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鲁迅和民族文化,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高中作文,全文共计12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他是一个战士。他是一个以笔为枪,甘为孺子牛的战士。
民族沉浮中,他承受着敌人的打压摧残,在纸上挥洒着英雄样的嬉笑怒骂。情系神州,一半铸成博爱,剩下的五分凝成华章,剑眉一挑就是中华脊梁!
这,就是鲁迅。
鲁迅是一团烈焰,印象中他好像无时无刻不在燃烧。当他以略显平静的笔调叙述祥林嫂的遭遇,却也无不透露出炽热的火花。他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祥林嫂,看着她从”宁撞桌角,不事二夫“的贞烈沦为”目光呆滞,惧归怕神“的痴儿。桌案前的鲁迅心也在滴血,他不光在写一个祥林嫂,而是看到了一群群这样的中国民众啊!正如他笔下的祥林嫂无法反抗封建的迫害,仅凭他与他的笔如何救得了当时愚昧的中国!然而,他又是以怎样的热情与决心坚持执笔从文,坚信国人能被唤醒!鲁迅从彷徨走向呐喊,他以阿q妥协的悲惨下场告诉了人们斗争,以狂人的口吻讲述了旧社会人人互食的命运。他痛斥并痛心,自己民族的脚后跟被颓堕的灵魂踩住,以凡人的傲骨竖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站在鲁迅的脚下,那些惺惺作态的文坛偶像们多少该有些自愧吧。当习俗的权威大过文化,民众们全都趋从潮流,在十字街头沦为矮人,又有谁来振臂一呼,用文化的粉彩涂满流行的嘴脸?打破偶像需要特立独行的人,这条路注定前路漫长,面对前人99次的失败,鲁迅却仍抱有希望。
也许鲁迅的文笔总显得辛辣得近乎鲁莽的叫嚣,但能真正读他的人就能发现其中透露出的冷静的态度和灼见时弊的神采,钢做的人也有常人的温柔。三味书屋中凝聚着鲁迅对故乡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显示他对亲友的关爱,而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缅怀更体现他超越民族偏见的博爱,也昭示了这位战士可贵的理智和求真精神。鲁迅文章的不朽力量便来自这些真挚的情感,他既是斗士,很批社会风气的不良;又是国民的亲人,满怀着恨铁不成钢的感慨。在民族的不幸中他也就无所谓不幸,在人民的悲苦中他也无所谓悲伤。只有冷静地燃起斗志,才是人生的出路,民族的锋芒。
鲁迅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极好地诠释了中国文化之所以是中国文化的原因——它能唤醒它的人民,是中国人的根本。不可能使每个民众都成为鲁迅,因为民众始终是顽劣的,我们至少能不辜负他的心血。民族不缺战士:断头台前,谭嗣同以热血为旗,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报国壮志,岳飞的半生化成了辉煌,夕阳一照映出南宋的凄凉……民族最怕拥有一群没心没肺的民众,哪怕顽劣,仰望英雄也不只是一时地热血激荡。
现在的社会文化,人们不会创新,只乐于模仿,在中外名著上“狠”下功夫,涂抹得面目全非。计算机普及,人们滥用俚语、网络语言,语法规范早以被损害得七零八落,长此以往,规范用语是否将成为一种理想?爱国从热爱民族的文化和文字开始,当我们高喊爱国的誓言时,可曾想过要为自己对祖国文化的随意磨抹感到愧怍?
民族需要巨人,却更需要站在巨人脚后庸碌却常怀良心的顽劣民众们,但愿我们不要被甩在后边。
鲁迅和民族文化 吴璇 12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com/zuowen/ 更多中华民族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com/zuowen/zhonghuamin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