的南面镶着符竹庭的铜像,原像为115师兼《山东画报》摄影记者郝世保1942年所摄,杨工程师熔炼30余千克子弹壳铸成。1947年2月被国民党军队用机枪打坏,1955年重铸。符竹庭墓的东面是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所题《挽词》:“十六年的革命生活,未曾有一日放下杀敌武器,历尽险山恶水,万里长征,艰苦奋战,坚持敌后,其忠于人民革命事业,弥久愈坚;果敢顽强,英勇壮烈;确是我黄帝子孙,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面是中共滨海区委员会所撰《悼文》,北面是滨海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所撰《墓志铭》,西北面是滨海专署专员谢辉、滨海区参议会参议长高赞非所撰《挽词》,东南面是《赣榆战役经过》,为滨海军区政治部所撰。为纪念符竹庭烈士,1945年11月26日-1950年1月,赣榆县曾更名竹庭县。

志生平。

陵园的第六坡段为滨海军区抗战烈士纪念塔,是一座花岗石雕刻的大炮形建筑,炮口直指蓝天。塔基部镌刻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参议长杨希文的挽词,以及1942-1943年内的战绩和900多位烈士的英名。1942年春,在抗日烈士纪念塔即将落成之际,教2旅政治部又从文件箱中获得烈士花名册一本,为使烈士英名不被淹没,能与青史并传千古,于是又动工兴建了第七坡段抗日烈士纪念堂和纪念碑,于1943年7月7日落成。纪念堂为延安窑洞式建筑,共5间,总面积130平方米。纪念堂东西走廊的两端各有一长碑,为抗日烈士纪念塔建成时新发现之烈士英名录。堂前广场正中立有一刺刀形状的纪念塔,用整块花岗岩建造。塔南面的铭文为“烈士英名垂千古”,西面是烈士英名录,东面为抗日烈士纪念塔续序,北面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所作《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诗。顶峰抗日烈士纪念塔于1941年7月7日动工兴建,1942年7月7日落成。时任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山东战工会主席黎玉以及肖华、陈士榘、谷牧、符竹庭等党政军领导人参加了落成典礼。纪念塔为正四面体,边长1.45米,高14米,四级底座用地产花岗岩砌成,四角塔柱为整块青灰色花岗岩刻槽磨圆加工而成,塔顶为地球造型,地球造型上矗立着铸铁八路军战士戎装像,一手执旗,一手持枪,面向东南方。纪念塔南面为塔铭:“抗日烈士纪念塔”,北面为《抗日烈士纪念塔序文》,东、西两面为烈士英名录,均由原八路军山东纵队2旅1团团长、著名军旅书法家武中奇书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