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诗人的眼泪,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高中作文,全文共计15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邂逅是一种不期而遇,而我对诗,似乎总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去感知的,因此,思考良久,犹不知如何下笔。幸运的是,我无意间听到了一首歌,游鸿明的《诗人的泪》,给了我些许灵感,于是决定以此入手。游式情歌素来都是感伤的,无怪乎歌词的字里行间充斥着哀怨和愁思。“天空飘着雪,诗人的泪,两者都太悲太美”。是的,诗人作为时代的先驱,是一个时代最清醒的人,这就注定了他们是悲伤的,而那一篇篇发自肺腑的作品,则是诗人忍着心里的泪,向时代发出的呐喊。那声音,或豪放飘逸,或沉郁顿挫,或昂扬高亢,或内敛低沉,却分明能听到哽咽的抽泣声。而杜甫,正是流泪最多,伤心最多的诗人。杜甫的诗太苦。他不像李白的诗,读来会像红高粱中唱的那样,上不通气不咳嗽;不像王维的诗,可以使身心在尘世中的烦恼得到些许解脱;不像王昌龄的诗,于慷慨之中品位着人生的苦恼;更不像李商隐的诗,为了爱情矢志不渝。当然,李白也有泪,他的泪融在“举杯销愁愁更愁”里,融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里;王维也有泪,他的泪融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里;王昌龄也有泪,他的泪融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里;李商隐则更胜之,他的泪融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里。然而,杜甫的泪,却几乎融入他的每一篇作品中,每一个字中。诗史中的一篇篇血泪史,令人感受到一次次心灵的撞击,似乎与诗人发生了共鸣,不禁潸然泪下,无语凝噎。他的这种泪,正是源于他用一颗真挚的心去感受天下人之苦,用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度去揭露社会的黑暗,于是就有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在杜甫的众多诗歌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歌时,我很不以为然,心里暗想,卷我屋上三重茅,生活过得不错,一座破草堂还有三重茅草,要知道,真正贫苦的老百姓,可能连个固定的处所都寻不得。可越往下读,似乎越否定自己的观点。“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正是验证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这是何等的痛苦与折磨。那一直不停的雨,就像扰人的愁绪,剪不断,理还乱,勾起诗人的国愁,家愁。他依然不忘他所热爱的贫苦人民,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而,憧憬仅是憧憬,梦想照不进现实,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的忧国忧民,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杜甫,即使穷困潦倒,也不忘为天下人喊出心灵深处的感受,这是何等的博爱,感天动地,正是多了这份人道主义精神,杜甫的泪才会更感人,更悲壮,更催人泪下。
当然,杜甫的泪不仅仅是表现在他忧天下之忧的社会责任感中。在他表达家人天各一方,悲辛离散的诗歌中亦有所体现,只是后者不想前者那样,惊天动地,而是多了一份深沉的思索和难言的凄苦。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在常人眼中看来明亮皎洁的月亮,在杜甫看来,犹不及家乡的月亮那样光亮照人。诗人对家人牵肠挂肚,担忧的心总是悬在半空中。这种感觉,不比看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好受。然而比起为天下人的流泪,诗人一家的生离死别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便收起哽咽,继续为无辜的平民呐喊。
而杜甫的颠沛流离的一生,更是浸透着无尽的辛酸泪。最后流落在一叶小舟上,就像杜甫自己说的那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最终惨死在了这艘承载着他的颠沛流离与老病悲苦的小船上,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遗憾和惋惜,还有那同样真挚的泪。
诗人的泪,就像天空飘着的雪,太悲太美,然而就像雪可以化为水,那泪也可以化为唤醒百姓>
首页12下一页尾页诗人的眼泪 顾琴 16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com/zuowen/ 更多眼泪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com/zuowen/ya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