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星座频道 > 免费算命 > 姓名学堂 >

百家姓知识推荐之严姓

2017-05-11 
百家姓知识大全之严姓  百家姓是中国的国学文化,是祖祖辈辈有学问的学者们智慧的结晶。中国人口众多,但是在

百家姓知识大全之严姓

  百家姓是中国的国学文化,是祖祖辈辈有学问的学者们智慧的结晶。中国人口众多,但是在这百家姓里面十几亿中古人的姓氏都在里面了,那么朋友们又对自己的姓氏了解多少呢?今天好名字网小编就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严姓相关的资料,希望能让朋友们对自己的姓氏有更多的了解。

百家姓知识大全之严姓

一、姓氏来源 

  由庄姓得来,战国时期楚国一位君王叫侣,死后溢号庄王。他的子孙便以庄为姓,相传到东汉时,汉明帝叫刘庄,为了避讳天子的名字,姓庄的人就改为姓严。 

二、郡望堂号 

  汉置天水郡,现在甘肃省通渭县。 

  望出天水、冯诩、华阴 

三、历代名人 

  严彭祖——字公于。汉朝下邱人。精通“四书”、“五经”,对《公羊春秋》的解说尤为出名。他廉直不事权贵。人或劝其少自勉强,他说:“凡通经术,固当修行。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竟以太傅官终。 

  严复——字又陵,号几道。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曾赴英国留学,入格林尼次海军大学,亲身观察英国的社会制度,研究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辨析“西学”与“中学”的异同。归国后,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执教达20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天津《直报》先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论文,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倡新学,实行改良,认为培养民力、民智、民德,是使中国富强的根本办法。 

  禁止鸦片与缠足而崇尚武精神,废除八股而提倡西学,废除专制政治而实行君主立宪,又译述赫肯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曾主办天津《国闻报》。,翻译《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及《穆勒名学》、《法意》、《名学浅说》等书,较有系统地介绍和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译著有《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等。 

    严庆澎——江苏省吴县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新晚报》负责人。他业余从事文艺创作,以唐人的笔名著有《金陵春梦》,以阮朗的笔名著有《香港风情》,以颜开的笔名著有《诗人郁达夫》等小说、剧本数十种。1981年逝世,终年63岁。 

  严济慈---字慕光, 1901年1月23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生于浙江省东阳县维风乡下湖严村,1996年11月2日逝世于北京。1923年夏,严济慈以第一名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且同时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并成为东南大学第一名毕业生。1923年自费赴法国留学。

  于1925年夏获数理硕士学位。1927年6月,严济慈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8月,严济慈回到上海,担任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的物理、数学教授,并兼任正拟建中的中央研究院理化实业研究所筹备委员。从1929年初起,严济慈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电磁铁实验室从事了两年研究工作,1930年底,应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石曾之邀,接替李书华出任物理研究所所长。 

  严济慈在领导物理学研究所工作的同时,还创建了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开创了中国的放射化学研究。自1932年起,严济慈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1935-1938年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5年6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有关学术机构讲学一年,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49年9月初,严济慈出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第一任主渭嬗τ梦锢硌芯克1955年6月1日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严济慈被选聘为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学部委员。

  1961年严济慈出任科大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科联)秘书长(1950-1958)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1958-1980)、副主席(1980-1986)、名誉主席(1986-1996),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1988年,他获得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的军官级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96年11月2日严济慈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96岁。 严家淦(gàn)(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乳名雨荪,初名静波,号兰芬,字静波,江苏吴县人。台湾前“总统”。少时曾就读于木渎小学,192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1年任京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材料处长。1939年调任福建省政府建设厅长、财政厅长,因设计推行“田赋征实”制度,名噪一时。1966年被任命为中华民国副总统兼行政院院长,后蒋介石去世,接替其完成总统任期。

百家姓知识大全之严姓

严  (百家姓典故)  

  严氏以谥为姓 系承春秋季连  

  “庄”与“严”两个字,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表示一种无比肃敬的意思。  

庄严二姓关系亲密  

  奇妙的是,以这两个字来表示的姓氏,实际上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严姓是庄姓改来的,所以有一部分姓严的人,根本就和庄姓是一家人,二姓之间的关系,真是亲密万分。  

  庄、严二姓的的奥妙关系是这样形成的:据《正字通》的记载,汉明帝的名字叫做刘庄,按照当时的习惯,为了避讳天子的名字,一些本来姓庄的人,像名满四海的一代高士庄光和大学者庄忌等,都改姓为严,变成了后世大家所熟知的严光和严忌。据说,这两位当代名人改姓为严之后,许多姓庄的人都纷纷仿效,就此以严为姓。至于他们在决定改姓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别的姓,而要采用严字,后世推测,大概也跟庄、严两个字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有关系。  

  庄姓改为严姓这件事,是发生在西汉明帝的时候,也就是距离现在差不多1900年以前。那么,在此之前,中国难道就没有“严”这个姓氏吗?  

  关于这个问题,《姓纂》所提供的答案是这样的:“严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后汉庄光,避明帝讳并改为严。”  

  这段记载指出,早在春秋时代的楚国,就是楚王的后代以严为姓。楚国本来姓芈,是颛顼玄孙陆终的第六个儿子季连的后裔,则严姓自然也是颛顼的后代了。不过,严氏的得姓,跟其他大姓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他们既非以国为氏,亦非因官命姓,而是“以谥为姓”。  

  严姓,既然是早在春秋时就有了的,则后来汉代由庄姓改来的那些姓严的人,说起来好像应该跟原来的严姓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妙就妙在这里,庄姓是出自楚王,而严姓又为楚庄王的支孙所创,则推算起来,庄、严两姓岂非同出一源?怪不得汉代的庄光和庄忌这些人会心安理得地就改姓为严,因为姓严与姓庄,就血缘上来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分别。  

  上面说到过,严光本来姓庄,后来因避明帝讳,才改姓为严,他的子孙也就此世代以严为姓,算起来还应该是这一支严姓的始祖。他是东汉初年的人,跟中兴汉室的光武帝曾经是同学,两人的交情非常好。光武帝即位后,严光改变姓名,隐身不见,光武帝想尽办法明查暗访,才把他找了回来,后来就发生了皇帝跟他同榻,他却以足加帝腹,被太史认为是“客星犯帝座”而大惊小怪的故事。 

  光武以帝王之尊,虽然对这位素知其才具的老同学曲意奉承,但严光到底还是不肯做官。后来,他归隐于富春山,耕钓以终。他当年垂钓的地方,并且被后人命名为“严陵濑”,该处就是现在浙江省桐庐县南江滨。像这样一位视富贵如贱土,但求清风明月的高士,怎不叫人敬慕万分!他的子孙,又怎能不引以自豪自傲!  

楚庄王之后裔历代人才辈出 

  庄,自古以来是一个代表端严肃敬的文字,而以庄为氏的家族,也名实相符,两千多年来备受尊敬。  

  这个可敬的姓氏,家世的源流也十分悠长,早在距今两千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得姓。这一点,熟悉历史的人士一定都很清楚。因为,在历史上的先秦时期,庄氏家庭就已经人才辈出,大名鼎鼎,像长久以来在传统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伟大思想家庄子,便是最为显著的例子。  

  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根据考证,是春秋时代楚庄王的后裔,像《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在介绍庄姓时就指出:“庄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楚有大儒庄生,六国时为蒙漆园吏;庄周,著书,号庄子;齐有庄贾,周有庄辛”,把庄周的身世源流,记述得清清楚楚。  

  实际上,庄氏家庭正是这样来的。追本溯源,他们是楚国公族的芈姓后裔,而芈姓则传自上古的颛顼帝。换言之,两千多年来干千万万以庄为姓的人,毫无疑问都是最为光彩的炎黄子孙。     

  在庄氏的悠久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两次对整个家族影响极为深远的大变动。一次发生于战国末期,一次发生于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明帝时。  

  原来,战国末期,当秦始皇以强大的军队横扫诸侯时,有一位楚庄王的后裔庄峤,在楚威王的座前官拜将军,受命经略巴、黔中以西诸地。庄峤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将领,他把势力扩展到滇池,以兵威把这块地方纳入楚国的版图。可是,当他准备归报这番功绩时,正好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国所袭夺,塞断了他的归路,不得已,庄峤只好率其众在滇称王,一直到秦始皇灭诸侯。楚国的这一支后裔仍然为西南夷的君长。逍遥于暴秦的淫威之外。后来,刘邦统一天下,他们终于降汉,其地并被置为益州郡,重回母亲的怀抱。  

  这是史实,说明了后来历史上所谓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是楚国的后裔,而且是由庄氏的先人带过去的。  

  庄氏和第二次大变动,影响更大,曾经造成了整个家族长时期的没没无闻。这项变动,就是《姓氏考略》所明载的:“汉明帝讳庄,故庄氏或改为严氏。”  

  在过去的专制时代里,当皇帝的人是“天子”,为了避天子讳而改换人民的姓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庄氏,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改姓了严,并且自庄光(后改严光)开始,长时期为严氏所掠美。不过,庄、严二氏的一家人关系,倒是一直被公认不讳。  

百家姓知识大全之严姓

姓氏起源:(1)与战国卫人严仲子(名遂,字仲子)同宗,传为古严国之后。        

     (2)由庄姓得来,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君王叫侣,死后溢号庄王。他的子孙便以庄为姓,相传到东汉时,汉明帝叫刘庄,为了避讳天子的名字。避讳天子名讳改姓为严。                       ---战国卫有严遂。东汉有严光(原姓庄)。唐有严维。南宋有严羽。清有严复。                                              

  郡望:汉置天水郡(今甘肃通渭)、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华阴(今陕西华县)

  大约公元前27世纪,中国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开始建立起最早的国家政权——一种酋邦,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君主。这位君主的称号,就叫做“黄帝”。黄帝本姓公孙,他的父亲原是统治今河南省新郑一带的有熊国的君主,名叫少典。少典娶有蟜氏部族的女子附宝为妻。

   传说附宝与少典成婚后,某夜在郊外田间散步,抬头仰望天空,欣赏满天星斗。突然天空发出一道万丈光芒,如闪电,似银蛇,绕着北斗七星旋转不停。最后,这道光芒由天而降,竟落到附宝身上。附宝只感到腹中忽然一动,后来就因此有了身孕。与一般女性怀孕不同,附宝足足怀胎24个月,才在一个叫轩辕的地方(在河南新郑西北,一说在山东曲阜)产下一位圣婴,他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

  黄帝最初随父亲少典姓公孙,并继承了有熊氏的称号,因生在轩辕,就取名叫“轩辕”。后来,黄帝成为部族首领,他的部族主要活动在姬水流域,他因此又以姬为姓。黄帝的姬姓部族兴起之日,正值原来统治中原、与黄帝有血缘亲属关系的炎帝部族走向衰落之时。黄帝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联合其他中原部族,“振德修兵”,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然后向炎帝部落发动了——次猛烈的进攻。经过一场空前血战,黄帝打败了西方的炎帝部落,“诛炎帝而兼其地”。

  紧接着,黄帝又率部消灭了东夷蚩尤部落,并经过一系列南征北战,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大地上的大部分原始氏族、部落和民族,建立了中原华夏民族最早的原始国家政权——酋邦。黄帝自然成为这个新兴的早期国家政权的君主,被尊为帝。当时被征服的各氏族和部落,都遵从黄帝的号令,成为黄帝统治下的子民。

  而黄帝又把自己的众多儿子、亲信、贵族分派到四方,去监督、管理天下臣民。久而久之,黄帝与酋邦内务原始部族的关系,便由领袖与臣属关系演变为父子亲属关系。各部族的成员,都认黄帝为父,他们的后裔子孙和分衍的各个姓氏,便也远溯黄帝为始祖。

  这样,黄帝不仅成为姬姓,而且也成为包括朱姓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始祖。黄帝的酋邦统治着当时天下近万个小邦国,实际上是很多原始的部族。他制订了许多制度,他统治的时代是几千年来被中国历代政治家们所歌颂的文明典范。

  据《淮南子》等书记载,黄帝时代,中原华夏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幸福长寿;社会安定,强不凌弱,众不欺寡,贵贱平等相待;法律简明不繁,官员公正无私,君臣上下同心;甚至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城郭不关,邑无盗贼,人们互相谦让,各族和平共处的太平景象。传说黄帝在位100年,活了111岁才去世,葬在桥山,其墓即今陕西省黄陵县北桥山的黄帝陵。

  黄帝娶了4位夫人,生了25个儿子。其中,正妃累祖生2子:昌意、玄嚣。昌意一支,居住在若水——今青海墨曲、四川若尔盖和岷江上游—带。 姓氏学权威经典《元和姓纂》上就明确记载说:“朱,颛顼之后。” 帝颛顼,姓姬,名颛顼,号高阳,属于黄帝、昌意一支。 传说当年黄帝长子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继承帝位,被降职到西南若水流域做诸侯。昌意被调派若水后,娶当地土著蜀山氏酋长之女昌仆为妻,在这里成家、立业、定居。《大戴礼·帝系》和《帝王世纪》都说,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枢,某晚看到天空有“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的异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朱姓血缘远祖颛顼。

  但《山海经·海内经》对此又有不同的记载,认为颛顼是黄帝曾孙、昌意之孙,并说颛顼之父为韩流。《山海经》为上古南方人记南方事的奇书,所记当更为真实可信。颛顼像他的祖先黄帝一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圣大贤之人。他出生在若水,少年时随着部族不断顺黄河流域东迁,后加入少昊东夷部落,定居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县)一带,因此又号穷桑氏。颛顼少负大才,年仅10岁,便成为东夷部落首领少昊的得力助手,20岁时,便继承少昊的帝位,成为东夷部落酋邦的首领,建都穷桑。

  此后,颛顼又率领他的部族向西迁徙,挺进中原。在这里,颛顼先与来自西北的共工部落大战一场,打得“天柱折,地维绝”,终于将共工氏赶到南方。接着,颛顼又兼并了大批中原华夏集团’的小邦国,最后统一了四方,继承了他祖先黄帝的帝位,做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迁都中原的帝丘(今河南濮州市西南颛顼城)。《帝王世纪》、《皇览》等书记载,颛顼于公元前2514年登帝位,执政78年,享年98岁时才去世,葬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广阳里(今河南内黄县梁庄乡)。而《山海经》则说葬于汉水上游的鲋鱼山(或作务隅、附禺)。

百家姓知识大全之严姓

  《春秋命历序》还记载,颛顼高阳氏曾传位20代,统治中原350年。 颛顼死后,被尊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又被尊为五方之神中的北方之神,故典籍又称他为北帝、黑帝。从颛项到晏安——朱姓的远古祖先当年北帝高阳颛顼娶邹屠氏、腾隍氏两位夫人,生了很多子女,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姒鲧、骆明、穷蝉、季禺、‘罐头、瘦约、伯服、祷杌等。其中,颛顼的次妃腾隍氏又名叫女禄,她生了2个儿子:称、禺。称,有的史书上也写作“伯称”,字伯服。称的儿子叫老童,有的史书也写作“卷章”。老童娶根水氏部族的女子骄福为妻,生了重黎和吴回。

   颛顼的这一支后裔,自称至吴回,因系庶出,没能承继颛顼的帝位,并逐渐向南迁徙,到重黎和吴回兄弟时,已迁徙至我国南方。在中国远古时期,部族首领的名字也往往就是部族的名字。老童的大儿子重黎,就是因为担任了重黎部族政权的酋长,才以部族名取名。作为颛顼的一个分支后裔,重黎被当时的中原华夏酋邦君主帝喾任命为火正——远古时期为酋邦政权掌管火的官职。远古时火官官名叫祝融,所以人们又以官代名,称重黎为祝融。

  但重黎经常受到帝喾集团的排挤。当时,帝喾派祝融重黎到南方去镇压强大的反叛部落共工氏,后却以平乱不力为借口,杀了重黎,另改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火正祝融一职。这样,吴回也被称为祝融氏。吴回代兄为祝融氏,继续率他的部族南下与共工氏作战。后来终于镇压了共工氏的叛乱,但吴回却也死在南方,葬在南方衡山之阳的祝融峰(今湖南衡山)。

  祝融去世后,被尊为传说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辅佐——火神。在朱姓历史上,祝融的地位远逊于黄帝、颛顼、晏安、曹侠。 祝融吴回死后,他的子孙和部族成员大都北返中原。后来,祝融部族不断裂变出众多分支,形成历史上著名的“祝融八姓”。

 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陆终娶了一位奇特的夫人,名叫女媸(也作女赜),她来自一个叫鬼方氏的西南部族。这位奇特的女人怀了一胎,孕3年 (有的说是11年)之久还没生出,于是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剖腹产,竟取出6个儿子。3个从左胁下取出,3个从右胁下取出。陆终的6个儿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莱言、晏安、季连。

  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后裔形成己姓;惠连封参胡,后裔形成董姓;筏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莱言封郐,后裔形成坛姓;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姓;季连封楚,后裔形成芈姓。历史上把这6个姓再加上从彭姓分出的秃姓和从曹姓分出的斟姓,合称“祝融八姓”。

  其中芈姓至春秋时,芈侣为楚王,谥号庄王,史称楚庄王,其支庶子孙(嫡长子、长孙之外的嫡系及庶出子孙)以庄为氏。在先秦时期,庄氏家庭就已经人才辈出,大名鼎鼎,像长久以来在传统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伟大思想家庄子,便是最为显著的例子。

  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根据考证,是春秋时代楚庄王的后裔,像《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在介绍庄姓时就指出:“庄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楚有大儒庄生,六国时为蒙漆园吏;庄周,著书,号庄子;齐有庄贾,周有庄辛”,把庄周的身世源流,记述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庄氏家庭正是这样来的。

  在庄氏的悠久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两次对整个家族影响极为深远的大变动。一次发生于战国末期,一次发生于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明帝时。原来,战国末期,当秦始皇以强大的军队横扫诸侯时,有一位楚庄王的后裔庄峤,在楚威王的座前官拜将军,受命经略巴、黔中以西诸地。

  庄峤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将领,他把势力扩展到滇池,以兵威把这块地方纳入楚国的版图。可是,当他准备归报这番功绩时,正好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国所袭夺,塞断了他的归路,不得已,庄峤只好率其众在滇称王,一直到秦始皇灭诸侯。楚国的这一支后裔仍然为西南夷的君长。逍遥于暴秦的淫威之外。后来,刘邦统一天下,他们终于降汉,其地并被置为益州郡,重回母亲的怀抱。这是史实,说明了后来历史上所谓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是楚国的后裔,而且是由庄氏的先人带过去的。

  庄氏和第二次大变动,影响更大,曾经造成了整个家族长时期的没没无闻。这项变动,就是《姓氏考略》所明载的:“汉明帝讳庄,故庄氏或改为严氏。”民间俗语:“庄严同一姓”,“庄严一家亲”。 据《正字通考》的记载,汉明帝的名字叫做刘庄,按照当时的习惯,为了避讳天子的名字,一些本来姓庄的人,像名满四海的一代高士庄光和大学者庄忌等,都改姓为严,变成了后世大家所熟知的严光和严忌。据说,这两位当代名人改姓为严之后,许多姓庄的人都纷纷仿效,就此以严为姓。

  严光本来姓庄,后来因避明帝讳,才改姓为严,他的子孙也就此世代以严为姓,算起来还应该是这一支严姓的始祖。他是东汉初年的人,跟中兴汉室的光武帝曾经是同学,两人的交情非常好。光武帝即位后,严光改变姓名,隐身不见,光武帝想尽办法明查暗访,才把他找了回来,后来就发生了皇帝跟他同榻,他却以足加帝腹,被太史认为是“客星犯帝座”而大惊小怪的故事。

  光武以帝王之尊,虽然对这位素知其才具的老同学曲意奉承,但严光到底还是不肯做官。后来,他归隐于富春山,耕钓以终。他当年垂钓的地方,并且被后人命名为“严陵濑”,该处就是现在浙江省桐庐县南边的江滨。像这样一位视富贵如贱土,但求清风明月的高士,怎不叫人敬慕万分!他的子孙,又怎能不引以自豪自傲!

  至于他们在决定改姓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别的姓,而要采用严字,后世推测,大概也跟庄、严两个字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有关系。由庄改严,是当今严姓的主流。宋代为全国第99位大姓,占全国人口.16%,约12万余人;当今列为全国第112位大姓,占全国人口0.14%,约180万人。目前,严姓主要分布在苏沪闽粤台一带。在福建列第78位、广东列第79位大姓。

 

热点排行